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残疾、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研究—以南昌市中、小学为例

2019-11-25 08:01曾建英柳星星南昌工学院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弱势残疾肢体

曾建英 柳星星 南昌工学院

为了解残疾、体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本研究设计“弱势学生体育教育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访谈了部分学校一线体育教师,了解到他们对该研究的一些想法,针对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提出了实现残疾、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利的可行路径。

一、不同残疾、体弱学生的运动分型研究

从生理学角度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为五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本研究对中、小学不同残疾、体弱学生进行分类如下:(1)视觉残障型(2)听觉残障型(3)肢体残障型(4)内脏器官功能性障碍型。

二、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由于那些特殊儿童的生理或心理不同于正常儿童,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平等对待,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他们无法得到与其他正常儿童同等的学习成功权与学习机会权,在体育教育中,弱势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群体中约65.85%的弱势学生均怀有强烈的体育意愿,中学群体中约81.07%的弱势学生非常渴望接受体育教育。事实证明,在完全忽略弱势学生主体思想的情况下,取消或放弃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做法,实质上是剥夺了弱势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机会。调查显示,有20.15%的小学弱势学生免修体育课程,有42%的中学弱势学生免修体育课程。

三、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利的实现

(一)因材施教,完善体育教学实施

第一,设计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弱势学生不同需求。体育新课程应从学生的视角选择和构建课程内容[1]。例如:将视觉、听觉残障型学生放在一起进行体育教学,两两配对组成一个体育运动小组,以便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运动初期,配对组一起慢走、小跳,进行一些运动负荷较小的运动让两人磨合并建立两者间的运动信任。运动中期,让配对者进行中负荷量的运动,增加运动强度和力度。运动后期,增加体育教学的娱乐性,组织体育教学比赛。肢体残障型,上肢肢体残障学生参加跑、跳类以及下肢锻炼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下肢肢体残障学生参加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下肢运动较少类以及上肢锻炼类体育项目的学习。内脏器官功能性障碍型参加内脏器官负荷量较小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比如太极拳、功夫扇、健美操、五禽戏。第二,采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弱势学生而言,教师指导方法在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乃至练习密度和强度上都要因人而异,进行调整或重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让弱势学生得到应有的身体练习。第三,实施体育学习差异评价,关注弱势学生前后变化。

(二)健全法律法规,给予平等学习机会

政府出台关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主要是为了发挥法的真正作用,保证社会的公平、公正,让每个人均能得到自由、平等的对待,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2]。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接受同等体育教育的法律,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校只是一味的强调如何保障学生的安全,根本未考虑到弱势学生的体育诉求,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得到平等的体育教育,更别提他们个体体育教育权的多元性。由此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处理好弱势学生、教师及院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对国内体育教育法律的优化,以保障他们能够得到同等的体育教育。

(三)推行融合课程,倡导全员体育参与

第一,融合课程面对所有学生,必须接纳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平等”。第二,融合体育课程接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体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必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第三,融合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要因人而异,采用多元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让每位学生体会到体育乐趣和成就感。

猜你喜欢
弱势残疾肢体
肢体语言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肢体写作漫谈
一个“弱势”教师说:孩子,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管你
强势妻子容易逼出“弱势”丈夫
多元智力理论下数学教学方式浅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