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农村中心幼儿园 毛福存 刘国明
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设定好的标题进行写作,常常会局限学生的想象力且不能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已出现写作困难的情况。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仔细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实践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十分有限,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积极组织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可有感而发,使得写出的文章有具体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庭与学校基本就是生活的全部,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生活任务。例如,我要求学生在假期进行一次家务劳动,比如刷碗、自己动手洗袜子,或者和爸爸妈妈共同大扫除都可以。学生体验后,我在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A说:我体验的是帮妈妈买菜、洗菜,感觉做饭很不容易,妈妈很辛苦。学生B 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了大扫除,最乱的就是我的房间,体会到了打扫房间的辛苦。通过实践,孩子们真实地走进生活,感受到了家务劳动的不易,通过交流与分享也对生活有了更多认识。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我让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将这次生活体验写成作文,学生因为拥有了实际经验,并未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相反,对本次写作课很有兴趣。从学生的作文也可看出,学生体验生活后写出的文章更加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因此,写作教学一定要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写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则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发现,越是善于观察的同学,写作素材越多。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丰富写作内容。例如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大自然的作文,写作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写四季变化,可以写动物,可以写植物,而且大自然就在学生身边,只要学生用心观察,就可以为自己积累素材。在同学们的作文中,C 同学的作文题目是《院子里的柿子树》,描写了柿子树的四季变化,重点描述了秋天柿子树果实成熟的样子,说明这位同学善于观察生活,而且观察得十分仔细。我请这位同学以及其他作文优秀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让学生交流这些优秀作文有哪些共同点,引导学生意识到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在课上以“杨树”为例子,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自己印象中的杨树。由于学生对杨树并不陌生,所以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并且回答时很自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告诉学生:“你们看每个人眼中杨树都是不同的,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不一样的一面,对不对?”学生回答“对”,因为他们在交流中也发现大家对杨树既有相同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认识,感受到一件小小的事物竟有很多不同。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欲望,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与修改意见,对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十分关键。首先,教师的评价应能够指出作文的不足之处,并对作文中描写较好的部分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其次,教师需要对作文进行有效指导,给予修改意见,适当调整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够多方面思考自己的作文,从而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写作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构思自己作文,想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什么,这件事有没有意义。学生必须明白写作前必须明确主题,知道自己围绕什么展开创作。写作之前,我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说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告诉学生哪一部分可以重点描写等。一些同学一时想不出要写什么,我便给予一些提示,告诉学生:“可以写第一次出门旅行,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等等,只要对自己来说有意义并且难忘就可以。”在我的提示下,学生的思路变宽,有了更多选择性,这说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思路不畅通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可选择的方案,让学生找到创作方向。此外,帮助孩子们拓宽写作思路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东西可写。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写作能力展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的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