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国男篮主教练选拔任用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019-11-25 02:54黄优强孟凡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男篮主教练技战术

黄优强,池 建,孟凡素,周 武,王 永

篮球运动于1895年传入中国天津,而后向全国各地逐渐传播,2019年我国作为东道主举办男篮世界杯,发展传播迅速。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间,篮球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都得到不断提升,涌现出董守义、牟作云、李震中、宋君复、唐宝堃、钱澄海、杨伯镛、张长禄等一大批前辈,他们为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一轮中国体育改革背景下,2017年篮球运动成为奥运项目协会实体化的开路先锋,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能全部划转中国篮球协会,姚明出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篮球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实现了重大突破[1]。

中国女排“五连冠”功勋教练、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指出: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教练切起着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教练可以带好一批运动员[2]。《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和任务[3]。本研究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作为时间切入点,文献资料结合专家访谈,以时间维度、历史视角、多维分析的思路,通过回顾、反思、展望,探讨中国男篮主教练选拔任用的发展变化。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篮球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相关报道与各种会议总结等,尤其是关于中国男篮教练的相关资料。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李辅材[4]、孙民治[5]、王家宏[6]、杨改生[7]等专家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阶段划分,给予本研究重要的参考借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男篮主教练选拔任用的回顾进行相应分期。

1.2 专家访谈法

对曾为中国男篮队员或担任教练员的王立彬、黄云龙、白江、刘铁、王德礼等;体育院校的刘玉林教授、武国政教授、郭永波教授、毕仲春教授、贾志强教授、练碧贞教授、苗向军教授、周武教授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包括:(1)不同时期中国男篮教练执教情况;(2)不同时期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攻防打法特点与差距;(3)不同时期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特点。

2 中国男篮主教练选拔任用发展变化回顾

对中国男篮主教练70年选拔任用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总结,主要从主教练更换和参加国际比赛成绩、技战术风格变化、创新等方面分析。70年时间中国男篮经历了19位主教练,依据社会发展变迁和中国篮球发展历程,相应分为5个时期:1949—1971年牟作云、陈文彬、蔡集杰3位主教练执教时期;1972—1990年以钱澄海为代表的5位国内主教练执教时期;1991—2003年以蒋兴权和宫鲁鸣为代表的4位国内主教练执教时期;2004—2013年以外教为主的5位主教练执教时期;2014—2019年宫鲁鸣、李楠和杜锋执教时期。

2.1 牟作云、陈文彬、蔡集杰执教时期

1949—1971年期间,中国男篮经历了国内外各种环境的考验,尤其从1966年开始,由于历史原因,全国篮球训练停止,直到1972年才逐步恢复正常。在这一时期,中国男篮参加的主要是和前苏联、欧洲等国家的友谊赛和邀请赛,没有正式参加国际大赛,因此,很难有确切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男篮在国际篮坛的位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男篮能够在为数不多的比赛中不断学习提高,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打法,理论结合实战,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三位主教练执教时间分别为:牟作云1949—1954年、陈文彬1955—1965年、蔡集杰1966年。

2.1.1 参赛成绩 1950—1951年,世界强队前苏联男篮访问我国,进行了33场比赛,我国男篮皆以大比分负于对手。1952年波兰男篮访问我国,进行了13场比赛,也都负于对手。为了改变中国篮球的落后状态,体育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学习先进经验、先进打法,聘请国外专家讲学。建立相关竞赛制度,实行教练员、裁判员等级制度,短期内成效显著,陆续战胜了一些世界强队。

1957年,与来访的前南斯拉夫男篮进行了9场比赛,5胜4负;与前苏联男篮8场比赛,5胜2平1负;1959年,中国男篮先后战胜了来访的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欧洲劲旅,并在1963年夺得社会主义国家友谊篮球赛亚军。1958年后中国男篮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培养了一大批国手,其中钱澄海、杨伯镛、王利发、白金申、刘贵乙、胡利德、吕长新等人成为中国篮球发展的中流砥柱。

2.1.2 技战术风格学习、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与前苏联和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比赛,发现与强队之间的巨大差距。究竟向哪个方向努力,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战术打法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此时的中国男篮不断学习、模仿与探索[7]。

(1)聘请国外专家讲授篮球技战术训练方法、身体训练手段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和临场指挥技巧,提升教练员理论和实践水平。以前苏联为主的篮球专家对现代篮球运动的深刻理解给予中国篮球教练员影响至深。

(2)向外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机械模仿国外,最突出的是对中锋队员和高大队员的训练仿照东欧中锋训练模式,使得自身特点得不到发挥。其次,缺乏国际比赛经验,无法在高水平比赛中驾驭和适应实战对抗中的规律性问题。另外,由于中国男篮接触的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缺乏对全世界篮球整体情况的了解。

(3)董守义、牟作云、吴成章、陈文彬等专家通过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和《新体育》等报刊杂志参与全国范围的篮球发展大讨论。讨论内容涉及“如何学习外国”“中国男篮的技战术打法”“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等,通过讨论,提高了教练员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

2.1.3 创 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8]。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篮球在困境中拼搏前进,这一时期,中国篮球的很多举措具有开创性意义,奠定了中国篮球蓬勃发展的基础。中国男篮主教练的选拔任用就是其中一例,直至今天,对于主教练的选拔任用也有重要的参考借鉴。

(1)知识型、善学习型教练。具有精湛的篮球专业技能同时,拥有深厚的教育背景是新中国第一代篮球教练的显著特点。牟作云先后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和美国春田大学体育系,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和北平师范大学教授。陈文彬是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为了向苏联学习,自学俄语,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结合我国运动员特点,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法。

(2)教练员是篮球科研的主力军,科研与篮球运动实践紧密结合。针对训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教练员能够进行科学的总结、研究探讨,出版专著、发表文章。牟作云的《篮球运动发展中新面貌》和《篮球裁判法》,陈文彬的《球类运动的一般理论问题》、《中国篮球风格与训练浅谈》、《篮球技战术的运用》等专著和译著,成为中国篮球理论的奠基石。

相比较,以后的教练员进行科研的情况不容乐观[9],并且科研与篮球实践结合越来越远[7],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前辈教练学习。

(3)结合中国男篮自身特点创新技战术打法,打造独特风格。执教中国男篮10年的陈文彬教练,熟读《孙子兵法》并运用到训练和临场指挥中,主动求变,即强调进攻多变、防守善变。摸索出适合中国男篮的“狠、快、准、灵”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技战术风格[10]。陈文彬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10年间,先后战胜多支欧洲强队。

2.2 以钱澄海为代表执教时期

1972年至1990年,中国男篮先后经历5位主教练。其中,钱澄海于1972年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1978年率队首次参加世界篮球锦标赛,是期间执教时间最长,也是截止目前时间最长的主教练,对技战术风格的形成、创新等方面给予中国男篮深刻影响。

2.2.1 参赛成绩 钱澄海、马清盛、刘贵乙、孙邦、王长友5位教练先后执教中国男篮,参加6次亚锦赛获得5次冠军,4次亚运会获得3次冠军。1986年世界篮球锦标赛共有24支参赛球队,中国男篮先后战胜了希腊、波多黎各、古巴、科特迪瓦等强队,获得第9名。当时的国际篮联主席斯坦诺维奇给予中国男篮很高的评价——“最聪明”的球队。

2.2.2 技战术风格形成 我国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曾指出:国内练兵,一致对外[11]。这一时期中国男篮亚洲的主要对手是韩国、日本和菲律宾;欧美无弱旅,美国、前苏联、南斯拉夫、巴西等居前列。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男篮自身特色的技战术风格,一直为教练员和管理层所重视。

篮球运动风格是球队根据本队实际情况,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在体能、技术、战术、比赛作风上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运动队稳定的特征[12]。综合而言,中国男篮在形成合乎自身技战术风格特点的时候,参加国际比赛一般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当技战术风格缺失的时候,很难取得好成绩[10]。

这一时期,中国篮球集思广益,举办篮球研讨会,总结探讨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相关科学研究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中国篮球风格特点逐渐取得共识,以钱澄海为代表的老一辈教练奠定了中国男篮的技战术风格。

(1)与欧美强队比赛,在内线不占优势情况下,摸索出“小、快、灵”打法,随后进一步形成了“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战术风格。孙邦教练认为,中国男篮可以“既高且快”,其执教中国男篮1989年亚锦赛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顺利完成夺冠任务。

(2)内线中锋高度提升,“快速、灵活、准确”风格不变,技战术打法更加多样化,内线优势被充分利用。这一时期以穆铁柱为代表的中锋,身高占据优势,但是脚步慢,亚洲赛场影响不大,到了世界赛场,凸显不足。为此,中国男篮在拥有穆铁柱等高中锋同时,“快、准、灵”风格继续保持,穆铁柱退出国家队后的1986年男篮世锦赛上,中国队取得了24支球队第9名的好成绩。

2.2.3 创 新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篮球与世界篮球的全面接触,老一辈篮球人能够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紧跟世界篮球发展潮流同时,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创新,有些技战术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1)技术创新。中国男篮技术创新由来已久。1956年与世锦赛亚军苏联队比赛,当时作为运动员的钱澄海身高只有1.82 m,为了克服身高劣势,比赛中频频使用转身跳投新技术,使身材高大的苏联队员防不胜防,以5分优势战胜了苏联队。这场比赛后,国际篮联决定将转身跳投技术的发明者定位钱澄海。黄柏龄在国际比赛中运用的“跳起滞空单手投篮”,是世界篮球史上的首创[13]。张长禄[14]在1985年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指出:若想在国际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技术必须有新突破,如“三快”,即起动急停快,动作节奏变化快、动作衔接快等,再加上投篮准,特点就会更突出。

(2)战术打法创新。篮球战术创新是在原有战术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变其机理、结构、功能、方法及应用的时机等因素为标志,并具有一定的比赛实践效果的创造性活动[15]。典型的如钱澄海针对中国男篮实际,发明了“追身分级”战术,即现在篮球场上“跑轰”战术的雏形。不论是发端线球还是抢断球,迅速发起攻击,通常对方还没有退回到半场防守,中国队已经进攻到篮下。这种创新迫使国际篮联修改规则,即一次进攻在投篮前必须至少两名队员触碰过。

2.3 蒋兴权、宫鲁鸣执教时期

蒋兴权于1991年、1999年和2003年3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宫鲁鸣于1995年、2014年2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两位主教练先后实现了中国男篮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的突破,并多次在中国男篮的关键时期接任主教练,为中国男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1 参赛成绩 蒋兴权1991年首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之前执教辽宁男篮多次夺得全国冠军,执教中国男篮参加亚洲比赛多次夺得冠军;1994年参加世界男篮锦标赛获得第8名,实现历史性突破。1999年再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取得亚锦赛冠军,并获得2000年奥运会参赛资格;2003年三度担任主教练获得亚锦赛冠军,并获得2004年奥运会参赛资格。

宫鲁鸣1995年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参加1996年奥运会实现突破,获得第8名。2014年在中国男篮经历10年外教后再次担任主教练,面临球员老化,参加国际大赛成绩持续下滑境况,对球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大批年轻队员进入国家队,为现今中国男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亚锦赛,更新换代后的中国男篮顶住压力,关键时刻先后战胜韩国和伊朗队,重夺亚洲冠军,获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两位主教练能够站在中国男篮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发展创新,培养了“黄金一代”,如今这一批队员活跃在教练、管理等岗位,是中国篮球发展的中坚力量。

2.3.2 技战术风格传承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允许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世界篮球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涌现出不同流派与风格打法。教练员的作用更加凸显,能够拥有聪慧、好学、善思、正身、敬业、具有个性人格魅力素质、修养和现代科技智商层次较高的教练,是每个国家与地区篮球兴旺发达的基本保障[16]。

蒋兴权、宫鲁鸣执教的中国男篮在1994年男篮世锦赛、1996年奥运会、2000年奥运会3次世界大赛上,继承了“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战术风格,关键场次以弱胜强,打败欧美强队。

(1)快攻突出。1996年奥运会与阿根廷男篮的关键一战,中国男篮快攻得30分,占总得分34.5%。相对于世界篮球重大比赛快攻比例平均10%,获胜的球队15%左右而言[17],1996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关键场次的快攻运用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2)“准确”是中国男篮战胜强队的保证。“黄金一代”的单涛、吴乃群、巩晓彬、巴特尔、王治郅等内线队员技术扎实,中远投准确,攻防两端有效牵制对手,给予外线创造机会。胡卫东、郑武、吴庆龙、孙军等外线队员形成投手群,比赛中不会因为某一人的发挥失常影响全队。1994年世锦赛中国男篮对阵巴西,胡卫东的“一加一”罚球10中10(相比较今天的罚球规则,那时的罚球得分更难);对阵西班牙,外线多点开花投中8个3分,两场比赛命中率都高于对手,充分体现了“准”的特点。

2.3.3 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世界篮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到1990年世界大赛冠亚军主要是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3个国家,1994年之后除了以上3个国家外,阿根廷,西班牙、希腊等多个欧美强队相继崛起。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了世界篮球发展,欧洲篮球向美洲篮球学习,如西班牙队,被称为“欧洲的美洲打法”;美洲篮球也向欧洲篮球学习,如阿根廷队,被称为“美洲的欧洲打法”。

随着身高超过210 cm的高大队员不断涌现,以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为代表的三大中锋增强了中国男篮的内线实力,在绝对身高、技战术方面已具优势,攻防两端能够给予对方很大的威胁。蒋兴权主教练在球队保持“快、准、灵”风格前提下,根据内线实力不断增强的现实“强化内线、内外结合”,为中国男篮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2.4 外籍教练执教时期

从2004年首次聘任外籍教练作为中国男篮主教练到2013年,前后10年时间经历了哈里斯、尤纳斯、邓华德以及扬纳基斯4位主教练。哈里斯是美国篮球的代表,曾经执教NBA多支球队;尤纳斯是立陶宛国家队主教练,代表着欧洲篮球的较高水平;邓华德有过多国和不同层次球队执教经历;扬纳斯基执教希腊国家队获得过世界篮球锦标赛亚军,欧洲篮球锦标赛冠军。4名外教均有着丰富的执教经验和先进的篮球理念。

2.4.1 聘请外教背景 中国竞技体育“洋务运动”由来已久。新中国初期,为了尽快和国际水平接轨,制定了“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足球队远赴当时的足球强国匈牙利深造学习;20世纪60年代,聘请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来中国指导。

2001年中国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男篮从2002年开始着手备战。出于中青年教练需要锻炼以及向欧美强队学习等诸多因素,管理层决定聘请外教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

2.4.2 参赛成绩 哈里斯执教中国男篮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第8名;立陶宛教练尤纳斯执教期间,获得2006年世锦赛第15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8名;邓华德执教期间,获得2010年世锦赛第16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12名;2013年扬纳基斯执教不到1年,参加2013年亚锦赛获得第5名,是国家队参加亚洲比赛最差成绩。

从参加世锦赛、奥运会和亚洲比赛成绩看,外教10年,中国男篮参加国际比赛成绩没有实现突破,反呈不断下滑趋势。

2.4.3 对于外教的评价 对于外教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对待。

(1)有益论。其一,我国教练员培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体制,存在明显区域性现象,代际传承的“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引进外教可以给国内教练适当压力和动力[18]。其二,外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训练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体现出对现代篮球训练规律的正确理解[19]。注重防守,灌输“防守是取胜保证”的理念,助推中国男篮整体水平提高。其三,重视细节,严把技战术训练质量。把平时每次高质量的训练作为支撑比赛的高目标,对细节要求特别严格[20]。其四,前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加时评价尤纳斯:执教非常职业,工作敬业。王治郅[21]对于邓华德的评价:他有办法把每个球员的特点激发出来,把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易建联[22]谈到:邓华德的语言激励让大家心态上能更好地准备,求胜欲望增强。

(2)怀疑论。10年时间,中国男篮先后经历5位主教练,其中4位外教,郭士强担任不到1年时间。从竞技篮球发展规律看,频繁更换教练,不利于球队发展,影响技战术风格的形成。另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教练的成长。

其一,参加世界大赛成绩没有突破,呈逐渐下滑趋势。2004年奥运会第8名,2008年奥运会第8名,2012年奥运会第12名,2014年未获得参加世锦赛资格。这一时期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逐渐缺失[23]。其二,教练员执教理念文化差异,造成了外教与中国运动员在思维方式上的融合困难。实践证明,外教带来先进经验与理念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球队管理和因材施教等方面缺乏经验,效果不佳[24]。其三,外教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用人缺乏魄力,运动员的梯队建设存在保守性,尤其2008年奥运会之后,新老交替缓慢,球队出现“老化”。直到2014年宫鲁鸣再次担任主教练后,才进行彻底的新老交替,错过了最佳更新时期,这也是中国男篮兵败“伦敦”和“里约”两届奥运会的重要原因。其四,宫鲁鸣[25]指出:应当把眼光放在培养自己的教练上。

2.5 宫鲁鸣、李楠和杜锋执教时期

2014年宫鲁鸣再度执教,虽然在里约奥运会上未能更进一步,但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中国男篮的新老交替,为后续中国男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新一届中国篮协在姚明主席的带领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采用“双国家队”模式,李楠(红队主教练)、杜锋(蓝队主教练)两位中青年本土主帅各自执教一支球队,最终在2019年合并为一支国家队备战世界杯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是国家队组建与主教练选拔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3 中国男篮主教练发展反思

中国男篮主教练选拔任用是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随着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教练员成长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身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教练员需要面对和承担的比计划经济时期更多、更复杂。

反思中国男篮主教练70年发展历程,需要站在历史角度多维思考,结合中国男篮实际和世界篮球的发展变化进行。

3.1 辩证角度看中国男篮主教练发展

马克思[26]指出:一切发展,不论其内容如何,都是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列宁[27]指出:发展好像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它是另一种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是螺旋式而不是直线式进行的。从不同层面审视社会的发展,都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2003—2014年,中国男篮主教练经历了蒋兴权、哈里斯、尤纳斯、郭士强、邓华德、扬纳基斯、宫鲁鸣等国内和国外7位主教练。从本土教练到外教、然后又到本土教练的曲折变化,表面看好像又回到了原点,但是,依据事物发展规律,这一过程客观遵循着“否定之否定”,从低级向高级螺旋上升的规律。

11年时间中国男篮经历着“本土教练—外教—本土教练—外教—本土教练”频繁更换主教练模式,尤其是外教的频繁更换,极大影响了球队技战术风格的形成以及球队的长远建设,参加世界大赛成绩逐渐下滑。但是,从另一方面,欧美教练的执教很大程度上使中国男篮更加了解、熟悉了世界篮球,看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促使球队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尤其体现在体能和防守方面,给予本土教练和队员影响深刻。

因此,纵观70年发展历程,我们要理性看待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好的与差的、经验与教训等。这些都是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阶段。意识到这点,就不会因一时困难而气馁,也不会被眼前胜利而遮蔽存在的问题。

3.2 发展环境的变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同时受时代和环境的制约,人的认识也一样。计划经济体制下,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教练员和运动员享受国家福利[28]。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篮球职业化深入,作为临时性特征明显的国家队主教练对于球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无奈。球员被篮协征召进入国家队,具有一定的义务性,因为其工资待遇收入主要来源于俱乐部,俱乐部球队的主教练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国家队主教练对于其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关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队主教练对于队员的制约性。

来源于各支俱乐部的队员目的性可归为两点:第一、精神层面;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无上荣誉感,这是每个公民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是每个人精神层面的至高追求。代表国家在赛场上拼搏、努力,升国旗奏国歌是每个体育人的特有潜质。第二、物质层面;通过在国家队的训练比赛,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在俱乐部的人力资本(名气和工资待遇)。

与以前非职业化的专业运动队相比较,以前的国家队主教练作为体制内教练层面的“金字塔”顶端,能够直接影响着来源于各个省体工队球员的户口、工资待遇以及工作分配等,换个说法即“队员属于国家的”,一切都要服从国家利益,这个时期的国家队主教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另外,计划经济时代,球员一年有近八8个月左右时间在一起训练、比赛,技战术配合能有充足的时间做保障,不存在磨合问题。现在的国家队队员大部分时间在俱乐部,尤纳斯曾经说过,队员在国家队的技战术以及纪律要求与俱乐部有很大的悬殊,队员一旦回到俱乐部各方面要求都下降、打折扣,国家队再次集结还要重新要求,队员很难长期保持在一个很高的层次。

3.3 教练员培养制度的不足

纵观中国男篮主教练70年发展变化,结合欧美国家篮球教练员的成长培养体系,我们在肯定自身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篮球教练员培养制度的不足。

3.3.1 欧洲、美国教练员培养 在欧洲,运动员退役后想要成为一职业教练员,依照法律规定必须进入大学体育学院学习教练员课程。只有获得教练员专业的大专或者硕士学历,才能够申请教练员岗位,整个欧洲情况基本一致[29]。

德国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则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性的行业培训形式结合,学历的授予能激发教练员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质量[30]。塞尔维亚依靠教练员协会完善的培养制度,培养出大量优秀篮球教练员[31]。

在美国,各级篮球教练员必须是全国规定的60所大学的本科生或其他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然后在著名教练指导下经过250学时实习,经全国教练委员会考核合格,获得教练员资格证后才能上岗担任某一级球队的教练员。

欧美国家完善的篮球教练员培训制度保证了高水平、科学化训练[32]。

3.3.2 我国篮球教练员培养 我国篮球教练员的来源主要为两类人员,即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体育院校的毕业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高,篮球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未经过体育院校的系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缺乏信息时代必须的跨学科、全面的知识储备,积极主动学习、创新的动力不足,很容易在经验水平上徘徊。

其次,开放性多方位教练员结构不足,偏重于地缘关系的封闭性结构。“近亲繁殖”现象阻碍了其他优秀教练员的加入,缺乏异质性教练员的互动,教练员之间降低了竞争性,弱化了内部教练员水平的发展提高[33]。

其三,中、高级教练员培训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制度性,培训课程单一,教练员主动学习动力不足。缺少对于不同层次执教实践的硬性规定,导致教练员执教道路曲折,容易“走弯路”。

缺少对如何才能成为篮球教练的硬性规定,随意性较大势必导致选择教练员的盲目性,容易将自己的优良传统丢失。前八一队领队钱利民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指出:中国男篮传统风格已经丧失,新的风格并未建立[34]。

4 展望

4.1 教练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完善

欧美国家篮球教练员的培养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的成长之路也是很好的榜样。1987年郎平在取得三连冠之后到美国读书,同时担任大学排球队教练;之后从大学队教练到职业队、国家队教练;从国外执教到国内执教。其丰富的经历造就了郎平高超的临场智慧和高水平的执教能力[35]。

因此,中国男篮教练员的选拔培养要制度化,并能够从法律层面确定下来。其中要涵盖三方面:

(1)高水平世界大赛经历为前提。运动员时期有过世界大赛经历的教练员执教球队有两个明显益处:首先有利于球队的管理,运动员很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另外,具有国际大赛切身经历的教练能够较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技战术打法,执教起来更容易找准切入点,事半功倍。如果有大批顶尖水平的运动员愿意成为教练员,这将是国家竞技体育和篮球发展的幸事,这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优秀运动员从事教练员职业。

(2)教育学习背景的硬性规定。优秀教练员除了必须具备专业技能背景外,教育背景、各种文化、知识的储备非常重要,这是隐性效应,影响着球队的发展,制约着教练管理球队的方式。教练管理球队方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心里感知和球队效率,对于增强球队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影响[36],尤其在中国具有深厚传统文化背景下更是如此。究其采取美国“小学—中学—大学”的一贯制学习方式[37]、还是欧洲的后期“弥补型”学习方式,可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施行。

(3)不同层次的执教经历要求。作为国家队主教练,是教练员执教的顶级层次,代表的是国家荣誉,因此,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之前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许多知名教练员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前都有不同层次的执教经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尤纳斯执教立陶宛国家队之前曾担任过立陶宛少年队主教练,获得世锦赛冠军;然后担任国家队助理教练,直至主教练。沙舍夫斯基担任美国国家队主教练之前是杜克大学篮球队教练,多次夺得NCAA冠军,1992年奥运会“梦一队”的助理教练。蒋兴权执教中国男篮之前担任辽宁男篮主教练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并担任过国家青年队主教练。

4.2 注重创新,加大对篮球战术打法的重视

随着世界篮球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男篮面临形式严峻,想再次冲进世界八强难度很大。

首先,我们需要清醒认识中国男篮所处的位置,与美国、欧洲强队相比,我们是弱队。比赛中强队可以战术“简单化”,但是弱队不能“简单化”,否则就很难有机会赢得对手。

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启迪,当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打破常规,发挥主动性、灵活性,创新打法[38]。运用多种多样的战术形式可以弥补自己的弱点,通过积极主动战术,去有效地打击敌人[39]。

教练员要重视篮球技战术的创新,探索攻防战术的多样化。形成适宜的技战术风格,重视技战术打法,与欧美强队比赛中,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战术,扬长避短。

4.3 复合型教练团队组建

复合型教练团队是顺应国际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为目标,团队构成以主教练为核心,依据项目特点和队伍需要配备训练、科研、心理、医疗、康复、体能等交叉学科成员,以团队形式为运动队训练和备战进行服务保障的模式[40]。

欧美国家尤其美国篮球队的复合教练团队模式已经非常成熟。2003年为了备战亚锦赛,中国男篮开始试行复合教练团队的建设,成立了以蒋兴权为主教练,阿的江和张勇军为助理教练,相应的体能教练、外籍教练、科研人员和队医组成的备战团队。随着不断发展,对于复合型教练团队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创新。

4.3.1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浓郁的国家情怀 魏旭波关于我国金牌教练成长规律:金牌教练都具有深厚、浓郁的中国情结,报效祖国的强烈事业心[41]。

无论时代发展进步到何种程度,要想做好国家队主教练,必须要有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具有献身国家体育事业执着追求的强烈事业心,这是优秀教练成功的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会因一时一事、挫折与失败、各种非议与抱怨而影响做好事业的决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体育的深入,主教练拥有相应的薪酬保障下,这种事业心与情怀更需要置于首位。

4.3.2 更加重视科技因素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较之以前,竞技训练、比赛中科技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教练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运用于训练和比赛中,科技因素对于训练、比赛负荷的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提供的多元化解决问题路径等相比较以前,更加快捷、完整。通过整合指标、综合分析,有效控制健康状态与疲劳程度间的关系,提高训练水平,评估球员是否适合上场,以及上场时间的多少[42]。对于篮球技战术,如传切配合,智能系统能够依据大数据分析,迅速识别出进攻者不同传球与跑动路线,由此做出针对性的防守。

4.3.3 教练组以国内教练为主、外教为辅 “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目的是学习国外长处,提高壮大自己。学习过程中,不能舍本逐末丢掉自己好的传统,避免事倍功半。

俄罗斯国家男篮教练的配置值得我们学习:以俄罗斯本土教练为主教练,配以两名助理教练,一名熟悉美国篮球并和NBA有紧密联系,有助于了解美国篮球同时有利于俄罗斯运动员到NBA发展;另一名助理教练熟悉欧洲篮球。

从中国男篮长久发展看,中国男篮教练应实行以国内教练为主教练,外籍教练为助理教练的配置。在此过程中,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给予主教练一定时间进行球队的改造,灌输自己的执教理念,形成球队风格特点。

5 结语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男篮倾注了一大批主教练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努力,尤其是老一辈教练堪称楷模,带领中国男篮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与成绩。针对自身不足以及面对欧美等世界强队,能够不断发展创新,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国男篮的进步。随着新时期中国篮球改革步伐的加大,有利于教练员成长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不断营造国内外交流学习的氛围,有理由相信不远将来一定会涌现出众多世界级的高水平篮球教练员。

猜你喜欢
中国男篮主教练技战术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中国男篮再胜巴林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