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婷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李家崖小学 陕西 宝鸡 7210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工具。”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课外活动、课外学习、课外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课外生活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怎样利用好课外生活,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呢?
1.1 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六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量的最低要求。只有扩大阅读面,学生才会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增强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丰富学生知识,扩展视野。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城南旧事》《昆虫记》《草房子》等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通过大量而又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智力基础甚至情感和审美基础。好的课外阅读可以带给学生无限的可能和力量,启蒙孩子的智力发展,逐步完善智力发展水平。
1.2 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提高语言积累量。学生阅读量增加后,怎样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巩固阅读成果呢?撰写读书笔记是巩固阅读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学生阅读时,提出读书笔记的要求,既可以是好词佳句的积累,也可以是读后自己的感想,还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梗概,字数、形式不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记录读书笔记。这样,学生记录的读书笔记是没有任务驱动的,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需求记录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1.3 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比较差,为了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读书热情,这就需要老师想办法、出策略,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读书之中。小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因而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图书推介会”“我喜欢的一本书”“我的阅读收获”“我与书的故事”等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对学生的交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树立班级读书标兵、读书达人等。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
2.1 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学生的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家长参与的课外生活、又有小伙伴们自发组织的课外生活,也有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外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记录课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2.2 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应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生活,又可以为学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春暖花开的季节组织学生春游、放风筝;秋高气爽的季节组织学生秋游、采摘果子;雪花纷飞的季节组织学生扫雪、打雪仗;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三跳运动会、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用文笔记录美好瞬间,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定会才思泉涌,写出内容丰富、情真意切的习作来。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教师只有抓好课内、抓实课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