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毅
民族高校以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本位与目标,这种办学属性内在地决定了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我国民族高校主要培养对象的现实格局。而对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选择少数民族文学作为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对象,既是服务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繁荣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凝炼民族高校办学特色、培养民族地区特殊人才的需要。由于民族高校(如笔者所在院校)目前没有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论文写作方面的专业课程,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可见,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圆满完成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就有必要弄清与掌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写作技巧。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首先需要掌握题目选定与资料收集方面的技巧。只有选定了论文题目,才能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重心与论析方向,也才能划定资料收集的范围;只有围绕选题充分收集并占有了资料,分析问题与提出观点才有可靠依据。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最基础性的。拿对苗族作家沈从文的研究来讲,笔者曾以《解读沈从文作品的人性内涵》①吴道毅:《解读沈从文作品的人性内涵》,《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与《道家文化的现代意义——论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传承》②吴道毅:《道家文化的现代意义——论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传承》,《江汉论坛》2019年第8期。等为题目撰写论文并公开发表。这些题目的设定,非常有效地规划了本人研究沈从文、收集相关资料的主要路径与维度等,避免了在沈从文研究的汪洋大海中漫无目的或迷失方向。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这两方面的技巧都较生疏,既不知道应该如何选题,也不懂得怎么收集论文写作资料,非常需要在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两方面的技巧。
在论文选题方面,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了解文学研究的属性及主要维度。这一问题涉及的是文学研究的性质与路径等问题。按照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的阐述,包括文学批评在内,文学研究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探讨的主要是关乎人类“心智”的人文精神,与社会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拘泥于“1+1=2”的科学范式,但也不是随意瞎说,而是根据文学理论的一般原理对文学作品、现象予以评析,有着一定的“科学性”,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理性。韦勒克、沃伦还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即“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之类不属于文学本身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而把对文学自身的种种因素诸如作品的存在方式、叙述性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学以及韵律、节奏、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①刘象愚:《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见[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结合韦勒克、沃伦对文学研究的这种划分,我国现行的文学研究实际上主要存在两大板块或两种维度,一大板块或维度是主题、内容方面的研究,类似于韦勒克、沃伦所说的外部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文化解读(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解读);另一板块或维度是形式或审美方面的研究,类似于韦勒克、沃伦所说的内部研究(包括叙事学、审美学与诗学等方面的解读)。理解韦勒克、沃伦对文学研究属性与主要维度方面的论述,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本科论文显然是有着启示意义的。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指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其与汉族文学或世界民族文学有着族别之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因此有别于汉族文学研究与世界民族文学研究。但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属性与主要维度而言,其与一般文学研究的属性与主要维度是有着很大相似性的。
二是弄清论文选题的具体对象是什么。这实际上涉及到选题的对象与范围等问题。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总体上是少数民族文学,而具体对象则是广泛而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单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可以是少数民族作家群(如族别作家群、区域作家群、女性作家群等);可以是单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多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可以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象,也可以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演变;可以是国家少数民族文学制度,也可以是少数民族作家对外来影响的接受;等等。选题确定还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诸如民族身份、兴趣爱好与研究条件等紧密关联,应因情制宜,妥善处理。
三是遵循论文选题的学术要求。包括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在内,学术论文的总体要求是具有研究价值与创新性,这便需要避免重复研究、低水平研究等现象。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登录中国知网,查阅相关书籍、报刊,尽可能了解学术界对相关选题的研究动态,寻找与发现学术创新点,同时借鉴他人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
四是注意论文写作的可行性。根据伽达默尔阐释学的观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写作意味着写作者的“前理解”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对话,这还意味着写作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素养决定了写作水平的高低。因此,论文选题的难易总体上要与写作者的知识水平相吻合,即写作者要量力而行,不要轻易选择自己不能驾驭或无法完成的题目。
五是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选题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咨询与请教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或其他老师并请求他们把脉、把关,广泛参阅期刊、报纸上的相关论文并借鉴其经验,以及与有写作经验的同学讨论、切磋等。
在资料收集方面,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论文主要需要收集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料:
一是收集文本或作品资料。即通过扎实、认真的文本细读,充分理解、消化,全面、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细节、人物形象内涵、作品中点化主题的语言与句子,掌握写作背景资料或相关文学史资料,以便在写作中为相关论证服务。写作者有必要明白,作品或文本本身是文学研究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收集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谈。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谈或文学访谈凝结着他们的创作主张、价值取向、写作旨趣与审美好尚等,往往与他们的作品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是对他们作品或创作现象进行分析的重要佐证,为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收集与整理这些文学作品以外的资料。在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中,满族作家老舍、苗族作家沈从文、藏族作家阿来等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创作谈或文学访谈。
三是收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料及文学理论资料。一方面,由于文学是人学,人学本身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因此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生态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许多学科的原理都与文学相通,都有助于文学研究——如康德的启蒙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等就是。而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人类学与宗教学方面的理论资料,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尤为重要,应重点收集。另一方面,文学本身有着自己的理论,文学理论有着本学科独特的术语、范畴与原理——如意象、象征、隐喻、反讽、寓言、神话、原型、集体无意识等。民族文学方面,也有很好的理论,如维柯的诗性思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萨义德的东方学等。这些理论包含文学研究的原理、视角与方法,类似于医生的手术刀,掌握它们相当于掌握了文学研究的理论工具。
四是收集学术界人士的相关成果资料。学术界人士对于相关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与论文成果,既是写作者需要把握的研究动态,也包含着对研究对象有价值的观点或见解,其中有的可以用作论证研究对象的旁证材料。
掌握选题确定与资料收集技巧之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需要掌握的是思路搭建与标题拟定方面的技巧。
与所有论文一样,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在正式写作之前需要构思好写作大纲,即俗称的“搭架子”,这里不妨称之为思路搭建。一旦“架子”(写作大纲或写作思路)搭建好了,论文的主要框架就成形了,论文写作的方向与主要思路就随之明晰,论文写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但“搭架子”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为之,它内含着严肃与严谨的学术思辨,内含着对分类与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运用,也检验着写作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水平,需要慎重对待。一般说来,思路搭建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
一是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笔者在《沈从文小说的结尾艺术》一文中,把沈从文小说的结尾艺术分为开放式结尾、逆转式结尾与悖论式结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便是此文总体写作思路。对这一思路的处理,我称为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其主要特点是把沈从文小说结尾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把握这三种类型各自的特征与艺术效果,划分标准是结尾艺术或结尾方式,而这三种结尾艺术相互是平行的或对等的,也可以说构成了一种横向的关系。归结起来说,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就是使用同一标准把研究对象所属的问题,划分为两种或三种及三种以上不同类型——这里使用的是分类的方法,然后具体分析与把握每一种类型的特点与相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划分的标准必须统一,不能同时使用多重标准对同一对象进行划分,否则便会导致逻辑混乱。
二是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笔者的《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反思与现代性追问——论阿来反思小说的独特反思维度》一文设置了以下三个部分: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历史曲折、新启蒙语境中的现代性追问、重建历史理性的现实路径。这里的写作思路便是按照递进或纵向的方式展开的,因为三个部分之间包含一种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就阿来反思小说的历史反思维度而言,其描绘的历史曲折处于表层,造成历史曲折的原因处在深层,重建历史理性以避免历史曲折重演属于进一步挺进,三者之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总体上构成了一种递进式逻辑关系,亦可称为纵向关系①吴道毅:《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反思与现代性追问——论阿来反思小说的独特反思维度》,《江汉论坛》2018年第1期。。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研究对象所属问题之间的递进关系必须环环相扣或层层相因,即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三是综合式展开思路,即把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与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具体说来,在总体上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时,在论文的具体部分可以采取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沈从文小说的结尾艺术》一文中具体分析沈从文小说的开放式结尾艺术等时,就使用了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的方式,层层深入地分析了这几种结尾艺术的表征、动因与效果。同样,在总体上递进或纵向展开思路时,在论文的具体部分可以采取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的方式。笔者在《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反思与现代性追问——论阿来反思小说的独特反思维度》一文中具体论析阿来描绘的藏族乡村历史曲折等时,就使用了平行或横向展开思路的方式。由此可见,在搭建论文写作思路时,单一的技巧往往不大顶用,而综合式技巧的使用才能够获取圆满收效。
“搭架子”同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实际出发。一是从写作者的“前理解”或已有知识结构实际出发,开掘写作者自身知识储备的最有效资源;二是从研究对象的实际出发,寻找研究对象的特点、属性及其所对应的相关理论原理。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写作者“前理解”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或联接点。
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的标题拟定是与其思路搭建关联较为紧密的一个问题。其标题一般包括论文标题及副标题、论文各部分的标题与各部分中的小标题。论文标题涉及论文的研究对象、重心或主要问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说明与补充。论文各部分的标题涉及论文各部分的研究对象、重心或主要问题,各部分的小标题涉及各部分中具体层次的研究对象、重心或主要问题。标题有助于使论文的内容、观点更加醒目、层次更加明晰,其拟定效果或准确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论文写作的方向与路径,也影响到论文的阅读效果。各级标题在内容上要求与研究对象准确对位与吻合,在形式上要求凝练、生动与传神,同一层次标题还要求字数大致匀称,表达方式相近。笔者在《论阿来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与转化》②吴道毅:《论阿来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与转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一文中,设置了三个一级标题:阿来学习外国文学的侧重点、阿来对外国文学经验的借鉴与阿来对外国文学经验的转化。根据需要,在“阿来对外国文学经验的借鉴”中,设置了五个小标题:世界文学观念的树立、“行走”大地创作方式的接受、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新奇文学技巧的师承与新型文学体裁的借鉴。这些不同层次标题的拟定应该说是较为恰如其分的,也较好地服务了论文的写作。为了把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标题的拟定技巧,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参阅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类相关报刊,广泛吸取相关论文在标题拟定方面的经验,或与论文指导老师讨论如何拟定各级标题。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接下来需要掌握的便是理论运用与背景关联方面的技巧。从很大程度上说,大学生的所有论文写作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当中,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包括理论思辩能力、理论表述能力或文字概括能力。反过来说,当涉及到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理论原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理论运用的技巧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或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或现象的具体方法。韦勒克指出:“没有一套问题、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①[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32页。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展开研究或评论,不仅需要运用文学理论或借助于批评原理,而且需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或原理。固然,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够运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作为道具,来证明一些理论原理的正确性。但是,如果不借助于相关理论原理,他们本科学位论文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会沦为浅层次的文本解读,缺乏较高层次的学理性。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原理而言,内容十分丰富,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阐释学、存在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方面的原理,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精神分析学批评、原型批评、新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生态文学批评等文学批评原理。鉴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特殊性,民族志、地方性知识、东方学或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故事形态学等方面的理论原理,对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会更加凸显。虽然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只是接触到这些理论原理的教科书知识,但在具体分析某一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学对象时,需要通过阅读理论原著或临时补课的形式对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了解与重点把握,从而做到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原理。这同时说明,文学研究也好,其他研究也好,其研究水平的高低,恰恰取决于平时或此前的理论修养或理论书籍阅读。如果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以后多注意阅读一些理论原著,那他们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则可能运用到相关理论知识而表现出较高水平。
背景关联的技巧主要是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史背景或历史语境下进行分析。韦勒克指出:“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单凭个人好恶的最主观的判断。一个批评家倘若满足于无视所有文学史上的关系,便会常常发生判断的错误。他将会搞不清楚哪些作品是创新的,哪些是师承前人的;而且,由于不了解历史上的情况,他将常常误解许多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②[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32页。根据韦勒克的阐述,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环节,与它前后的文学作品都有着继承与影响关系。因此文学研究或批评必须立足于从文学史线条上来把握某一具体的文学作品,不能见树不见林,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或评论也一样。比如,在分析阿来《尘埃落定》等作品时,不但有必要将其放在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中考察,还有必要以“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的写作模式为参照系(以鉴别《尘埃落定》对“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写作模式的超越),更有必要将其放在藏族文学史中,把藏族古代流传的机智人物阿古顿巴的传说、新时期初期出版的两部长篇《幸存的人》《格桑梅朵》等作为参照系,以审视《尘埃落定》对这些作品的传承或超越。另外,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还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存在因果关联,在研究中也不能忽略。
观点提出与材料论证是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的两个具体环节,也有一些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
一是要注意并学会提出论点。所谓论文,就是要提出论点。没有论点就不能称为论文。可以说,论点是论文的核心或灵魂,是论文材料的统帅。历史上,桐城派提出做学问、著书立说要注重“义理、考据、辞章”。所谓“义理”,指的就是论点或观点,或者说渗透着论点或观点中的道理。在一篇论文中,论点有总的论点,也有隶属与服从总论点的不同层次的分论点及层次以下的小论点。但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具体层次上,写作者都需要提出或亮出自己的论点,而不能述而不论。这些论点往往需要运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还需要放在论文开头或段落的起首位置。论点的提出一方面显示着论文作者的见识,体现着论文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作者对材料的消化、鉴别与判断基础之上。如果说,材料是实体的东西,那么,论点就是“虚化”的东西。材料中本没有论点或观点,需要作者从材料中得出论点或观点,这可谓“无”中生“有”,化“实”为“虚”。由于写作经验的欠缺,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往往不懂得在论文中提出论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不知如何提出观点。因此,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来说,论文中的论点就是关于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观点。笔者与马烈的《阿来文学创作与藏族口传文化》一文是这样提出观点的:开篇提出全文总观点——“阿来文学创作的一个成功经验和一大重要特点,是高度自觉地与藏族口传文化或民间文学保持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阿来的写作不仅从藏族口传文化中吸取了写作素材、人物塑造、文化立场、表述方式与审美风习方面的多重宝贵资源,追溯了藏族历史、文化的源流,凸显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而且还展开了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展示了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在现代文明背景下所保持的强大活力与现代意义。”这一总观点,直接对应于论文标题。第一部分起首提出本部分的总论点——“阿来文学创作联结藏族口传文化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藏族口传文化中吸取宝贵的写作素材,以此追踪藏族历史、文化的源头,并积极开掘藏族文化的传统资源,让藏族古老的文化精神在现代文明背景下重新焕发活力。”在第一部分第一个层次起首,提出本层次的小论点——“阿来自觉地从藏族口传文化中吸取写作素材,把文学创作植根于藏族民间文学的丰厚土壤之中。”在第一部分的第二、三层次,也相应提出二、三层次的小观点。第二、三部分的观点提出,基本上类似于第一部分。论文中的所有论点或观点,都是材料中没有的,都是通过消化、总结后从各种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这篇论文恰恰是由这些论点支撑起来的,如果没有这些论点,它将失去论文的价值①吴道毅、马烈:《阿来文学创作与藏族口传文化》,《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二是学会运用材料论证观点。对提出的观点要进行扎实、充分的论证,获取材料的支撑,从而使观点具有可信性与说服力。所谓论证即在于提供可靠与充足的证据。桐城派提出的“考据”的含义,很大程度上也在这里。就少数民族文学本科学位论文来讲,其证据包括少数民族作品文本分析、少数民族作家相关创作谈等直接材料,也包括一般性理论判断、其他学者的相关言论等间接材料。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区分主次,均衡运用,取舍或详略得当,并注意扎实、充分,避免使用孤证。就对作品文本分析而言,它必须是对作品的重新归结或转述,是消化、总结后的结果,原则上必须杜绝照搬作品中的原始段落,照搬作品中的原始段落意味着写作者没有进行本文分析或没有消化、理解作品——初学者往往容易出现这方面错误。拿分析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中的人性美来说,可以用来论证的材料就有:作品中对翠翠、老船夫、顺顺、大老、二老等人性美的描绘,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等文章中关于运用文学建造“希腊小庙”(人性美)的创作谈,老子、庄子及法国卢梭关于自然人性的论述,凌宇、夏志清、金介甫等国内外沈从文研究专家对沈从文作品的相关论述等。分析的焦点是《边城》中的人性美,但涉及的材料却是多维度、多角度与多学科的,它们构成了证据的“链条”或观照沈从文的多重视角。
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写作少数民族文学学位论文还需要学会理论思辨并遵守学术规则。
一是要学会理论思辨。论文不同于记叙文或说明文,不能满足于过程的叙述或事项的说明,更不能天马行空胡编瞎说,而需要对事物进行理论上的辨析、追问与审视,需要弄清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需要借助于分析、归纳、推论、演绎等方法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等对事物进行属性、特征的认知或结论的判断。一般情况下,运用辩证逻辑是为了把握事物的两面性、矛盾性、联系、区别、内外因、发展过程等。运用形式逻辑(如三段论、排中律、矛盾律)是为了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与事物的属种关系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英语表达方式中包含着许多思维方式的使用,值得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写作少数民族文学学位论文时加以模仿与借鉴。在英语表达方式尤其是英语从句及相关关联词中,往往包含着西方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包含着西方人对于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也体现着西方人对于事物的准确认知与表述。英语中表达的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关联词为一方面……另一方面)、排列关系(关联词为第一、第二、第三……最后或首先、其次、再次等)、选择关系(关联词为或者……或者……等)、主从关系、递进关系(关联词为不但……而且,或不仅……还等)、转折关系(关联词为虽然……但是等)、条件关系(关联词为只要……就或只有……才等)、因果关系(关联词为因为……所以等)、伴随关系(关联词为随着……等)、假设关系(关联词为假如……就会等)、虚拟关系(关联词为如果……那么等)、强调关系(关联词为正是……或与其……不如……等)、排除关系(关联词为无论……也或不管……都、即使……也等)、程度关系(关联词为总体上看、一般来看、很大程度上、某种程度上等)等,这些关系中渗透着西方人对于事物的复杂多重关系的仔细分辨与准确把握。
二是遵守学术规范。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少数民族学生写作少数民族文学学位论文必须坚守学术伦理规范,即坚持独创,严禁抄袭,为此必须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除了引用之外,要求每一句话都要从自己的大脑中“流出”,绝不能东拼西凑他人的观点。如果借鉴或运用他人成果,则必须按照引用规则,通过做注释的方式明确标明出处或来源,而不能改头换面,据为己有。在论文表述方面,要求语言、文字既明白晓畅,又准确、凝练,同时具有学术的含金量,要体现对相关人文、社会科学或文学理论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避免一般化语言特别是日常生活语言的过度使用。桐城派讲的“辞章”,在这里既有着借鉴意义,又具有新的内涵——即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术语与范式的倚重或运用。此外,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撰写内容摘要、关键词、资助项目信息与作者简介等。就内容摘要而言,不能不着边际或简单了事,而要对全文观点高度浓缩,因此需要高度提炼并准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