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

2019-11-25 02:54彭泽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日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彭泽平,李 礼,罗 珣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实施的核心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落实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不仅对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积累了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历程,可以总结如下重要的历史经验。

1 重视体育课程改革的育人价值,始终把体育课程改革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赖以实现的施工蓝图,对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所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始终把体育课程改革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早在建国前夕,《共同纲领》就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随后,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范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从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认识出发,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教学计划》、《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等教学计划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编写了中小学体育教材。改革开放以来,为贯彻、落实先后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的精神,党和国家基于对体育课程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教委(教育部)又颁发了多个中小学教学(课程)计划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中小学体育教材,深入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世纪之交以来,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之下,我国又启动了新一轮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新一轮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实验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展开,三年后,普通高中体育新课程实验开始启动。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3]的认识,2013年教育部又组织对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于2017年底颁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进行实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完善体育课程”,“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4]在2018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5],给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的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文件又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6]。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体育课程改革视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来加以统筹和推进,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力推动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

2 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宗旨,保障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2018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5]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始终强调紧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以立德树人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方向,保障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新中国初期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就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育人。改革开放以来,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如在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该课程计划强调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7]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体育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化体质,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8]强调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学生全面发展。21世纪以来,立德树人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宗旨得到更进一步强调。如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在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9]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则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有关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还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在大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10],充分凸显了育人为本的主旨。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标准”又强调贯彻和落实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发展,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强调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修订工作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作为指导思想。2017年底,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课程标准明确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11]作为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的首条理念。体育课程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宗旨,保障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3 体育课程改革坚持立足本国实际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相结合

课程改革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积极吸取他国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还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和传统,紧扣“本土化的实际”,将继承本国传统、结合自身实际与借鉴外国课程改革先进经验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就十分注重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学校体育经验,在当时“以俄为师”的指导方针之下,不仅输入了苏联的体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翻译、学习了苏联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体育教育著作,学习苏联学校的体育教学法,对于当时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在学习中没有将苏联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一味地生搬硬套,全盘照搬、移植,出现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加之,由于当时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中国成立前的学校体育经验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因而,整体来看,新中国初期仍然是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对国外体育经验的学习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开始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上大胆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同时强调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如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2]。在同一时期的讲话中,他再次提出:“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强调通用教材编写要注意引进国外教材作参考。在邓小平的指示下,1977年8月,教育部开始从美、德、法、英、日等国引进2200多册的中小学各科教材,其中就含有不少中小学体育教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学习外国教育经验不仅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教育面向世界”视作民族复兴与教育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和必然趋势,“三个面向”迅速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国外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学校体育思想及其体育课程理念纷纷被引介到国内,我国学校体育与世界体育潮流的碰撞与接触日趋频繁,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国际化的参照。在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中,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在体育课程上的先进和有益经验,既顺应了国际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又推动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改革的进程。尤其是21世纪以来启动的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最为典型。在200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体育课程标准和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都在立足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若干先进理念和做法。在2013年教育部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中,不仅系统梳理和总结了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而且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最终推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总体来看,两份纲领性课程文件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立足本国现实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相结合,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充分信任、依靠教师,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主力军,充分信任、依靠教师,重视发挥教师作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切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关键。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要保障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充分依靠、信任教师,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保障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就开展了争取、团结和改造教师队伍的工作。建国前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原国统区教师采取了生活上“包下来”“政治上信任”的政策,通过思想教育和改造,争取他们能够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服务,其中就含有不少体育教师。建国之初中小学体育课程启动后,各地又建立体育教师培训制度,通过组织多种类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习、训练班和建立经常性业务学习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1951—1953年教育部组织力量翻译苏联中小学体育大纲后,教育部又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下发各省市,要求各地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习。可以说在建国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挥广大体育教师的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左”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极“左”错误思想的影响,给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给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党中央积极为遭受林彪、“四人帮”打击、迫害的教师平反,恢复名誉,在社会上恢复并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如1978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明确提出: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要求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进一步提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紧紧地依靠教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13]从此,党和国家确立并大力倡导和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教师政策,在政治上给予教师以充分信任,在组织上大胆依靠,在工作上放手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确保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获得通过,《教师法》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教师的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社会地位。”[14]《教师法》的颁布和实施,提高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障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又明确指出:“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15]新课改不仅强调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改变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而且进一步提出教师要参与课程决策,成为课程开发、设计、决策、实施、评价的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培训,提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15],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保证同步进行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1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信任、重视和课程能力的支持,极大调动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便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注入自己创造性的智慧,使新课程的真谛和意义得以在实践层面实质性地体现和展开。2013年,教育部又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在2017年底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地应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其中首条便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培训与研修,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2]。诚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富兰所指出:“把教师看做变革的动力并非牵强附会……教师作为变革的动力是想做成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育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动力。”[16]对教师的充分信任、依靠以及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了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5 重视体育课程实验,力求中小学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课程改革无小事,它关乎中华民族后代身心健康发展,关乎每一个千家万户的利益,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在课程改革中要确保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就不能有急躁心理,必须杜绝“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要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应当分步、扎实、稳健地向前推进,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新中国7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中,我们曾经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出现过失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课程改革方式上一般采取思想发动,“大批判开路”“大鸣大放”“放手发动群众”等一套社会政治斗争的方法,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结果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非常重视课程实验,强调课程改革要“先实验后推广”,力求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如在规范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课程)计划方面,《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以广泛征求意见。1988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结果一段时间试行和修订后,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在次年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方面,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于1997年秋季开始在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开始试验,经过修订完善,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2000年秋季开始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继续进行试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方面,1987年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新修订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这套大纲系由1987年颁发的过渡性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由国家教委于1988年11月颁布,于1990年9月—1992年7月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市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后,1992年11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在普通高中教学大纲方面,1996年12月,国家教委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司颁发了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这个大纲从次年秋季起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开始试验。经过试验与修订,2000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于2001年9月起在全国正式实施。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以“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为指导方针,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都先从部分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实验,注意总结课程实验经验,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培训和指导作用,力争做到逐步推广、稳步推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运行新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经过十年的实验,针对体育课程实验中暴露出的不足与问题,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分别于2011年、2017年颁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于2013年开始修订2017年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发后于2018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开始实验。无论是教学(课程)计划(方案)还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均采取了试验先行、逐步铺开的方针,体现了谨慎、理性的态度与精神,保障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扎实、稳步推进。

6 重视体育课程研究,积极服务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个“严谨”“科学”的事业,课程改革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充分发挥课程研究的作用,保障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在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党和国家十分注重体育课程研究,在课程方案、课程文本、课程决策出台过程中大力提倡课程研究先行。如1954年11月,教育部成立了体育教材编辑组,编订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辑组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各地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收集了几十万个数据,为编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提供了科学依据。体育组在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了苏联的相关资料后,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了全国统一通用的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大纲[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研究、学生生长发育、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和课程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这些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体育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设立学校体育研究所,不断扩大学校体育的研究队伍,积极推动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1981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主办、北京体育学院承办的《学校体育》杂志(该刊1992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正式创刊发行,为我国学校体育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学生生长发育、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行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研究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又多次组织了关于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如1983—1986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由四部委共同组成课题领导小组,对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的28个民族中7~22岁共计902337名学生进行测试[17];1994—1996年又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1个民族、1800余所学校31万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17]。这些调查研究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案、体育教学大纲的研制、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课程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课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课程理论研究队伍,而且取得了一大批课程研究的成果,在课程决策方面起到了咨询服务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世纪之交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贯彻“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在改革具体策略上注意发挥广大课程专家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即从调查入手,做好理论准备,组织一大批专家进行大规模抽样调研和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教育部还组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负责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实验的指导,为国家课程改革决策提供相关研究咨询意见。此外,教育部为了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一些师范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承担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课程改革任务,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对课程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提供课程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013年教育部启动的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中,又加强了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在调查研究方面,为完成本次修订教育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研和国际比较研究,特别是委托有关高校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具体化、细化,为课程方案和课标修订提供必要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先后形成20余份专题报告,500余万字。在测试论证方面,则在全国选择了19个省(市)4万余名学生对课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测试。应该说这次修订工作广泛征求和听取相关领域人员的意见建议,重大问题向权威部门、专业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咨询,体现了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态度。总之,课程改革与课程研究相辅相成,“没有课程改革的课程研究是‘空’,没有课程研究的课程改革是‘盲’”[18]。体育课程研究的重视和开展为我国体育课程决策科学化提供了科学依据,降低了课程改革的失误风险,保证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7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体育课程改革上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兴党兴国的基石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中,党和国家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的实际,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在坚持全国有统一要求的同时,又给予地方和学校以一定的灵活性,保证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效。

在新中国初期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就注注重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改革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如1956年颁布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将中学体育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前者指的是全国中学必须贯彻执行的教材;后者是为适应不同地区、各地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或其他条件而编订的教材。基本教材包括3种:体操、田径和游戏。补充教材中的滑雪、滑冰、游泳的教材,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给予地方、学校一定的灵活性。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在教师教材使用方面指出:该教材力求做到可以供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体育教师参考使用,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同难以做到完全适用,各地区、学校在参考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民族地区和少数寒冷或炎热地区,在参考使用时,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很好地加以调整、删除或补充。”[19]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下达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与《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各省、市、自治区除采用全国通用的教科书外,可以自编作为补充的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的乡土教材。在1978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将中小学体育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两部分。基础教材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材;选用教材供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在“体育教材编写的原则”中“大纲”强调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体现民族的特点”,指出基本教材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各地应积极努力地创造条件完成;大纲中的选用教材,各地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强调民族地区的学校可结合本民族的体育传统和风俗习惯,调整补充教材内容[20]。在1987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在选编体育教材(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方面,“大纲”强调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并将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是基本、统一的要求,选用教材各地区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选择使用。少数民族地区可利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教授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体育教材内容[21]。1992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同样要求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作为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则。“大纲”规定: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基本部分和选用部分分别占整个教学内容的70%和30%;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基本部分和选用部分分别占全部教学内容的70%~80%和20%~30%[22];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再次强调确定教学内容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该大纲将学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必选内容、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三部分,提出在保证学生达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需求,可以适当增加限选、任选的内容和时间。“大纲”还调整了变更考核项目和标准的权限,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大纲规定的个别项目和标准作适当调整,给予地方以一定的灵活性[23]。在2000年颁发的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再次明确将统一性和选择性作为选编和建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一条原则。在课程结构方面,2000年三个大纲吸收了1996年全日制高中体育大纲的优点,在小学到高中均建立了必修与选修(含限选和任选)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规定小学必修内容1~2年级占70%,3~6年级占60%;选修内容1~2年级占30%,3~6年级占40%;初中必修和选修内容各占50%;高中必修内容占40%,选修内容占60%[24],选修内容的比重扩大,体育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得到增加。

在制定教学(课程)计划、颁发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同时,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上海、浙江两地可以自行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方案,赋予其课程改革的自主权。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课程教材全面改革试验后,1991年全国教材审查委员会又审查通过了上海市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教学指导纲要》,供实验使用。这无疑也是谋求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高度统一状况、实现课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努力。在1996、2000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两个课程计划又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给地方和学校灵活掌握留有余地,有助于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统一性与灵活性(选择性)相结合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在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小学、初中九年体育课时总数占全部课程课时数的比例为10%~11%,给地方和学校以一定伸缩余地;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学分分为必修学分、选修学分Ⅰ、选修学分Ⅱ三部分,体育与健康必修学分为11学分,体现统一性要求;选修学分Ⅰ、选修学分Ⅱ体现体育课程的选择性。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增强了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标准方面,同样强调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作为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要求“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和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25]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该课程标准又提出将“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作为课程设计思路之一,要求“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25]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该“课程标准”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个部分。必修必学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共同要求的内容,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必修选学是满足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的内容。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不仅给予地方和学校以一定的伸缩余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8 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工作,为教育改革提供强大的组织领导保障是确保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中,党和国家十分注重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和保障,保证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混乱,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处于放羊状态。为规范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秩序,党和国家委托教育部全权负责具体组织和领导包括体育课程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工作。自1950年以来,教育部组织研制、颁布了一系列全国性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小学暂行规程、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标准),并专门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写、出版全国统编教材的工作;在地方则由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落实和实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提高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极“左”错误思想的影响,教育部一度被撤销,为编写、出版全国统编教材而成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一度被撤销,全国教育管理一片混乱。各地在所谓敢闯、敢干、反潮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主旋律之下,对建国17年来建立起来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盘否定,各地中小学体育课程“五花八门”,学校体育事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和破坏。

“文革”结束后,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教育部的具体组织、统筹、部署下,教育领域开展了“拨乱反正”的工作,教育部开始着手组织起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制订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编写全国通用体育教材的工作。1977年9月,教育部成立了“教材编审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教材,教育部组织制定、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等重要课程教学文件,恢复了中小学体育正常的课程秩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国家教委)又先后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党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与教育部(国家教委)的具体组织、统筹、部署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经过多次调整,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由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体育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党中央和政府对课程改革的坚强领导为新一轮包括体育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2013年,教育部又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2017年底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该《方案》又明确要求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领导与管理。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依据本课程方案,结合本省实际制定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做好课程实施规划;学校的课程实施规划应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开展学校教育督导的重要依据。强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协调好师资培训、人事编制、经费投入、设施设备配置等,做好舆论宣传,为课程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方案》还要求要建立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课程建设和管理反馈改进机制。“国家制定监测方案,重点对本课程方案执行情况、课程标准落实情况及国家审查通过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各地监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测和反馈改进机制,并协助完成国级监测相关工作。”[2]由于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案》还进一步要求各地应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体育课程改革的组织和领导的加强,保障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9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体育课程的正确价值选择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依据。它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方向,也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特别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价值取向,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主要强调体育的“社会工具”属性,在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关怀上存在不足。在新中国初期,这一时期体育课程改革受苏联学校体育模式的影响,主要是从“阶级性”“工具性”的角度来审视学校体育的价值,强调学校体育课程的国家性、人民性和统一性,强调学校体育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课程实践中以推行和贯彻“劳卫制”为特色,体育课程主要以学生的体质发展作为目标,注重运动技术、技能传授,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养成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的关注较少,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上过于强调体育课程为社会发展服务,呈现单维化倾向。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由于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在“教育大跃进”、“教育革命”影响之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单维化价值取向并无改变,甚至出现极端化的趋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国家需要,学生的主体需要受到忽视,过分注重学校体育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不足。“文化大革命”时期间,在极“左”错误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更是被极端地扭曲,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文革”结束之后的历史转变时期,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推进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进行,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们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识突破了“文革”时期的狭隘认识,体育课程改革开始回归对学生体质的发展和技能掌握的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渐受到重视。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思潮的兴起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一步步回归“育人本位”的轨道,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越发强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开始积极追求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价值。如在1987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大纲”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强调体育课程目标在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992年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6年颁发的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中又明确提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要求,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育人为宗旨,不断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突破了过去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取向的二元分割的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学校体育价值的普遍认识开始由单一的“生物”一维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转变。2000年颁发的三个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体育课程要以育人为本、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和全面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世纪之交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贯穿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始终,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给我国中小学体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全日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博物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笑笑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