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 戴赛金
在小学阶段,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个人性格特色的教学板块,也是语文教学关键的一部分,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写作中,学生还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结构混乱、文不对题、逻辑紊乱、词句不通顺、重点不突出、没有创新点等。而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就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将作文模板化,导致学生依赖模板,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得不到训练,作文中的个人特色丧失。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手段进行探究,以求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写出完整的作文,就要先具备一定储备量的词汇、句型以及信息逻辑处理能力,而这些知识往往只能通过两个方面获取,其一是大量的阅读,但由于小学生的基础限制,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也难以完成大量阅读的目标,其二就是通过课内教学,为学生夯实基础,其主要手段就是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有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语言,完成写作目标。此外,除写作课之外,还有许多的教材内容中蕴含了与作文教学息息相关的因素,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钻研,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并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并且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会深于自行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特征,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时,要让学生掌握“圆圆的、绿绿的、亮晶晶的”等形容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此为材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例句:“小鱼儿在绿绿的水藻间穿梭,从圆圆的荷叶边探出头来,可爱极了。”让学生尝试用这几个词语进行仿写,让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含义,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应用,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离不开素材积累,原因有二,其一是学生要从素材中学习写作手法,其二是学生可以用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丰富作文内涵。素材积累指的是学生要在日常生活或阅读、学习中记录遇到的精彩句子、词汇以及印象深刻的事件、故事、小说情节等,对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揣摩,并反省自身,进行学习,最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必须将素材积累作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效果。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并教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式,督促学生长期坚持,直到取得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本,将在生活中遇到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在阅读时看到的令人感触颇深的情节和在新闻上出现的重要时事等进行记录,同时要对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阅读时看到的优美词句、令人印象深刻的修辞手法等进行记录,并在一旁作下批注或读书笔记,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直接引用。此外,学生的个人积累有限,教师可以组织茶话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素材,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获得灵感,写作素材会越来越多,进一步拓展。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积累素材,记录名言警句和有特色的写作手法,深化自己的写作主题。
学生写作除了要学习写作技巧,还要积累足够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论点,增加说服力。阅读是拓展眼界的最好手段之一,在进行阅读时,学生除了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也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他们的独特思想,这些才是作文的灵魂,也是学生最应该学习的东西。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当然,小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能没有针对性地阅读,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书本或文章,让他们在合适的时候阅读合适的文章,这对于他们的素材积累、写作技巧、阅读能力、思维拓展、情感发展、人格塑造等都有正面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1课《窃读记》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并举例出最经典的片段进行导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后主动阅读。这篇小说的篇幅不长,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从“英子”的角度展开论述,让学生看到不同于如今的生活状态,从年龄相似的英子身上省视自身,得到情感的升华。其次,学生对小说感兴趣,教师要适时地提醒学生,注重作者的写作手法,对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进行揣摩,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够很快得到提升。
小学是刚刚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不应该给他们设置模板,反而会限制了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该对写作的基本规范进行教学,例如写作时要结构完整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重视课内教学,为学生夯实基础,督促学生坚持积累素材,拓宽写作资源,进行广泛阅读,积累写作依据,为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