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芬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学校,江苏苏州 215233)
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又像聆听一首名曲,余音绕梁,袅袅不绝。达到此情此境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就是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之中。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1]”笔者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锤炼,试图营造充满“情意”“诗意”的课堂。以下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简略谈谈。
“文章不是无情物”,从古至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想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披文以入情”,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苏教版第九册)一课时,笔者先用低沉的语调缓缓地讲述:“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 岁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接着,笔者用课件播放了一组艾滋病病童的图片。笔者的画外音满怀同情,饱含深情:“这是一位患艾滋病的孩子,他睁着惊恐的、无助的大眼睛。有谁能救救他呢?……这是被艾滋病折磨得骨瘦如柴的孩子,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奶奶抱着得了艾滋病、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倒在地,仰天大哭……孩子的父母得艾滋病双双去世了,留下了同样患艾滋病的孩子……”
笔者第一次从网上看到这组图片时,心是颤抖的。病童的惨状让人不敢直视,所以笔者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于是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的每一句话中。直观强烈的视觉刺激,满含深情的动人讲述,一下子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牵引着学生的情感之舟。学生的眼里满是同情,心灵被有力地叩击着!
一直都很喜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倪萍的主持风格,她的声音富有磁性,讲话深情款款,总能一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教师的讲课不也如此吗?饱含深情的课堂语言能拉近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真心对话,真情相悦。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有冲击波。教师要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情动于内而言溢于外,感染学生,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诺贝尔》(苏教版第九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短短的一句话,写出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短短的一句话,写出了诺贝尔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笔者用这样激情的话语启发学生:“你遭遇过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诺贝尔经过了多少次失败?一次,两次,三次……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一百次,两百次,三百次……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败,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你还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诺贝尔的这种精神?”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朗读格外动情。
再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笔者分别设计了这样的小结语:“恩科西刚出生的时候,医生曾断言,这个孩子最多活九个月。但是,恩科西却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生命力竟如此顽强!”“恩科西就是凭着这样顽强的毅力,一次次地挺起他瘦弱的肩膀,一次次地与死神抗争。”“恩科西,他不仅自己与病魔顽强抗争,还关心所有患艾滋病的人,他不断奔走、呼吁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艾滋病人。这对一个12 岁的儿童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些话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认识一步步走向深入,情感一次次得到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2]”声情并茂、充满磁性的课堂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愉悦如心,从而让学生自觉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对所学的知识刻骨铭心。
教学情境是一种师生互动、情境交融的氛围。有了氛围,才有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调动感情,激起内心的感情共鸣。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对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理解透彻,做到知文意、识文理、悟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临的氛围中,走进作者心田,领悟其内心情感[3]。
例如,《夹竹桃》(苏教版第十二册)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因月光下的夹竹桃而引起的幻想,如诗如画。在引导学生多次有感情地朗读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也写一写。在旋律舒缓的音乐声中,笔者娓娓而叙:“让我们继续想象,淡淡的月光,透过茂盛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落到地上、墙上。微风轻轻拂过,树的影子微微地晃动着。不时还有阵阵花香袭来,沁入你的心脾。如水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浓的花香,柔和的清风,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那个令人陶醉,能不断产生幻想的美妙世界!拿出笔,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吧!”学生惬意地闭上了眼,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妙的世界。几分钟后,他们便有了自己的一句或两句小诗。
再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坦然”一词,笔者便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恩科西对话:“恩科西,算了吧,反正活不了多久了,还读什么书呀,读了又有什么用呢?”“恩科西,你自己还生着病呢,就别管人家了。”……在教师情感语言的引领下,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恩科西,通过一次次的对话悟出了恩科西的顽强与执着。
情与境相生,情与境想融,便能创造和谐、美好的氛围。学生便能自由地驰骋在语言文字的百花园中,任激情飞扬,任思绪飘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把自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育人的崇高职责紧密联系起来,心中的感情就会倾注于语言,就会妙语连珠、情深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