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庐陵学校 王小清
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要做到让学生独立发展,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让他们具有公德心和责任感;加强学生的体育建设,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接受心灵和精神的双重洗礼;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使学生能吃苦耐劳。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在这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寻找合适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使自己的教育质量达到最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情景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此教学方法可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爱上学习语文,并以此提升学习成绩,加强学生的全面建设。
首先,作为一个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是教学的基础,如果出现了课上一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听或者睡觉、交头接耳之类的情况,那课程也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要杜绝这种情况出现。教师首先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所有学生全部积极参与到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中来,让学生感同身受,并且每一个学生应该有相等的权利去讨论或者回答问题,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且热情高涨,以此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运用了情景式教学,首先我提出一个问题:山中访友的“友”是谁?我让学生首先自己朗读一遍,之后学生想象一个场景:“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就在山中漫步,现在我们来到了古桥边……”,我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由此可以加大学生对于字词和课文的理解,随着这个情景由远及近,一步一步地讲授课文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听了进去,记到了脑子里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是学生最为苦恼和厌烦的,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很强的阅读能力,且极大可能出现不认识生字生词的情况,这更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在记忆方面学生也是比较烦恼的,只有枯燥地一遍一遍地背下去。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情景式教学不知不觉地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不感到厌烦和苦恼,通过情景带入更好地深化文章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感同身受来更好地在脑海中形成记忆模型。
例如,我在讲授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非常长且生字词很多,于是上课时先让学生认识生字生词,这样阅读起来更为简单。其次,我将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是渔夫没有回来,第二个阶段是渔夫回到了家,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轻松许多。开头让学生想象“一个刮大风的夜晚,一个海边的小屋,没有回家的丈夫……”,学生自然而然就懂得了“穷人”作为标题的含义,在此之后,我再讲解文章的重点“渔夫和妻子的精神,妻子对于丈夫的担忧,人穷却对生活充满希望,家穷却精神向上……”,让学生一步步地深化理解课文,达到了情景化教学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这一方面,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尤为关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课堂和理解记忆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后,学生就对学习有了渴望,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能够自己在课下翻阅上课所学的知识,能够经常接触有关语文的知识,爱上一些和语文有关的课外书,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加强劲,学习成绩和语文水平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例如,我在教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然后让学生去阅读这篇课文,课文中的几件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警告和劝导:看书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地去看;自己去探索未知的时期,哪怕会有所阻碍;对待陌生人也要温柔善良,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高贵品格和精神素质,由此让学生学习伟人,勉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知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精华所在,它是我国历史知识的传承,它是我国民族气节的浓缩,它是我国文化修养的精华,它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文物。语文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学习好语文也是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基本上只是刚刚入门,还不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在应用情景式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带入场景中,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想象,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深化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