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2019-11-26 05:45张汇敏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青少年素养

张汇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公共课部,湖北 武汉 430065)

1 体育素养的构成

体育素养通常是指人们在体育方面的修养,这种修养外化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基本品质和综合素质。形成体育素养的途径有2条:一是参与体育活动,二是学习体育技能。体育素养主要包括显性体育素养和隐形体育素养。前者主要指身心素质,后者则指的是人文素质。容易为人所掌握和评价的体育素养称为显性体育素养,它包括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人体素质。体育技能是借助于身体运动而体现出的能力和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的支配。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知识与评价知识。人体素质则指的是人的身体形态、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受到遗传变异和后天养成的基础上所趋向的常态。内含其中的不太容易被掌握和评价的体育素养称为隐性体育素养,它包括体育品德、体育个性、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这4个方面。体育品德是思想道德品质中的一种,是个体在参与体育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体育个性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体育意识是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的总和。体育行为是人类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相关活动。

2 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2.1 以培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的终身体育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及5个参与目标,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5个课程基本目标,《纲要》着重强调了 “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增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几大教育宗旨。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文件之中,并把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已逐渐向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方向转移。

2.2 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体育教育应注重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宣扬人的个性,重视个人的情感体验,强调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但却无法摆脱某些片面和空想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与现实和社会接轨,造成了其自身对教育价值认识的不充分。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观是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忽视人的发展,贬低精神与道德的作用,过分夸大了科学的作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在不断地对立中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于是就演化出“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强调的是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平衡,也是指导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启示我们,青少年体育应把青少年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国家和社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人文价值和体育的健身价值结合起来,把为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进一步巩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3 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终极追求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其社会意义,教育的本真是对生命的关注。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使青少年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个体,使每个个体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细化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为需要,最终使青少年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体育教育不能与一般的身体锻炼画等号。体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首先是教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服务于人,全面育人。因而,体育在促使青少年学生增强体质、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作为现代化职业人所应具备的体育素养,保障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路径

围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教育的第一要务,应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促使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与社会发展相契合。

3.1 明晰体育教育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自然离不开教育。所以,一般教育的任务可以分为2个部分:(1)要以通识教育为主,即以一般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蓝本;(2)要强化职业性的培养目标,凸显出技能型的特点。体育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多方位、广角度的,如自身健康维度要求具备强健的体魄,社会交往维度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道德规范维度要求具备公平、公正、文明的素质,意志力维度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应坚持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导向,坚持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动态需求为宗旨和服务社会发展为原则,促使青少年学生能力与职业素养相匹配。

3.2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取决于2个因素:一是教育的性质,二是体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基础是通识性教育,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体现出职业性的教学内容,即在培养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培养。首先,强化与职业体能相关的教学内容。职业体能的概念是指职业性身心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它是与专业和职业相匹配的,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一种能力。其次,强化预防性方面的教学内容。重复性是职业劳动的一大特点,其对身体活动的部位及其运动轨迹都具有重复性。职业与专业的基本对口和工作性质的相对固定是青少年学生突出的职业特点。而这一特点促使青少年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极易出现身体素质的下滑,以至于无法持续自己的工作甚至无法满足职业技能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要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进行锻炼的习惯,确立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要强化与职业体能相关的体育意识,使青少年学生意识到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并告知青少年学生具体的应对策略。例如,针对青少年学生未来从事不同工种的情况可以传授不同的保健操,如保健按摩操、肌肉牵拉操等。通过此类教学内容的拓展,提升青青少年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工作的强度。

3.3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体系,更是一种教学过程结构。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程序。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特征: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信息新并与体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创设和谐的体育教学模式,必须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减轻青少年学生的负担,使青少年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和谐体现在2个方面。(1)师生关系间的和谐。要想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所有工作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还体现出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做到:①青少年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紧密结合。青少年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是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来体现。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讲解要简单生动,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奏,使青少年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②严格要求与热爱青少年学生要紧密结合,不可偏颇。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严格要求是在青少年学生偏离教学轨道时予以提醒,热爱青少年学生体现在,青少年学生遇到困难时循循善诱、诲人不倦。(2)教材的处理要得当。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教材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阐述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具体化,细化教学大纲。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把握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影响,要分层安排教材的内容。创造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所以,为了使青少年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进步和发展,使每位青少年学生都能达成课程目标,应始终遵循“体育教学面向青少年学生未来,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教材的内容可以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两个板块。必修内容指的是单元教材内容,必修课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使青少年学生自发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是通过了解青少年学生兴趣而设置的课程模式,在学期开学之初,通过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青少年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兴趣,然后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青少年学生按项目进行分组。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分层安排,不仅巩固了青少年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使在体育方面有所特长的青少年学生掌握到更多有效的知识,可以很好地解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咽不下”或者“吃不饱”的现象。

4 完善体育评价方式

当下,占据各种院校体育评价模式的是以“为考而评”与“为评而考”为主。其主要模式还体现在“达标考试”“体质测试”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传统的考试模式相对于体育的培养目标而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以,要想改变现有的评价现状,使体育教育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上就必须将量化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形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在评价内容上,在包含运动技术考查等显性评价指标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体育个性等隐形元素的考核;除了对青少年学生的通时性教学内容有所考核,还要对青少年学生职业性教学内容的修养有所考查。另外,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青少年学生由运动技术考核的单一方式向体育素养多元评价方式转变,使教师逐渐向强化职业性教学内容的方式转变。所以,教师在考核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时,要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特别是针对隐形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要统一。而对于显性指标,因为不同青少年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不一样,所以在对这些指标进行考核时,一定要根据每位青少年学生基础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可以根据个体努力的不同构建出体育素养的“方向标”,以此来激发每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青少年素养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