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华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一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最初的形象思维阶段,接下来发展到逻辑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培养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有两个:一个是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另一个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两方面都是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环节当中,在文章当中我们从概念教学中、新知识的引入过程中以及定理的探索等方面来讨论数学思维的渗透。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新知识的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也是如此,好的课堂新知识的导入对整堂课都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时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感悟数学的思维方法,运用推理的办法将知识进行迁移。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学习轴对称时,教师首先利用学生已经认识的图形,并且是轴对称图形的进行引入,教师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来导入,教师首先给学生出示这些图形的实物,然后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把学生熟知的图形进行变形,变成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教室当中的轴对称图形,接着引深到生活当中的轴对称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并且从枯燥的课本上的图形迁移到实际的物体上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就是概括和总结科学知识成果,把大量的知识进行压缩,对概念进行正确的认识是进行科学思维的基础。数学概念所反应的是客观知识,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以及主观认识对数学概念形成第一次认识,然后通过进行分析和比较,抽象的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思维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学习《函数》的概念时,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突出函数当中的变化与对应。在刚刚引入函数的概念时,教师要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例子,告诉学生这些例子当中的自变量的一个值,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计算出和自变量相对应的变量的值,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当中体会函数当中的变化与对应。使学生更好的去体会函数的概念,明白函数两个值之间的关系。总之,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各个步骤当中都伴随着重要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材当中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将一些知识、方法进行压缩,最后以定理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中间有许多的省略或者简约,省去了学生对知识的观察和发现的过程。数学老师在进行这种定理的教学时,主要任务就是把省略的这些内容找回来,让学生重新再这些内容当中去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而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因此,在进行定理的教学时,应该重视的是推导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些定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发现的。例如:在学习零指数幂时,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练习题,要求学生首先按照除法来计算出结果,在按照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得出结果。在这种对比练习中让学生去体会和思考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出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再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找出答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这种参与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挖掘教材当中所能够体现出数学思维的相关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模式来思考,以便于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