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冰壶被称为冰上溜石[1],上世纪 90 年代传入我国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冰壶运动是技巧与智慧的结合,战术是灵魂,技术是基础[3],良好的技战术能力是赢得胜利的关键[4];在比赛中,由于队员间没有直接身体接触,所以我们大多认为该项目不会引发损伤[5]。恰恰相反,由于冰壶项目的特殊技术动作与身体姿态均易引起相关部位的损伤。
冰壶运动也是一项耐力性项目[6],因为比赛时间长,会使队员中枢神经疲劳[7]。冰壶运动损伤因素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技术不规范、运动疲劳、局部负荷过重[8],且冰壶运动员体能训练意识薄弱,所以队员会因为体能较差致使腰、肩、腕、膝等部位出现损伤,如果伤病一直得不到改善,就会影响其比赛成绩[9]。
如今的投壶技术是从美国引进,在推出壶体后,运动员会继续滑行,此时保持膝关节和髋关节过度屈曲,这对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荷极大。随着体能消耗,技术动作变形,最终导致伤病的发生[10]。
所谓擦冰是指对滑行中的冰壶前方的冰面进行扫擦。擦冰阶段,需要上下肢,躯干核心共同维持平衡,肩关节的屈伸及上肢快速的推拉。长时间的推拉会造成肩部肌肉的损伤;加之擦冰时腕部、指部反复屈伸与扭转,可引发指腱鞘炎[11]。
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投壶和陆地训练引起的,投壶过程中要求膝关节保持过度屈曲且外展的姿势,使股四头肌牵拉髌腱力量增加,膝关节的压力过大,易引发髌腱末端病[12]。
之前我国冰壶训练存在一个误区,重视技战术训练,轻视体能训练[13],从冰壶运动的表面看是一种休闲运动,但是从冰壶运动的能量消耗上看是一场高强度的比赛,冰壶选手也需要良好的体能。陆地体能训练,是提高冰壶选手体能及在比赛中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有效训练。例如,骑行、有氧慢跑、游泳等,是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和体能有效手段[14]。
在冰壶的投壶技术动作中,动作错误易引起损伤。平时训练的是为了形成适应冰壶要求的专门化知觉[15],这就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投壶技术动作来保障,如:在投壶技术动作中存在平衡性差的问题就采用无球空手练习方法来改善。
训练、比赛前如果准备活动不到位,未能唤醒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有关肌肉,运动损伤就会发生[16]。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进行冰上或非冰训练时,应充分的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且要多做脚踝、膝部、腰背部、肩部、肘部、腕部的激活练习,避免由于准备活动的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17]。
我们普遍认为,冰壶比赛中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就不存在运动损伤,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本文在参考大量专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冰壶运动项目由于投壶和擦冰专项动作技术、大强度的比赛与训练,多存在腕、肩、髋、膝、踝等部位的损伤;针对此问题提出:要加强非冰时期的身体素质训练、改善专项动作技术、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等措施;旨在为冰壶运动项目提供科学的预防伤病措施,为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