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往往较为抽象,特别是音乐符号、音调、节奏、旋律等元素,无法进行简洁明了的呈现,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音乐图谱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生直观认知音乐提供了契机。小学生爱联想,教师结合音乐图谱,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展示,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一、以直观、形象的音乐图谱,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好玩、好动、乐观、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些都是学生求知的前提,也为音乐课堂趣味教学创造了条件。音乐课堂除了歌唱、聆听外,还要融入音乐知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传统音乐知识的讲解,教师往往以讲授的方式进行说明,抽象的音乐知识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为此,结合教材中丰富的图谱资源,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这些图谱,激活学生对音乐的多元感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中,有很多用线条、色块、形象图谱来表现音乐的素材,让学生从中理解音乐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如在《蒲公英》这节课教学时,教师采用边唱边绘的方式,让学生在唱歌谱的过程中,关注歌曲的旋律变化,并通过手来进行比划。如此一来,音乐歌唱不再是单一的歌唱,而是可以发散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从音乐体验中感受旋律的多样变化。
二、协同音乐创编活动,增进学生音乐感知与协调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心、口、眼、耳、脑等多重感官的协同发展,利用音乐来增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小学生学习意识强,对音乐敏感度高,通过感知音乐能够增强综合协调能力。音乐本身所蕴涵的精神情感,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用心去体验。苏少版教材中设置了很多音乐创编活动,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创编,将音乐律动、打击乐表现等音乐形式综合起来,给予学生丰富的音乐感知与体会。如学习《水草舞》时,教师可以引入钢琴、琵琶,来演奏出婀娜多姿的水草形象,结合“水草”插图来表达千姿百态的旋律变化,打开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在旋律变化中,水草图越来越密集,学生在轻柔、优美、和谐的乐曲中,体悟音乐的奥妙。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音乐内容,创编其他不同的图谱形象,依托音乐图谱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进对音乐美的感受。
三、营造视听环境,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听、唱,还要突出可视性。音乐教学不能限于音乐表层体验,还要挖掘音乐的思想与内涵,特别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挖掘有形的图谱资源,合理运用音乐图谱,为学生营造综合视觉、听觉于一体的音乐学习环境。同时,在音乐图谱挖掘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深化图谱的可视性,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丰富音乐的感知与表现。在学习《北京喜讯到边寨》时,教師结合播放不同的乐器声音,让学生从不同音乐图谱中找出相应的乐器,增强音乐辨识力。在对不同部分打击乐器进行标识时,将木鱼标识为“●”,将串铃标识为“┈”,将碰铃标识为“∞”。在感知不同乐器的声音形式时,对于木鱼声,音硬而脆,短促有力;对于串铃声,音分散,且可以连续演奏出长音;对于碰铃声,声音长,且越来越轻。由此,结合对不同乐器声音、音色特质的对比,让学生能够从听觉上进行形象化标识和分辨。
四、优化音乐图谱,创新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融入音乐图谱素材,可以打造趣味、直观、形象的音乐课堂。不同形式的图谱素材,可以分为情境图谱、乐器图谱、旋律图谱、填空图谱等,合理运用这些图谱资源,让音乐课堂别开生面,趣味盎然。结合乐器图谱,对音乐进行人文教学,每一种乐器在演奏中的音色、特点是不同的。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乐器图谱,通过融入音乐乐曲,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乐器共同演奏中所合成的旋律,体验不同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如在《春节序曲》引子部分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敲鼓、鼓槌等方式来演奏旋律,大大提升学生参与音乐表演的积极性。在情境图谱运用中,对音乐的理解,可以结合歌词内容的表达,教师营造形象的音乐氛围,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音乐聆听中感受多样的音乐世界。在学习《两只小象》时,教师可以结合“小象”“象鼻子”“河边走”等图谱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旋律图谱运用中,对于旋律的表示,往往无法直观呈现,但通过旋律图谱,可以让学生深化对音乐、对歌词的联想,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在学唱《闪烁的小星》时,教师可以将“满天星星”图谱进行展示,从这些星星的高低变化中来映射音乐旋律的高低。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融入图谱教学,不仅让课堂趣味多彩起来,也让学生能够直观感知音乐,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激活音乐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