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凌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湖北 襄阳 441000)
近代的到来使中国在一系列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革命任务从单纯的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发展到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并举。中国进入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此,民主革命的烈火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和遭受压迫的现状而不懈努力着。纵观近代民主革命,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仅就革命的中心区域而言,也呈现出一定规律,下面就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区域作简要论述。
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区域总体上呈现出一个从南到北,再由北往南的发展趋势。导致革命中心从南方革命大本营转移到北方落户的关键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以长征为分界线,之前革命中心在南方。请看:燃遍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在南方进行;孙黄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发展在南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亦在南方;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的国民大革命运动从南方的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中共早期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也在南方……长征把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南方推到了北方。从此,北方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心所在。陕北、陕甘宁边区、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早期的解放战争都在北方,中国革命最终成功的历程是由北向南最终取得全国性胜利的。
这里的原因需要做两个层面的分析:一、为什么在近代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革命会集中在南方发展;二、为什么革命的中心区域会在后来从南方转移到北方。
那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前的中国革命为什么会集中在南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南方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尖税。我们知道,近代列强最先是从东南沿海入侵我国的。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我东南门户。从此,我南方地区的人民首先遭到杀戳、践踏、压迫和掠夺。因此,这一地区社会矛盾格外激化,而激化的矛盾无疑成了革命的催化剂。其二,南方地区近代企业比较集中,革命的阶级基础相对较好。如船坞、工厂、洋行与银行等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其中尤以上海、广州为多;继起的洋务企业多集中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如安庆内军械所,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及福州船政局等都在南方;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多在东南沿海,如上海发昌机械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上海丝厂、宁波纱厂等企业。上述近代企业不仅孕育了进步的资产阶级,更催生了充满革命激情和斗志的无产阶级。这些进步阶级逐渐壮大则打下了南方革命坚实的阶级基础。其三,南方是西方近代思想最早传入的地区。西方列强用炮舰轰开了东南门户后,客观上使东南地区成了最先向世界敞开的地区。无疑这一地区最早成了西方文明和思想、传播地,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无疑最先使南方人们“开启了民智,武装了头脑”,为南方革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四,南方地区远离封建统治中心,反动势力比较薄弱。无论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还是反动的北洋政府,统治中心均在北方。因此,革命的星火是很难在顽固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的北方燃成燎原之势的。变法的夭折和义和团的被灭即是明证。相反,南方则因反动势力“遥不可及”而往往为革命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其五,南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南方人口较多,但大多数群众由于清府的盘剥、列强的掠夺和自然灾害的打击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致走投无路被迫挺身而起。他们直接成了南方革命烽火的干柴,一点即燃。其六,南方诞生了一批杰出的革命领袖,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以上是民主革命中心在南方的六大原因。它是早期的南方革命优于北方革命的社会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及组织基础。
然而,后来的中国革命重心却转向了北方。为什么呢?第一,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反动势力盘踞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大中城市。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及强大对南方革命构成直接的极大威胁。因此,它成了后来中国革命“避敌锋芒”的深层次原因。第二,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到达陕北,革命中心随之转移到北方。这是革命中心区域转向北方的直接原因。第三,日本对华侵略扩大,民族矛盾激化。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尤其是1935年华北事变把中国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日本对我北方地区的肆意侵略已使北方地区成了民族革命的前哨阵地。北方革命的烽火自然燃遍长城内外,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心所在。第四,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华北地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这些地区在抗战期间已深深埋下革命的火种,日寇的战败和退出自然而然使北方地区成了解放区,成了革命的中心区域。第五,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的畏敌自保,将武装力量撤入大西南。客观上使日寇败降后的北方利于革命发展却不利于反动势力的控制。
总之,民族革命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民主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更是反映了革命的历程。总结和思考民主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近代革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