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玲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江苏盐城 22462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次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真正地让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往互动、合作交流[1]。学生对数学的交流与互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流露,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和交流工具,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过程,可以深化、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无法读懂题意,更无法说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应的解题思路和策略自然就无从提及。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笔者在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数学就是学会解答数学题目,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习题训练,使其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以上导致学生像机器一样输入数学学习方法,而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解题思路,也就无法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生,他们常年跟随祖父母,然而老年人缺乏数学语言意识,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2]。再加之,一些祖父母疏于对孙辈们的管教,导致学生一有时间就“陪伴”计算机,从“作业帮”中寻找解题答案,数学语言培养成为空谈。
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也会引导学生发言,但因为数学语言具有一定规范性,教师对学生发言缺乏指导,结果导致很多学生“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到底该说什么、怎么说十分茫然。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仅仅是“对”或“不对”两个词语,没有为学生创造机会表达“为什么”,结果导致数学学习成了“哑巴”数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讲完整、说清楚。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数学氛围,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说”的积极性,让学生想说、要说、敢说。当学生发言后,教师应针对发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
1.组织同桌相互说
课堂时间有限,重要的知识点或数学语言,无法让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中逐一发言。为了能让学生都能参与发言,且确保发言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这样不但为每位学生提供“说”数学的机会,而且还让每位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使学生学会补充、完善自己的发言。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点时,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倍数、因数的含义。课堂中,笔者为每位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举例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通过学生的交流,他们很快明白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说出了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组内交流活动汇报说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现代数学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否学到了有效的解题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难度较大的题目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个体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集思广益,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产生新的数学思维火花。在课堂中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交流自己的数学思想,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够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归纳、总结时让学生争着说
课尾总结,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如果学生要想表达自己做出的知识总结,就需要回忆、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1 ~2 句话把对文章的总结传达给其他同学和教师,这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因此,笔者抓住这一机会,不断地训练学生说出自己的知识总结,如让学生谈收获、说出本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数学语言表达兴趣。
1.指导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准确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尚不缜密,为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必须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感知到数学语言必须精准。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知识点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说出其意义。笔者给出规范性句式:“把××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2.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完整
笔者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急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只回答问题结果,他们忽略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而且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注意条理清晰,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完整的语言说出来,这也是学生再现思维的过程、整理数学思维的过程。笔者在训练时,要求学生规范使用“这一题,我的结果是……;对这一题,我是这样思考的……”等语句。经过训练,久而久之,每位学生都能讲出“为什么”“怎么做”。例如,在复习有关“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构建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网络,在回顾两者关系时,学生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数学是一门推动思维不断发展的课程,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自身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尽量为学生提供“说”数学的机会,同时教师应做好引导、示范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