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征
(广东省珠海市梅华中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在初中语文这个阶段,是学生衔接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在经过小学阶段铺垫后学生更应该明白学习之于自己的意义什么如何去更好的学习,教师再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学习,写作是一项综合性能力,更需要学生对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观察力,积累身边的素材,再将所看到的经过文字的整合表达出来。
教师的命题首先应该贴近生活,不能过空过大,过空导致学生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过大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教师应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所写的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的,都是平时可以看到、听到、见到的,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景,组织学生设计专题活动,使学生参与到生活化情景当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第一手的写作素材,在生活化情景中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际,使学生在情景中找到自己想要去表达的一部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口语表达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清晰、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让学生先说出来才能进一步让学生写出来,如果连基本的表达都不完整那么想让学生有话可写更是天方夜谭。
屠格涅夫曾说:“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不仅要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中抓住生活,而且要努力去了解它,不管怎样,要完全忠实于真实性,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研究,避免一切印象与虚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的生活化,不可离实际生活太远,如果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无法产生连接,这样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无法串连起来,写作也更加难上加难,因此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生活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观察,观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景象、观察一草一木,使学生在这种观察中贴近大自然体会生活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外活动,比如你画我猜、竞技类游戏等,让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友情、师生情,体会在这些情感中自己的情感变化,还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感受,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在经历中成长。写作写的是生活的小事,那么学生应该对这些事情存在一定的敏感度,在发现时去观察、积累,而不是视而不见,由于学生的亲身经历过因此可以使学生更有话说,有话可写。
很多时候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去想学生的想法、做法,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始终将学生围困在大人的思维当中,在作文教学中也是这样的,尽管教师引导学生写作生活化,但往往学生看到的、想到的是和教师不同的,此时教师不应盲目的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甚至粗暴的判断其为错误的,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文,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每天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人,更贴近学生个体本身,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思考方式是相似的,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相似的,使作文的批改也可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生的思考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生活化,更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写作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不仅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更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我们自身的一大助力,而写作生活化就犹如文章的灵魂一般,只有充实内容,将其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使读者产生共鸣,使文章充实起来才是一篇好的文章,在初中这个阶段更是为学生未来的高中生活打基础,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在学业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那么,教师应尽可能的将写作教学生活化,不仅是生活素材的“生活化”更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还是作文批改的“生活化”使学生更易理解、更好的去做,用“生活化”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