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秦惠琴
生本理念是根据当前的教学观念以及儿童认知心理所提出的全新教育观念,和传统应试教育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倡导语文教学本色回归,让教学真正落实在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最终促使教育发展,同时实现学生天性的解放。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生本理念,教师需要借助于问题清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清单指的是立足于教学内容来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为学生创设充分自由的阅读空间,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发散,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落、荒”等13个生字,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旨在促进学生体会文章的童真童趣。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如下导读问题:(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怎样的呢?(2)课文中你最喜欢的片段是什么呢?(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4)文章中哪些语句能够读出花儿的欢乐?(5)你觉得这篇课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6)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导读问题清单,学生能够带着任务阅读,不仅提高了效率,更会节约阅读时间。
好的问题能够促进阅读,更能够提升阅读效率,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立足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导读问题清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
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更好地贯彻实施生本理念,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生本理念的内涵。既然是以学生为本,那么教师首先需要忘记自己的角色,主动从神坛上走下来,不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因此在教学氛围的营造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构建和谐课堂,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见解。
例如,教学《忆读书》这篇课文时,文章写的是冰心老人对自己读书生涯的回忆,非常富有教育意义。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询问学生:对读书有怎样的见解?怎样可以实现高效阅读呢?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考的涟漪,不少爱读书的孩子都站起来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比如有的学生说读书需要一字一句,品读其中的好词佳句,尤其是描写环境或者人物心理的句子;有的学生认为需要大量阅读,只有数量达到一定数目,阅读质量才能真正提升;也有的学生觉得阅读需要立足于自己的兴趣,不能为了读而读;还有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够引发深度思考。这时有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认为阅读应该囫囵吞枣,没必要字斟句酌,只要领会大意即可,不需要太较真。这样的言论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耻笑,教师并没有和其他学生一同批判学生,而是肯定学生的这一“佛性阅读”方式,很好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有效拉近。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其成长环境、心理特点也都有所区别,自然每个学生在阅读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阅读感受也不会一样。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自身也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数教师为了保障教学效率,往往采取主导地位,尽量省去无谓的环节,将时间腾给教学,因此难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显得较为强势。所以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为己任,打破僵化课堂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乐趣中阅读。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进行互动,尤其注意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孩子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们都知道周总理为何而伟大,因为他读书是为了中华崛起,因为他立志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那么你们的理想是怎样的呢?能告诉老师吗?”学生纷纷站起来回答,有的说想成为作家,有的说希望成为科学家,还有的学生说希望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甚至还有人表示希望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显得兴致勃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理想,等画完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着画作为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梦想,这样做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兴趣更是师生之间的润滑剂。如果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平等相处,学生的阅读之旅将会展开得更加顺遂。
总之,作为新时代教育的全新理念,生本理念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的建构。然而对当前的部分学校以及教师来说,还需要积极贯彻生本教学。尽管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放下自己心中的成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如此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魅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