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 施伟伟
“志趣语文”根据“语文”概念的狭、广义之分而具有两种对其进行理解的方式。在“语文”狭义概念下,则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利用主要的课本、文本材料进行学生语文志趣的培养;在其广义概念下,则是在“大语文”课堂内,即在课堂内外、在与语文和志趣相关的众多活动项下,通过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教师对其个人志趣的发现与加大对其志趣培养力度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人生志趣之基,而后者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对素质教育的契合性而成为首需进行探究落实的方案。
在“大语文”概念下,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形成的大语文圈下,教师以发现学生个人志趣为目的,可先提供诸多的活动选项,让对自身志趣倾向尚不明确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同时在此过程中和教师一同发现自己。此“琳琅满目”的大语文要素呈现方式作用中的重要一点,则是能够拓展学生语文认知视野,激发其对语文、生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好奇与热爱之情。
例如: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并没有单纯致力于对语文课本教材的“死教”,而是在“教材只是个例子”及素质教育的开放、灵活性的理念指导下,组织建构了硬软笔书法、阅读、辩论、朗诵、传统文化、写作、文艺表演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名同学起初都可以“试参加”,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选择出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自己又有能力适应小组学习节奏的组别项目。除此之外,此多类项的小组建设亦会充分彰显语文魅力,促进同学们形成语文志趣,为其语言、文学的志趣培养奠定基础。
在拓展语文领域为学生提供多重志趣选择之后,便是教师在其志趣尝试过程中敏锐发现、捕捉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其看清自己的特性与优劣势,从而使其做出最恰当的志趣选择。因为除却小学生较为薄弱的自我认识能力,在参与语文多项目小组时,还普遍存在盲目跟风,唯“炫酷”“对考试成绩的提高有帮助”等功利性目标是从的现象,而此便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例如,一位同学在刚进入朗诵小组的初步水平测试中,在语势高低起伏、情感输出、朗诵流畅度等方面皆具有良好的表现,且其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强大,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还发现其语言文字敏感度较高,这意味着其能够较快速地解析文本,反应出不同文本的不同阅读方式。因此,我在课下便与他进行了交谈,意在了解他自身对朗诵的感受和兴趣,答案是肯定,其并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单纯地对朗诵充满兴趣,亦具有实际的朗诵能力,所以我建议其参加朗诵小组。另有一位平常很文静的学生参加了文艺表演小组,但在演绎环节却显得拘谨不自然,多次尝试之后亦无果而终,我还在此过程中观察到她与班里另一位亦参加了此组的女生有频繁的交流,在课下谈话中,我便了解到其之所以报名文艺表演,是因为她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对此,我则向其阐述了个体独立与发展个人兴趣及志趣的重要性,又对其的性格、特长等进行了分析,引导其尝试了阅读、写作、传统文化等小组,最后按其表现帮助其选择了自己在参加过程中能够获得快乐感与成就感的小组——阅读小组。
在发现学生个人志趣之后,便应依据此因材施教,以加大志趣培育力度,促进此志趣向能够伴随学生的成长,延续一生的人生志趣的转化。任何表面的兴趣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化,才会真正有机会了解兴趣所趋事物的真正面貌,从而使兴趣真正成为一件精神乐事与一份精神、心灵寄托。
例如,经同学们的兴趣选择与我的观察,最终敲定每位同学的参与组别真正建立起上述书法、阅读等诸多兴趣小组,在此之后,我会与每组组长相配合,为其所属组尽可能多地寻找学习资源与锻炼平台和机会,使同学们在小组内可以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技能,并且深化其兴趣,终而形成志趣。除此之外,我还会帮助各小组组长一起探讨小组管理制度,以使小组真正得以稳固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书法小组的建构上,我会为其寻找优质的楷书、隶书等字体仿照练习字帖与关于字体的历史性发展等讲解视频,还会带领组内的优秀成员参加校级、区级与市级等的书法比赛,以此渐次提升小组专业水平,同时提升组内成员对于书法的热爱程度与志趣,对于别组的引导发展亦是如此。
在“大语文”理念下,对学生志趣的培养及在此过程中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必然会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秩序和进度,在二者的抉择之间,有部分教师选择了后者,即按部就班、稳妥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此二者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与二者相类似的更多矛盾确实让我们难以抉择,但我们应始终意识到教育及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生一生发展的宏观立场、格局出发,注重对其志趣的引导和培养,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而避免在单纯的知识教育下形成“统一化模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