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春华
“追问”就是刨根究底地问,是教师首次提问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二次提问”,旨在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实现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走向精彩。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漠视追问环节,对学生的提问,满足于简单的“对”“错”的回答,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为学生的学习一直浮于表面。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计优质、高效的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有效的追问,直到学生直接解答为止,构建富有深度的数学课堂。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满足于知识的表面,致使学生的学习满足于浅层次的水平。当后续面对变式性的训练时,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进行追问,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引导,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教师通过情境引出算式:9.72÷4,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出它的结果。短暂的沉默后,有学生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把9.72扩大100倍,变成972÷4,然后用所得到的商除以100,就可以得出9.72÷4的商。”教师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学生接着说:“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进行计算的。”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规律进行计算呢?”这时学生回答:“因为9.72÷4还没有学过,整数除法已经学过了,在算出972÷4结果后,再除以100,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教师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原来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巧妙地计算出了结果。”在教师的步步追问下,加深了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主动探寻计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的缺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在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是急于否定学生、批评学生、指责学生,而应该在学生回答的错误处进行追问,让学生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触及知识的本质,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题目:“一个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题目出示后,很多学生都不假思索地说:“9×4÷9=4(厘米)。”显然,学生们并没有能够把握题目的要领,形成了错误的解题方法。此时,教师没有将正确的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学生们问道:“能不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们回答:“先算出整个正方形的周长,然后除以9,就可以算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教师没有立即进行评价,而是向学生追问说:“那分成后的小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学生们陷入了沉默,进入了深思中,有的学生画图辅助思考,发现分成分成后的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教师接着追问:“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12厘米。”学生们脱口而出,也很快意识到原先的算法是错误的,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上述案例,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急于纠正,而是逐步追问,让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出来,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掌握了知识的本质,使课堂绽放出无限精彩。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小学数学课堂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学生们面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想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教师应注重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更广的境界。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水果店原来有苹果27.65千克,卖出9.7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题目很简单,学生们很快列出了算式:27.65-9.7,然后进入了竖式计算过程。不一会儿,学生们便算出了结果17.95,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了竖式计算的过程,正当准备进入下一题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更简便的算法。”教师听了这个学生的回答,放慢了授课的脚步,向学生们问道:“能不能说说你具体的想法?”那个学生接着说:“我是这样算的,先用27.65-10,得到17.65,然后再加0.3,得到的结果是17.95。”教师追问说:“为什么要用27.65减10?”那个学生接着说:“27.65-10,可以口算出结果,无需进行竖式计算,然后把多减的0.3加上便可。”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这样算,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节省时间”、“进行了简算”、“不容易出错”学生们答道。
上述案例,在课堂中出现意外的生成时,教师没有不问不顾,而是调整了教学步骤,进行追问,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后续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追问是师生对话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构建魅力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关键点、疑惑点上追问,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建立清晰的认知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