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9-11-26 14:0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芶江小学杨占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5期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课外阅读作文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芶江小学 杨占萍

“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深化下提出来的,将学生生活与学习连接起来,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写作的时候更好地表达情感,保证写作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但是还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教研,有效运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作文先导式”理论研究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当前作文教学还以教师全程指导与教授为主,教学方式固定、老旧,虽然此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但是此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缺失自己的写作思维,创造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写作能力不能提升。“作文先导式”就是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方法,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创作结合,将生活中作为学习资源,以此增强学生表达能力,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有效策略,对学生开展信息的想象、观察创造与延伸等训练,以此提升其思维。此方法是传统教学的颠覆,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重新的编排,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1.利用课外阅读锻炼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无论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写作奠定基础。但是基于教师教学强迫性大的特点,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其自主学习教材知识,然后进行知识点的延伸。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在认知世界的时候,丰富自己语言内涵,做好积累,进而提升作文素养。教师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并在多种文章体裁中感受阅读兴趣,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船长》文章时,其中详细描写哈尔威船长在两艘轮船相撞时候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遇到危急事件时人们应该如何做,进而进行美好品质的熏陶。在此学生深刻感悟到人物应该有的品质,并能通过细节观察,进一步认同船长的行为,将其思想内化,让自己遇到危急事件的时候,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断。课外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帮助其在写作中有内容可写。

2.利用活动积极引导学生

作文先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就相当于对学生的引导,此过程可以通过开放式教学活动进行,与传统教学不同,需要教师引入有意义且丰富的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借助科学技术,如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像,将生活中有趣的资源展示给学生,此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却有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思考,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的作文写作也更加开放。又或者教师带领学生体验超市购物,先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播放超市情景,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其兴趣,然后布置任务《超市购物》作文书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超市购物,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并到课堂中通过说的训练,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其口述要精细,如介绍物品的形状、大小与价格,再加上超市环境、位置的介绍与学生购买商品时的心理变化。将此过程落实到纸上就是整个写作过程,进一步完成作文教学。

3.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解决学生困惑

“作文先导式”教学形式的运用,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完善的感受与体验,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还不完全,对于问题的思考还需要借助外力。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互帮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互动,不但以学生为主体,还能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时机,令其在相对轻松、开放的环境中学习,令其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部编版《海上日出》的教学,教师先带领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并在合理、科学的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欣赏日出和日落,进一步体会不同时间段太阳的景象,并在此过程中不再约束学生,令其自由交流,掌握以时间为顺序进行事物的描述,并根据《海上日出》文章阅读中感受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异同,并与实际情况做比较,发现异同,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获取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文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使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法,扩展学生眼界,促进思维锻炼,并通过课外阅读、小组合作与活动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优势,并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利用合作和自主探究方法锻炼学生合作与语言能力,并进一步热爱语文,喜欢生活。

猜你喜欢
作文先导式课外阅读作文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