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瑗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越发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元评价法的发展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元评价法与传统评价方法有着较大的区别,多元评价法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评价相统一,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兴趣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多元评价法;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与语文、物理、英语、数学等学科相比,它的实践性更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模式,单纯地根据学生的考试操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依据,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態度的检测和评价,具有鲜明的应试教育色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将多元评价法融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革新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积极意义。
一、多元评价法概述
多元评价法是指通过多种科学合理的途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法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而其中的评价方式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论主体包含学校、教师、家长、同学等。多元评价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技能型课程、知识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以下详细阐述多元评价法在这些具体课程内容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技能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中,技能型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信息的获取和加工、网页制作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可通过演示、模仿,或组织课内讨论探索等方法,向学生展示技能型课程内容。这一阶段的考核重点是考察学生把知识转变为实践的能力。在技能型课程教学中,评价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例如,高中教科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二章《信息获取》,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讲解信息的获取过程和获取方式。在课内,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再对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方式进行考核,考察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评价时要遵守应变性原则、敏捷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二)在知识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是基础的知识型课程,这种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牢记信息技术课程的概念和相关特征,教师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也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
例如,高中教科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由于此类知识属于书面知识,通过记忆和背诵就可以掌握,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记忆,之后教师可通过书面考察,了解学生对内容的记忆程度。因此,在知识型课程教学中,评价内容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在创新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更注重创新。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不仅关乎着学生的未来,还关乎着社会的未来发展。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创新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完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教科版《信息技术》中的创新型内容时,要着重评价学生的创新作品,只有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他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将多元评价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创新型课程内容教学时,评价主体是学生、教师、社会专业人士等,评价方式是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及专业人士的评价相结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这种评价方法可对传统的一元化评价模式进行革新,适应目前教育改革下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和方法,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究的积极性、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自身的优势,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士昌.多元化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7(20):10-11
[2]周小林.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评价[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158-159
[3]王支平.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