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兰 蚌埠市高新区团结小学
简单来说,动作示范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或者运动训练中,教师将学生需要掌握动作的标准模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了解动作的特点与结构,并形成形象、直观动作印象的教学模式。不难理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法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一些体育动作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动作示范法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教师应该明白,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再加上有一些运动项目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之前,首先应该通过耐心的指导以及不断的鼓励使学生克服心理的恐惧或者抵触心理,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掌握标准动作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为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支撑跳跃”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时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而为了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参与这项运动的意愿;第二,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保持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第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消除心理负担。最终,通过多种方式,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并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动作示范应该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流程,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应该发挥出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动作示范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动作示范的流程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教学乒乓球中“正手高抛发球”的相关动作时,我遵循“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动作示范。首先,我通过几次发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这套动作的基本流程,然后,我给学生讲解了这套动作当中的几个要点:(1)抛出的球不能离球台和身体太远;(2)要在球下落至与网同高或者比网稍低时进行击球;(3)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要加大;(4)触球之后,要附加一个向右前方回收的动作,以此来增加对方判断来球方向的难度。最终,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这套动作的要领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并形成鲜明的特点。而学生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运动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身体素质之上的,而身体素质是一种比较外显的差异。因此,在动作示范法的开展当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实际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
如:在低年级学生的短跑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短跑技巧的示范,我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了50米跑体能测试,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身体差异。首先,我将男女生分为两个基本单位,然后,我根据《标准》中的评分表将学生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几个层次。接着,在动作示范教学中,对于成绩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体能较好,所以我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动作,对于成绩为及格的学生,我提出的是常规的教学要求,而对于成绩为不及格的学生,我并没有急于向其传授动作要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基础的体能训练的方法。最终,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引导,逐渐使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而使整体的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
毋庸置疑,要想真正将体育动作内化为学生的运动素养,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运动训练。而为了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布置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当中,从而强化运动训练的效果。
以“小足球”的教学为例,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给学生示范讲解了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完成动作示范之后,我马上组织学生通过一个游戏进行了训练,游戏规则是:学生在场地中围成一圈,然后在圈内放置一些障碍物,学生在圈外用脚内侧踢球的方式进行相互之间的传球练习,在传球过程中不能碰到障碍物。最终,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方式,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传球的准确率。
总结来说,动作示范法是一种十分符合体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其更加合理地应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