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11-25 08:01刘武军大连艺术学院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分学期

刘武军 大连艺术学院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必然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挥新时期体育教育的功能,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创建了多种教学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各高校也在不断的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模式。而艺术院校如何结合校内艺术资源、艺术学科教学内容和艺术专业学生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院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院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院的体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大部分兄弟院校相似,开设课程如下: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体能基础课,教学内容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跑、跳、耐力、柔韧、灵敏等活动能力为主;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开设选项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体育课;为二年级以上学生开设选修课;所有的在校生,按行政班每学年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一次(有重大疾病学生除外)。

(二)存在的问题

1.艺术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较多,如美术类外出写生、音乐类参加演出、影视类外出拍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遇到此类情况只能停课,学生体育课的正常学习时间大打折扣。

2.课内、外活动脱节。课外体育活动除了体育教研室每学期组织的以二级院为单位的各项比赛外,其他活动形式较少。

3.虽然是选课模式,但由于体育教学场所有限,每节课开设的项目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学生无法选择到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最终是不得已选择其他不喜欢的项目进行上课,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4.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一方面室内运动场所相对缺乏。加之学生基数大,教学场地利用率较高,导致学生课余运动难,严重影响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制约了体育教学及科研水平的发展,影响了运动项目的开展,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5.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理想。从体测数据可看出,大三大四学生及格率尤为偏低,原因是她们没有体育课,没有任何约束,部分学生思想不重视,导致测试态度不认真,感觉及格不及格无所谓,平时也没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还有部分学生以身体疾病为由,出具病历不测试,影响参测率。

二、艺术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设课程。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下学期,结合我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针对性尽可能多地开设项目俱乐部。教学内容应与所学艺术专业和课内外结合,让学生按喜好自愿选择,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是学,在课外活动中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在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和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全面了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2.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课程学分。由原来大一大二四个学期4个学分,调整为大一至大四8个学期4个学分(大一每学期1学分、大二每学期0.5学分、大三大四每学年0.5学分)。这样把大三大四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其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3.教务选课系统需完善,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网上进行三自主选课模式。上课时间段不受约束,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在自己所选择的教师课表的任一时间段均可上课。每学期只要达到要求的上课时数,就能正常参加考核评定成绩。这样有利于保证艺术类专业外出实践的学生体育课的学习时间。

4.严格执行俱乐部考核评定办法。各俱乐部每学期成绩考核评定100分=俱乐部课内教学50分+俱乐部课外活动20分+身体素质测试30分。课内考核由俱乐部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以及专项技术考核,平时成绩与专项技术考核各占50%给予评定。课外活动形式不限,各俱乐部自定,根据参与情况给予相应分数(如:俱乐部内部小型比赛或进行阳光长跑活动等)。身体素质考核为必测项目各俱乐部统一要求,这样即可以保证学生对专项课学习的兴趣,又能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杜绝了光顾着学习专项而忽视身体素质练习的情况。

5.严格执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规定。加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宣传力度,将《标准》实施情况与校内评比相挂钩,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校学生体测严格按照标准评定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学习,尤其是大三大四学生,直至拿到学分为止。

6.加大力度完善软、硬件设施。我院目前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室内场馆设施,学校还需加大力度不断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来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教师素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其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艺术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的培养、技术动作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有助于艺术院校体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学分学期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艺术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探析与思考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学分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