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2019-11-26 05:45万炳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诱因节食教练员

郭 晨,万炳军

(1.陕西师范大学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运动员是罹患饮食紊乱症的高危人群,罹患的概率要高于一般同龄群体的30%左右 ,发病年龄基本在12~25岁。例如,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周洋在受伤事件和“感谢门”事件后一度抑郁,导致其产生紊乱的饮食行为,若不加以及时治疗,周洋会有患上饮食紊乱症的可能。对于饮食紊乱症(ED-Eating Disorders)的认识,诸多学者、医学研究者集中在精神、心理发病机制上,并认为其是一种新型病种。由于人们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个人饮食习惯和偏好决定的。但是,随着这一病症的普遍性爆发,且能够持续的衍生出诸多并发症,导致人体健康水平的整体下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本文梳理了青少年运动员(下文均简称为运动员)相关饮食紊乱症的研究文献,以明确当前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发病机制及其危害,引起国内学者对此方面研究的重视,并结合饮食紊乱症的相关成果,提出对运动员饮食管理的启示,以促进运动员饮食营养的健康化和合理化。

1 饮食紊乱症的识别过程及其在运动员中的呈现与危害

1.1 饮食紊乱症的识别过程

饮食紊乱症主要是由罹患者所持有的身体观和采取的饮食行为而产生的,即先由紊乱的饮食行为开始,后逐渐转化为饮食紊乱症,进而产生其他并发的临床症状。学界的共识观点是:饮食紊乱症是因食物、体重和体型等因素,而导致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自我饥饿、禁食、暴饮暴食、人为催吐和过度运动来控制饮食,以达到控制身体体型、体重的目的。因此,具有饮食紊乱风险的个体,其行为最终会集中在紊乱的饮食上。这种“反推式”的认识逻辑,虽仍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呈现了饮食紊乱症的行为特征,反映了饮食紊乱症是一种“基于身体观下的心理疾病”,同时具有强烈的行为医学诊断思路。

依据上述认识,研究者从紊乱的饮食角度出发,将饮食紊乱症分为3类,即神经性厌食症(AN-Anorexia Nervosa)、 神 经 性 贪 食 症(BNBulimia Nervosa)和未定义其他饮食紊乱 症( EDNOS-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饮食紊乱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更多的表现在罹患者的心理认知上,如扭曲的身体形态观以及强烈的增重恐慌。当然,心理因素也会诱发生理病变,如大部分女性患者由于身体所需能量摄入不足产生体重过轻,最终导致闭经等现象。美国精神病协会(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最新编定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MS-V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2014),总结出罹患饮食紊乱症的个体具有表1所呈现的临床症状。依据这一总体临床特征的认识,学者们梳理了口腔、内分泌、心理功能、骨骼肌肉、胃肠、滥用泻药等6个方面的伴随性临床表征,如骨骼肌肉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应力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等,特别是在青少年儿童时期。

综上所述,对于饮食紊乱症的识别过程可总结为:“紊乱的饮食行为——非疾病性认识——单一临床症状的出现——心理疾病——三种症状的分类及标准的建立”。尽管学者们并未就饮食紊乱症的概念提出具有权威性的表达,但从梳理文献的角度来看,学者们对饮食紊乱症的心理、医学本质有着清晰的认识主线,尤其对具有饮食、身型标准要求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如舞者、运动员等群体,提供了重视此类症状、预防发病的科学依据。

1.2 饮食紊乱症在青少年运动员中的呈现

运动员作为一个以“身体竞技”培养为主的人群,其外在和内在的身体要求,与普通青少年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最大差异在于饮食能量的摄入上,这也造就了饮食紊乱症在运动员人群中所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这一点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尤其是教练员、队医有着深刻的实践性认识。在运动实践中,运动员的发展与其身体形态、体重大小及肌肉与骨骼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联系,且这种联系源于运动员对身体、运动项目、训练环境等的自我心理认知。所以,要塑造自我的“理想身体”均集中在饮食的控制上,而饮食摄入衍生的纠正“错误身体”的行为,如极端节食、禁食、主动脱水行为(如穿着桑拿服进行运动)或被动脱水行为(如桑拿),以及一些辅助性药物的使用(利尿剂、减肥药等)和饮食后的自我诱发性呕吐行为都是罹患饮食紊乱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把握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本质,就必须结合当前罹患者的病例现象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诊断标准。

研究发现,第一,罹患饮食紊乱症的运动员,其体重表现为体重过轻或超重,这与运动项目、饮食紊乱的不同症状有关。第二,在运动员中,超负荷训练情况屡见不鲜。而疑惑的是,根据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经验,运动员患者的体重却依旧能够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第三,未定义其他饮食紊乱症是饮食紊乱中除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之外的第三大症状类型,但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通过精神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分析,无法勉强归类于未定义其他饮食紊乱症。第四,与普通青少年患者相比,运动员患者存在体重维持在“自我行为的正常水平上”,过度关注其身体形态、体重以及对于饮食行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责心理等行为特点。虽然总体上有着相对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否认其他临床症状出现高风险的事实。

对运动人群及运动员饮食紊乱现状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亚类别的出现——运动性厌食症(AA-Anorexia Athletica)。虽然将其归类于未定义其他饮食紊乱症,但运动性厌食症有着显著的群体特征,在类似的病症上运动员表现的更为严重。

2 运动员罹患饮食紊乱症的诱因

2.1 教练员是诱因的承载者和转化者

随着学者对其诱因的不断探索,饮食紊乱症的诸多因素会导致运动员走向饮食乱的风险,但教练员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诸多诱因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练员会对运动员的体重和身形做出评价,不论是积极或消极的评论,均会对运动员的饮食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教练员的观点会使运动员过度的关注自己当下的饮食,对于教练员建议之外的饮食采取排斥态度,谨慎的饮食行为会导致“禁食”行为的产生。同时,过度消极的观点,也会使运动员过度或者漠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承受身形不“优越”的巨大压力,导致“禁食”或者“暴饮暴食”的现象。第二,教练员是运动员产生“节食”行为的制造者,而过早的节食行为与饮食紊乱的罹患有着直接关系。运动员的节食行为源于教练员对训练的要求,易被运动员所接受,对于运动员而言,节食不仅仅是减肥,更为重要的是减重。与普通青少年相比,运动员的节食在于教练员所倡导的竞技能力与体重的关系上,因此,运动员节食是一种“保护性节食”,即频繁的节食是为了提高竞技能力。反之,易发生紊乱的饮食。此外,Johnson 和他的同事[12]也在研究中发现,有节食行为的男性运动员中13%有暴饮暴食行为和38%是有纵欲饮食的风险(BN)。第三,教练员的高期望造成运动员对自我“饮食控制”的完美主义倾向,过度的完美主义对运动员的饮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饮食紊乱和完美主义之间的关系已经确立。在运动员训练中,完美主义不仅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其他因素相结合,而且会通过教练员所带来的压力转化为“饮食控制的完美主义”,为了呈现自己的优势,运动员会强迫自己节食或者进食,或者隐藏自己在饮食控制过程中的困难及病症,一旦这种完美主义的心理诉求被打破或者被他人识别,便会产生包括饮食在内的相关风险行为,同时,伴随低自尊倾向的出现,从而易患饮食紊乱症。

2.2 诱因的风险性探索

后续研究者也发现,饮食紊乱症的诱因呈现出潜在性、交互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即从“风险”的视角对不同诱因进行辨识,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向,使学者们充分认识到了运动员人群中饮食紊乱症的复杂性,同时证明了各个诱因只有相对的层次性,不再是以往学者们认为的 “有几个关键诱因导致这种饮食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于运动员,因为没有可用来对照的病理学诱因模型,因此目前不确定为什么有些运动员会从开始的轻度节食或使用减肥方法的行为逐渐越界发展成为饮食紊乱患者,而有部分运动员不会罹患其病症,更不确切的是不知道从紊乱的饮食到饮食紊乱这一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可见,饮食紊乱症具有个体差异性,且难以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这些研究瓶颈,要求人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运动员的饮食紊乱问题,才能建立起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病理模型。

饮食紊乱病理学诱因模型是一个多因子的集合,与基因、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多重模型,其中饮食紊乱诱因包括生物学(如遗传、性别和青春期状态)、心理现状(例如对身体不满和自尊心过低)、人格特质(如完美主义、自我失控、对体重、外形和外观的格外关注)、心理疾病(如抑郁和焦虑)、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媒体影响、同伴欺凌史)、多重压力、人为因素(如教练员和家人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病理学诱因模型中提及的诱因,并没有得到实证支持(如性虐待),一些得到了反面评论(如节食),而一些明显的诱因(如追求理想的身形)则得到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持。因此,针对饮食紊乱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的风险因子模型的建立是每一个研究者的目标。这一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能够建立一个多变量诱因模型,以解释不同风险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3 研究展望与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管理的启示

3.1 研究展望

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饮食营养已成为运动员严谨、系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系统诸多因素的复杂性,使运动员、教练员对于系统的管理饮食营养成为极大的挑战。运动员为获得比赛优胜,频繁的节食或增重来满足技能专项化的需要等,最终诱发了心理需求下的饮食紊乱,且这种紊乱现象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加重。

目前,关于青少年运动员这一高发人群的饮食紊乱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处于对饮食紊乱症的认识上,未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未形成系统的规避方案和风险等级制度。基于此,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制定运动员饮食紊乱的诊断标准;第二,划分其程度等级,确定临床并发症;第三,建立运动员病理学诱因模型;第四,对运动员进行“大数据”的跟踪调查研究;第五,探究诱导因素的叠加性风险(教练/运动员动机因素、压力源、运动环境诱发的内外部饮食障碍等);第六,依据运动项目、性别、身体条件等研发个人饮食管理方案。

3.2 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管理的启示

3.2.1 树立运动员饮食管理的风险意识饮食紊乱症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性疾病,具有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与损害性。其本身就是一种直观存在的竞技训练风险。而这种风险正是源于人们对这一慢性病症的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诱发口腔、内分泌、心理功能、骨骼肌肉、胃肠等伴随性的不适应症。因此,针对运动员的饮食紊乱风险,应该利用风险承担、风险规避和风险控制这几种方式化解。其中,首要原则是树立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管理的风险意识。

3.2.2 理清青少年运动员饮食行为的主体及其责任青少年是发生饮食紊乱和神经性厌食的主要危险期。这一时期的男性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风险总体发生率为24.8%,一些教练员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要求运动员节食。这一研究表明教练员是运动员饮食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而运动队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因此,领队作为训练系统的决策者与协调者,理应承担青少年运动员饮食行为的监督者,对其健康与长远发展负责;科研人员与队医作为现代训练的主要参与者,应当重视青少年的饮食行为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最有利的支持者,有义务对其行为进行指导与监督。

3.2.3 构建运动员饮食策略的协同机制在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策略中,以往的饮食策略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责任主体上,重视教练员的管理,忽视领队决策和医疗、科研辅助的管控作用;在责任履行上,存在“一言堂”现象,家长、运动员、队医等的主体权利“被削减”;在策略内容上,重视食物调控,忽视心理治疗。因此,需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一是人员协同,落实主体责任。协调推进定点帮扶、精准治疗,建立领队、教练员、科研工作者、队医、家长以及运动员及其同伴的不同主体间的协同机制,发挥医疗、科研和家庭等社会力量在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策略中的作用,提升管控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制度协同。完善训练管理的有关条例,提高饮食调控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保障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策略的有效落实。三是建立食物调控和心理诊疗的协同机制,要发挥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心”来拔除来自心理层面的“病根”,鼓励运动员及其队友监督与共建参与,从而达到对饮食紊乱症的协同预防机制。

3.2.4 研制运动员饮食紊乱的干预方案Lipson, Sarah Ketchen等人的研究表明,对已发生饮食紊乱的运动员进行指导性干预方案,有18.1%的运动员得到治愈,未做指导性干预的运动员仅有4.1%自愈。这表明,针对运动员饮食紊乱症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要制定运动员饮食紊乱的干预方案,第一步要建立青少年运动员饮食紊乱症的普查机制;第二步,对已发生饮食紊乱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分析其病因;第三步,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设计精准干预方案,在共性解决的同时个性化干预。在干预的同时,要求运动员加强自我检测与医务监督,填写运动员的个人档案,对运动员的个人信息及运动量进行有效跟踪,实行动态化监测,从而有效地解决饮食紊乱症。

猜你喜欢
诱因节食教练员
农村“微腐败”发生的诱因及治理对策——基于全国38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亲 妈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减肥
图书真人秀节目的探索之路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现状研究
数码节食
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因及内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节食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