应紫庭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份子,也是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小学班级里,班干部队伍起着带头作用,对班集体的建设、班风的形成以及同学们的成长发展有着关键影响。但目前班干部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探究班干部培养的改进策略非常重要。
根据小学班主任的归纳总结,可以发现小学班干部主要具有下列特点:
小学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领导者,在其他同学的眼中就是模范和榜样。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榜样魅力提高,言行举止和学习习惯就具有模范性,引导班级里其他同学在学习、劳动、体育活动等方面做出努力,向班干部们看齐。
小学班干部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奉献,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班级活动的组织离不开班干部的认真负责,班级荣誉的获得离不开班干部的辛勤付出,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与共同进步也离不开班干部的全心服务。
班干部的种类丰富多样。在小学班级中班主任为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往往会设置多种干部岗位让学生担任。不同职位负责的班级工作内容也不同,班干部分管各项班级事务,为同学们提供不同的服务,分工配合形成班级工作的全面覆盖。
多数班主任在实践中对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在班干部队伍选拔完毕后就放手让班干部去工作,而没有事先对他们进行工作目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盲目相信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加之出于班干部的特殊信任与喜爱,因此不会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这就很可能会滋长班干部的“特权”意识。
班干部在履职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出现许多困难与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了解情况,积极引导。比如在实践中,有些班主任只依赖于通过班干部自我总结来了解班干部的履职情况,要求班干部定期到办公室汇报工作情况,找出工作中值得肯定及表扬的事件,同时反映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是班干部的自我总结难免有片面性,如果班主任了解情况的渠道单一,那么就无法全面、细致地掌握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往往是问题发展得比较严重时才被发现,从而错失教育培养的良机,也会严重挫伤班干部的自信心,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班干部工作不仅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更是学生锻炼能力,发展自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有些班主任只是按照历来班干部成长的经验划分好各个岗位,划定班干部的职责范围,交代给班干部明确的工作内容,要求班干部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进,达到教师的期望,而没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容易让学生只盲目地满足老师的要求,失去自我判断、自我实践、自我积累的学习成长机会。
对班干部工作的有效评价是班干部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以促使班干部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展。但是实践中,班主任对班干部的评价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评价标准与评价手段单一,在评价过程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导致干部评价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发展的功能,反而影响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如有些班主任只是简单地选择定期召开班干部述职大会,让班级中未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就近日班干部们的表现情况做出评价,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但未担任班级干部的同学不易理解班干部管理事务的艰辛与难处,通常只关注到班干部做得不够好的事情,揪住班干部的错误进行指责,片面地评价班干部的能力,令班干部失去威信丢失信心。还有些班主任的班干部评价标准单一,只重视班干部的成绩,认为班干部在任职期间学业成绩稳定或者提高就是培养成功,而学习成绩因班级管理工作分心导致波动或者下降就表明班干部培养不够成功。这种只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干部其他方面成长的做法,容易否定班干部为班级的辛勤付出以及工作成果,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甚至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
班主任应意识到,只有对班干部有计划、有目的培养,班干部才会重视其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班干部的模范性和重要性才能得以体现,并发挥促进班集体发展的作用。“对于班干部的培养,相比于其他学生,班主任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班干部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其他学生,并得到他们的支持。”[1]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班主任要让班干部明白以身作则才能让同学信服,着重培养干部的带头作用;三四年级的班主任无需时刻关注班干部动态,在培养班干部时只需点出问题,让干部自己思考解决方案;五六年级高段的班主任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在班干部真正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再进行点拨,鼓励班干部勇于挑战自我,进行创新。此外,班主任要在班级里明确班干部的领导作用,增强干部的信心,提高干部的威信,也要重视培养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意识,以免干部掌握“特权”,恃宠而骄,因此“班主任不能一味偏爱班干部,这点尤为重要,虽然班干部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不能过于迁就,适当给予批评。这样不但不会降低班干部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改进。”[2]班主任需重视在肯定中鞭策干部,采用宽严相济的培养方法指导班干部的锻炼与发展。
班主任在确定培养依据时应从多方面了解班干部的履职情况,首先需听取班干部内心的声音,满足班干部的需求。其次班主任也需向班级其他同学询问,才能在班干部的总结中找出被忽略的工作细节。“在班级管理中,会出现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这时班主任应及时加以疏导,帮助其开展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共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并研究如何优化管理工作的策略”[3],同时鼓励班干部在述职大会上勇于承认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虚心接受同学们的监督。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促进班干部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正视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感受到班主任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期望与信任,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班主任重视小学班干部的分工多样性,划分好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是必要的培养措施,“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团队,他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做一名称职的班委,才能带领班级朝着目标不断迈进。所以,唯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更好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才能让班干部名副其实。”[4]但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大胆让学生尝试,避免出现“当前的班干部队伍多数是注重整体的规范统一,不少学生班干部在教师规定的条条框框下参与班级工作,没有发挥其自我的创新能力”[5]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班主任不能对干部提出固定的目标,让其刻板地按照唯一标准去工作,也不能在实践中手把手将所有的工作方法一并教给班干部,让其循规蹈矩地按照老师的做法处理事务,而是要给予班干部自己决定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的机会,在观察后及时肯定或者制止班干部的做法,进行有效培养。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干部变得有主见。
班主任需重视建立起合理的评价班干部工作的制度。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干部,因此班主任在评价干部工作时应先听班干部对自己的评价,制订培养方案。为防止有些班干部认为自己绝对正确,班主任也需了解其他同学对该干部的评价。班干部的培养应注重全面性,不可仅凭班干部的成绩评定工作能力的高低。班干部的工作水平首先应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挂钩,其次再看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评价标准。现代社会注重德育,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班主任须时刻牢记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培养班干部道德品质的同时也要教育全体同学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人,并且提醒班级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督促班干部以身作则。优秀班干部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才能成为同学们钦佩的榜样,带领班级同学走上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本文针对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班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班干部的特点及班干部培养现状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班干部经过班主任的用心培养能够在班级管理与发展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
班干部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而要注意循序渐进,本文提出的改进策略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中能够不断检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