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在慢慢发生转变,知识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有的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微演讲。在明确了课堂学习主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在课下围绕主题搜寻资料,自行研究分析这部分学习内容,并且找到与其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这样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方法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更多趣味性,也注入了活力,这会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知识的获取也更加丰富。在将微演讲内容引入数学课堂时,教师要合理展开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透过各种有效的资源和背景知识的引入,让数学课堂上的微演讲有更多素材与参照依据。这会让学生在听演讲时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也会给数学课程教学的展开与实施带来明显的辅助效果。
基于微演讲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有多样化的展开途径。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做相应的学习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应知识的搜集整理,为微演讲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实施基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结合教学主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背景资料的搜集,然后将自己查找到的内容准备成微演讲的形式。课堂上,可以让准备好的学生进行分享,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导入环节,同时,也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能力。微演讲的主体可以灵活选择,对于那些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且学生普遍有学习兴趣的内容题材,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多展开自主探究,并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这会锻炼学生的多方面学科能力素养,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也会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带来明显的推动效果。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预习,并且在网上查找与此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将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整理成演讲题材。课堂上一位学生的演讲让大家都很感兴趣,其演讲的题目为《神奇的蜂巢》。演讲内容概括如下:蜂巢,顾名思义,是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它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蜂巢的房孔都是正六边形的,非常漂亮!科学家一开始都不太明白为何蜂巢中的房孔普遍为六边形,经过对蜂房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相邻的房孔共用一堵墙和一个孔底,非常节省建筑材料;房孔是正六边形,蜜蜂的身体基本上是圆柱形,蜜蜂在房孔内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又不感到拥挤。当学生在介绍他了解到的情况时,台下的同学普遍听的非常认真,并且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好奇。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整体教学开端,不仅引出了教学主题,也为学生理解即将学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合理的将微演讲引入数学课堂所能够收获的效果。
微演讲的素材和内容还可以来源于生活,这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路径。小学数学课本中涉及的知识普遍有很强的实用性,学到的内容都能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这可以成为微演讲素材开发的一个很好的出口。教师可以在讲到一些和生活有紧密关联的教学内容时,有意识的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以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背景知识来组织演讲内容。课堂上留出相应的时间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让微演讲和知识教学进行灵活结合。
比如,在学到《平年和闰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灵活的将微演讲和知识教学进行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在大致给学生介绍了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式后,可以插入一段简单的演讲,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你掌握了吗?没错,一般以年份除以4来判断,整百年份除以400来判断。但是这样的判断方法还是比较麻烦的,下面我来介绍一种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秘诀,你们想知道吗?”这个微演讲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效果。既回顾了上面学到的知识,又能够为新的知识的讲解带来铺垫,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构建方式。
对于有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在展开与融入微演讲时,在演讲内容和题材的开发利用上,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不少数学知识的发展经历了前人漫长的研究过程,学生现在学到的很多内容都是前人潜心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教师可以在给学生介绍这些知识点时将历史知识融入其中,并且在微演讲的组织设计上引入这些题材,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也激发学生就数学知识的学习喜爱程度。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灵活的进行微演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可以给学生以“我国古代的分数乘法”为主题进行微演讲。教师可以这样介绍:同学们,在《九章算术》的第一卷“方田章”中,有关于约分、通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的大小比较、求分数的平均数等分数运算法则的记载。“方田”是讲求田亩面积的计算方法,其中关于分数的乘法法则称为“乘分术”,它是这样描述的,“乘分术曰:母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有了这个基本的铺垫后,学生不仅会就看上去简单的分数有更深入的理解认知,大家也会就这部分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微演讲引入课堂要起到的教学实施效果,这也是在课堂上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