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赛箭
(江苏省启东市永和小学,江苏启东 226200)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1]”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化,还能增进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直观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课文阅读中,理解抽象的语言符号,感悟语文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从阅读熏染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那么,面对阅读,如何来开展教学呢?在阅读中,如何来点拨学生感知文本形式,感悟文化意蕴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事实上,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启发,教师要让学生快速了解文本旨意,就要从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笔等方面,来展开文本,读透文本,掌握阅读的方法,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本的载体,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嘴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来品味文字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芬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嘴朗读,读的时候,声音要洪亮,字词音要读正确,要将句子读出情感,要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咀嚼中鉴赏文本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用嘴品读中,体会到文本的含义,进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文时,该文有这样的对话:“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地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风沙的形成与人类的乱砍滥伐有直接关系,从而领会文本的主旨。在朗读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之后,让学生进行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小云雀、云雀妈妈两个角色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小云雀的埋怨、不满,感受云雀妈妈的难过心情。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在与别人对话时,有旁白吗?”“没有。”学生们答道。于是,让学生去掉旁白,再进行对话朗读,以此来体会两种朗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大声朗读,学生的阅读情感被激发,一些学生在阅读中手舞足蹈,伴着对对话的理解,融入对话情境中,感受到小云雀、云雀妈妈的内心情感,深化了朗读激情。在本节朗读教学中,笔者通过去掉旁白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特点,激发其对文本语意的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大声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领会文本的主旨,还可以使学生从朗读中体会美好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养成,进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我们在观看辩论赛时会发现,有的人能够及时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迅速还击,抢占话语权;有的人在谈判时,思维敏捷、妙语连珠。这些人的优势在于抓住了语言的精髓,或者说把握住了交际的关键点,所以能够快速理解、分析,并做出巧妙应答。在平时的阅读中,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还要融入思考,把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2]。如何找准文本的意旨?我们需要在阅读时多动手,多查找关键字词句,并将之画出来,由此来提高文本阅读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学习《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有一段关于姥姥练习剪纸的叙述:“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通过对该段文字的解读,来刻画姥姥勤劳、认真的形象。但是,除了这一点外,还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曾在一次听课中,执教教师在讲解该段文字时,打破了传统的释义教法,将朗读转换为师生间的诗歌对话。借助于教师的朗读节奏,“数九隆冬”(师)——“剪!”(生);“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摸黑”——“剪!”如此一来,一个“剪”字,简洁而明快,将姥姥的剪纸功夫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诠释,也让学生能够从带着韵味的朗读中,体验到文字的节奏感,更将勤劳姥姥的形象进行了刻画。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动手画出关键字词句,把握文本的重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文学宝库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经典文学作品脍炙人口,经久流传。这些诗词所传达的丰富的意境美,成了人文教育的精华。在诗词教学中,除了朗读之外,动脑思考也是学习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关注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却忽视了对作者内心想法的挖掘,以致诗词教学难以从阅读中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对于该词的阅读,我们主要从几个阶段来推进。首先,从文本朗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使其从中感受古诗词的文字意义;其次,我们引入插图,分析插图中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诗词有哪些关联;再次,梳理插图中的景物,并进行概括,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诗人等;最后,我们鼓励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将诗词的全景纳入头脑中,使其变成一幅生动的风景画卷。由此,通过对诗词的朗读,加上学生的动脑思考,学生便构建起关于秋思的生动图画。学生通过读诗,想象诗词的内涵,感悟到诗词的丰富意境。
又如,我们在学习《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对于该文的阅读,教师设置了“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小组释疑”的阅读流程,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围绕主题展开探究。“谁脱险?脱什么险?怎样脱险?脱险结果如何?”这些疑惑的提出,让学生的阅读饶有趣味。由此可见,把握阅读中的动脑思考,关注阅读中问题的挖掘,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启迪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新课标强调“教学做合一”,要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统合起来。例如,在学习《风娃娃》一课时,我们在课后总结时提出“如果你是风娃娃,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如果我是风娃娃,我会轻轻地吹,不把行人的衣服吹跑;有学生提出,如果我是风娃娃,我就不会做坏事,我要把风筝吹上天,把衣服吹干;还有学生提出,如果我是风娃娃,我就把衣服吹跑,把小树吹断……对于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赞同,有的学生不赞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来把握教学秩序,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呢?我们在课堂上,总结出一个“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总结,顺势提出写一篇读后感的倡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风娃娃的想法写出来。由此,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以读促写,使其在写作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教学要注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还要挖掘文本的意境情感,通过阅读,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感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