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运动解剖学》中的应用

2019-11-25 15:59张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16期
关键词:解剖学讲授运动

张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运动解剖学》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以及运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形态结构知识特点得以全面、系统的掌握。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功能和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重点研究运动技术的动作分析法,以解剖学的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研究,为分析人体动作的结构特点、发展人体肌肉力量和各关节柔韧素质等制订可行性的方案,为诊断技术动作的正确与否、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和运动员的选材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学习其他的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相关课程与各项术科的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并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当的医学常识,丰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可能从事的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以及体育科研工作等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运动解剖学的教授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动解剖学》学科特点

《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因医学性较强、内容体系庞大、知识点多而散、名词晦涩难懂、理解和记忆困难、运用复杂、上课形式单一且较枯燥乏味等特点。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前提。如果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则会无法投入到深入的学习中去,从而对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负面影响。大学生在入校前对所学专业及本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及时确定目标,并且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环境和模式均存在差异(高中为教师强迫并管理学生学习,大学为学生自我管理),高考前后压力骤变,以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怀疑,就业的困扰等原因,使得诸多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有所下降。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息规律,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已屡见不鲜。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通病,学生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个巩固,而对理论课的学习往往不够重视。

(三)教师教的辛苦

课堂本身教、学相辅相成的过程,但在目前状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不能及时的作出回应,过于安静沉默的课堂让教学变成了只教不学,不但不利于教师对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还会严重的打击教师的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差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不能与教师及时互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满堂灌的模式。从而使老师不愿讲授、学生不愿听的现状,极其严重的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牢固的掌握学科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等,教学效果较差。

二、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

(一)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复习是传统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个过程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形式为主,学生的学习缺乏独立的思维过程,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认知活动也有所受限,难以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传统教学模式目标单一,对不同的学生难以形成针对行的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因材施教的过程,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控,使得学生的创造力有所缺失,主要以被动模仿为主,教学成为教师自我展示的过程,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的情况只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非运用者,也导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针对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的主要理念是将学生与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时间平均分配,教师的时间为讲授新的知识框架,而讨论、细化以及解惑知识则是学生的时间。这样一来能够错开同部分知识内容的讲授和讨论、细化以及解惑环节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能有更好的安排,进而强化吸收知识点。

教师讲授、学生自行内化吸收以及讨论是“对分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章节框架结构、重难点,主要作用则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学生自行内化吸收主要是在两次课之间的课外时间,是让学生通过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过程来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点;讨论环节是在下次课的第一节进行,讨论的流程为组内讨论(四人一组)-组间讨论-学生发问-教师提问等步骤,问题在学生间逐级得到解决,最终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负责解答,采取这种方式使学生都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主动解决问题。

三、对分课堂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理论教学与学生技术训练相结合

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术科训练甚于理论知识学习。多数学生对理论知识职称技术训练的认知不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术科学习训练结合起来,如《运动解剖学》中的“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部分应引导学生掌握任何运动都是有若干个不同的动作组成的。如体育中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动作,都是由机体中的运动系统来直接执行完成的。人体在运动时器官的活动特点及各器官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是本次课的重点。学生要对人体在运动时各个关节的运动方式、所有参差运动的肌肉、各肌肉的工作性质以及肌肉在不同阶段做工的变化规律有更加牢靠的掌握。在本部分内容的“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部分为: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和性质、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杠杆原理如何应用在运动实践中、动作解剖学分析的步骤等知识框架的讲解后,布置本次课的作业:每组安排一个常见的体育动作,该组成员独立完成该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通过内化吸收和作业总结出该次教学内容的亮、考、帮。通过隔堂对分在下次课通过小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师生提问、老师答疑解惑等步骤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让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也能有所提高。其中的内化吸收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自发的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被强迫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提问环节包括组间学生之间的提问以及老师的提问(向同学发问、向老师发问)均能促进学生的正向的竞争及挑战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三)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教育观念的更新

“对分课堂”中的教师解惑环节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宽度和深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能够更好底应对学生的提问。此外,“对分课堂”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个性与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对分课堂”使教师尝试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

(四)教学评价更加合理

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30%的形式。而“对分课堂”的考核则更加细化,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对平时的表现更加看重,课堂表现、作业、考勤分别占比20%、20%、10%。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产生更多的激励效果,使其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也使得教师能够更加合理、公平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

四、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在《运动解剖学》课程中尝试“对分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会有所增加,课堂气氛也随之更加活跃,学生也会主动解决在自学过程中对发现问题,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加深,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动起来,初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解剖学讲授运动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