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倩
(广东省珠海高新区唐家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某一天,我应科学老师的请求,用一节心理课的时间来进行科学考试。当我进教室的一瞬间,几乎所有学生都发出了抗议,大声喊着不要考试。我稍微安抚后发下了试卷,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些同学坚持的喊着“为什么要占用心理课”、“不要考试”。试卷发下后,大部分同学面色不虞的做起了试卷,但是有两个组的同学给我送回了两张试卷,说是试卷多了。我很诧异的去查看,发现有两个同学根本没拿试卷,去问他们,他们表示要拒考。我心知他们对心理课的喜爱,于是表示仅此一次,以后不会再占用心理课做其它的事情,让他们拿试卷下去考试,但是他们仍然很坚持的表示就不考试。这个时候我有点生气了,因为这两个学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坏”学生,两个都是心理课堂小组的组长,平时在课上的表现非常积极踊跃,组织小组活动表现也非常好。这次的事很多同学都不愉快,但最终都能接受,可是他们的对抗让我既诧异又担忧。最后我把他们叫出教室,聊了很久,两个人回去后拿了试卷开始写起来。
事情看似结束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不顺心时的表现。此前我在这个班上过一个关于老师的主题,在课堂中同学们对各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经由小组讨论选出了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在这个主题教学中,就有学生表示过不喜欢某些老师会对抗那些老师的课堂,当时我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多说。结合这次的事,我发现很有必要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一次挫折教育。当天下午,我就设计了一节课“当事情不如人意时”去给学生上课。
这节课以活动“成长三部曲”开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模拟小鸡的成长——小鸡(蹲)、中鸡(半蹲)、大鸡(站),相同阶段的“鸡”采用石头剪刀布进行PK,赢的人晋级,输的人退回一级,最后“大鸡”相互PK赢了则胜利。学生非常投入的参与了活动,激烈的竞争后场上剩下“小鸡”、“中鸡”、“大鸡”各一只。这个时候我请大家回到座位,提出了两个问题:(1)三次就顺利长成的同学感觉怎么样;(2)历经反复磨难最后终于成长的同学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顺利成长的同学一共五个,四个表示很开心,一个表示结束太早,还没玩好;历经反复的同学举手更多,有些表示有挫败感,有些说心累,更多的说赢的时候非常激动。接着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是不是很羡慕顺利成长的同学,除了两个同学举手外,其他人都表示不羡慕,问到原因,说因为他们太早就不能玩游戏了,只能看着大家玩。
就同学们的答案我做出小结:(1)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如果成长太顺利反而失去了某些乐趣。最后我问到,这个游戏和上午的事情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举手起来发言说上午的事情就像小鸡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一样,不如意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
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张图片,上面是三个放在火上的碗,里面分别煮着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对此我提出问题,三样物品煮十五分钟后,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回答胡萝卜会变软,鸡蛋会变硬,咖啡豆会将水变成一碗咖啡。我又提问:对于胡萝卜、鸡蛋和咖啡来说,被强硬的改变自己原本的状态就是它们遇到的挫折,它们的变化分别代表着面对挫折怎样的反应呢?学生在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回答说胡萝卜变软代表着放弃自己,鸡蛋变硬表示把愤怒都憋在心里,咖啡豆变成了咖啡代表它积极的改变了挫折。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回答正好是我希望他们能理解的。这个时候我提出了上午的事情,心理课考科学对大家来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的事,那每个人对这件事的反应像是这个实验中的谁呢?所有同学都陷入了思考,上午拒考的同学在我鼓励的眼光中举起了手,说自己拒绝考试就像是实验中的胡萝卜放弃了自己。我很高兴他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进行了肯定。
回答结束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喜欢心理课,为什么?所有人大声高呼喜欢,有的人说喜欢老师,有的人说心理课上的很轻松,有的人说心理课可以说说心里话。我首先感谢同学们的喜欢,同时表示轻松的事物大家都喜欢,但是轻松是否得来容易呢?这个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蝴蝶破茧的故事,蝴蝶只有历经辛苦破茧才能拥有在花间飞舞的自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后,我提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也会遇到不喜欢的人,当事情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此时学生们已经从最初活动的喧闹进入了更深的思考,我也没有立即追问,而是将这个问题作为作业布置了下去。虽然我没有询问答案,但是我相信学生们内心已经有了答案。
在这节课下课后,一个拒考的同学跑出来找到我,跟我说:“老师,对不起,我上午不应该发脾气”,我笑着说了声:“没事,老师上这节课不是为了批评你,而是希望你们以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能够更好的面对”。
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也是一件“不如意”,给我感受很深刻,学生拒考让我既生气又忧虑,生气他们的对抗,又忧虑他们不懂得应对挫折。我在其中经历了愤怒,也曾想狠狠批评他们拒考的行为,但是冷静下来后决定趁热打铁,积极面对,最终才收获了双赢的局面。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得,而我也更加清楚,心理课应灵活多变,根据学生当前的状态设计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成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