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兵,董士军,王 伟,蔡新民,李世明
2015年11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第4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然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针对这一严峻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多次颁布相关文件以期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意在更为全面而彻底地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问题[2]。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3],进一步将学校体育发展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与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体育锻炼;整个教学过程不能遵循“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不能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4]。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保障,更是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具体要求,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已刻不容缓。
剖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源是未遵循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未能把握好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自由自主学习)及处理好“教育”与“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及美国教育学家乔纳森·伯尔曼的“翻转教学”教育理念,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三位一体”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三位”是指体育教育分为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业余体育竞赛三部分。“一体”是指遵循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体育教育中的中心作用,将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业余体育竞赛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经过近5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种切实可行、易于推广、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以2014年春季学期选修网球课学生为研究对象。一共8个班级,随机抽取4个班级为实验组,其余4个班级为对照组。实验组共160人(其中男生84人,女生76人),对照组共159人(其中男生78人,女生81人)。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三个全文数据进行检索,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近300篇,综合分析前期研究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及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为后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对所提出的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三位一体”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学期末进行一次耐力跑成绩测试和正手抽球技能考评,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耐力素质变化为指标研究创新教育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正手抽球技能考评为指标研究创新教育模式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源自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后来著名教育学专家罗杰斯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延伸到教学中,成为当今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5]。目前国内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很多,共检索到相关学术论文1900余篇。但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不多,共检索到5篇学术论文。这5篇学术论文主要对“动态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了课堂上基础条件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条件差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6]。“动态分层教学法”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优、劣”组,无形中对差生形成了一定的歧视,容易引起部分差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本研究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提出了“体育自主研讨小组”教学法。该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练习环节,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5-6个体育自主研讨小组。每个小组既有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有运动技能掌握较差的学生,男女生人数尽量相等。在完成教学内容讲授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各个体育自主研讨小组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练习。学生在分组练习期间相互探讨、相互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期间,起到解惑答疑的作用。
该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解决了动态分层教学法存在的弊病,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特征,分组时根据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以好带差、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实现课堂教学公平[7]。(2)充分利用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体育自主研讨小组中将男女生配对练习,充分发挥异性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练习的积极性[8]。(3)通过体育自主研讨小组之间的竞赛,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表现欲及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9]。该“体育自主研讨小组”不仅存在于课堂体育教学中,还延伸至课外体育锻炼和业余竞赛,并利用体育教学成绩评定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和业余竞赛。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2014〕4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10]。文件要求普通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学者对广东省、云南省、山西省普通高校执行文件情况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时数未达到文件规定的要求[11][12][13]。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考虑,适宜的运动频度与锻炼效果直接相关。Garber等的研究认为,每周需至少进行3次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提高或保持身体素质[14]。每周一次体育课根本无法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因此,只有将体育教育延伸到课外体育锻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解决我校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问题。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实施只有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切实实现体育教学的“翻转课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3.2.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为掌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为后续采取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以8个选修初级网球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及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等展开了研究。问卷经试调查和效度检验后,共计发放319份,回收314份,回收率98.4%,结果(见图1、2)。
图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图2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从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学生比较重视学业学习,没有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学业之间的关系。除了怕苦怕累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参加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用体育锻炼的时间去换取学业和就业竞争优势。(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随意性较强,锻炼没有计划性,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87.6%)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3)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有趣味性的集体项目(如球类),而不是个人项目(如跑步、游泳等),大学生更倾向于参加集体性项目体育运动,这也符合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3.2.2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课外体育锻炼对策
根据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针对性策略。
首先,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健身习惯。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性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宣讲,培养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意识。体育意识决定体育行为,只有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其次,注重体育项目兴趣爱好的培养。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尤其要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做到以兴趣为向导,以成就感为动力。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课采取选课制,非强制性安排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课程。以网球课程为例,大部分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对网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也为组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安排课外体育锻炼内容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项比较简单而有趣味的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如相互垫传球20次)。作业难度相对较低,使大部分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完成。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并从网球运动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课外体育锻炼在组织时,以课堂“体育自主研讨小组”为单位,轮流安排一名学生为负责人,负责安排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地点(每周一次)。不仅解决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缺少同伴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愿度,小组成员之间也起到了互动督促、互相促进的作用。
最后,发挥成绩评定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导向作用。除了“体育自主研讨小组”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外。通过学校的各体育协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利用各体育协会的技术骨干,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辅导。并从体育课成绩评定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分数,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考核。体育锻炼需要克服惰性、忍受体育锻炼引起的肌肉酸痛及体力性付出,完全靠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中将网球课程中课外体育锻炼和业余体育竞赛成绩比例设定为15%,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至少参加15次网球协会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或业余体育竞赛。通过每周一次体育课、每周一次课外体育自主研讨小组锻炼及每周一次网球协会组织的锻炼,基本上确保了选修网球课的学生每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目的。
运动兴趣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尤其重要,体育兴趣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育兴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投身体育实践,并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培养,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至关重要[15]。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竞赛是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业余竞赛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从体育竞赛中获得成就感,使其成为大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源动力。另外竞赛中的佼佼者,也可以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身边的其他同学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因此,组织好高校的业余竞赛,也应该将其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目前有关高校体育教育的研究相当多,检索到相关学术论文13000余篇。而以“业余竞赛”或“业余比赛”为检索词,未检索到有关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竞赛的研究,全国高校普遍忽略了业余竞赛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学生业余竞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组织的业余竞赛较少;(2)目前组织的业余竞赛要求竞技水平较高,仅有少数具有较高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能够参与;(3)组织业余竞赛的目标导向是比拼竞技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兴趣;(4)业余竞赛独立于体育教学之外,没有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实际上这些能参与竞赛的学生,身体素质均相当优秀,并不是学校体育教育关注的重点。
针对目前高校业余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对策。首先,将体育教学与业余竞赛结合起来,业余竞赛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竞赛可达到督促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行练习的目的。其次,业余竞赛的组织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参与主体的特征。组织的业余体育竞赛以趣味活动为主(既包括个人项目,也包括团体项目),在降低参与者运动技能水平要求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再次,业余竞赛参与者以“体育自主研讨小组”为单位,采取积分制,既有利于小组各个成员的个性发挥,又实现小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最后,利用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业余竞赛。充分利用大学对学科成绩的重视度,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业余竞赛中。
本研究从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2个方面,展开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是人体的五个基本身体素质,耐力素质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16]。本研究以耐力素质为指标对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学期末对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耐力跑测试(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并记录成绩。本研究以期末正手抽球技能达到A标的人数比例为指标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5.0进行常规处理,利用t检验统计方法检验组间差异,设定P<0.05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为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1 期末耐力跑成绩及运动技能A达标标率
注:#实验班男生与对照班男生相比,P<0.01;△实验班女生与对照班女生相比,P<0.01。
期末耐力跑数据显示(见表1),与对照班相比男女生耐力跑成绩均显著提高(P< 0.01)。充分说明,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另外,实验班男生和女生的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班,说明创新教学模式对耐力素质的提高为全部学生普遍性提高,而不仅仅是体质较差学生的提高。
期末运动技能考评数据表明,期末学生运动技能达A标率明显提高。男生由32.1%提高至52.4%,女生由29.6%提高至46.1%。说明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三位一体”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运动兴趣),通过运动动机支配运动行为(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最终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耐力素质)和运动技能学习水平的创新教学模式,本研究望可为其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