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慕霞
【摘要】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干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心理干预的目标是提升乡村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内部干预的有效作用,探索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达到推进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重点资助课题“湖南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批准号:XJK015AJSF005)。
长久以来,我国乡村学校工作环境相较城市艰苦,教师的提升机会和空间狭窄,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入职门槛和职业认识度都偏低。与此同时,国家教育理念的急速更新,新课程改革以及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发展要求,给封闭的乡村中小学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加之,近十几年中国乡村的留守学生问题严重,生源压力越来越大等现实问题,导致乡村中小学教师成为现实中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乡村学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主要表现出:对自己做消极评价,认为自己不被社会所理解,从而失去工作动力,对教学和学生缺乏热情,并且常处于精力耗竭的疲惫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2001)指出职业倦怠是从业者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其中,“情绪衰竭”表现为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耗尽;“去个性化”是指从业者总是对人持有消极的、否定的态度;“个人成就感低落”指有倦怠感的从业者常常倾向于否定工作价值,怀疑自己的胜任力[1]。服务于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利A·法伯用“教育中的危机”一词来形容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性[3]。因此,学界急需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归纳述评,为今后更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缓解或减轻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
所谓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是指运用一定方法或策略对从业者施加针对性的影响,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工作压力,摆脱心理困扰,主动投入工作,能体验到工作成就感。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就是根据乡村学校的特殊工作情境,分析乡村教师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层面的干预,指导教师主动应对职业倦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已发倦怠的危害性得到有效缓解,或者减少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
我国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占比庞大,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因素,国家颁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了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强调全社会全方位关心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要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因此,帮助乡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应对工作压力,对这个职业倦怠高发群体开展干预研究,也是现实社会的一种迫切需求。
(一)学者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关注度
国内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讨论职业倦怠概念;二是研究职业倦怠的发生程度及其成因;三是分析职业倦怠与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四是探讨职业倦怠干预对策。表1统计了199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篇数。
表1显示,过去的二十年间,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证实了职业倦怠在教师行业中的普遍存在,探讨分析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不同原因。但是,针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特点所开展的干预研究非常不足。因此,在弄清楚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缓解已发倦怠的危害,预防未来再發倦怠,将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必要而合理的。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路径和策略
1.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路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从外部干预和内部干预两条路径开展职业倦怠干预都是有效的。外部干预,也称为组织干预强,是一种与工作情境相关的社会现象。通过加强社会支持,增加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使员工对工作的控制感得到提升,就可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内部干预,也称为个体干预,指从个体的人格、价值观、自我效能感、认知归因模式、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等心理因素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的手段。内部干预和外部干预都能够有效减缓或降低职业倦怠,但相比较,外部干预成本高,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操作,因此外部干预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内部干预需要的成本少,简单易操作,被大量应用。
2.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对策。
(1)通过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的策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体的自信程度对个体的行为起着主导或控制作用。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教师对工作的高期望值、低自信等都容易诱发低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关键成因。刘晓明(2004)通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低,工作压力就越大,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程度越严重;相反,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4]。
(2)通过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干预的策略。自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创建积极心理学以来,主观幸福感被誉为倦怠的“克星”,积极研究如何提升主观幸福感。曹丽梓(2008)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增强主观幸福感能有效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就会有效地干预职业倦怠[5]。教师是一个奉献爱心、全力全程助人的职业,学校和社会应该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对教师给予更多人文的关怀, 重视教师身心健康。
(3)通过改变教师认知和归因方式进行干预的策略。从广义上说,归因是人的认识解释和说明;从狭义上说,归因是人们根据经验解释某种行为或者事件的原因,并推断行为或者事件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归因反映出个体习惯性的认知倾向,认知和归因方式不合理时,会导致个体产生压力,极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职业倦怠感。
(4)通过提高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行干预的策略。工作压力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工作超负荷难以承受,二是需求得不到应有满足。乡村教师长期累积过高的工作压力,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产生各种职业不满,可能导致辞职、离职。只有适度的压力,才能激发个体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
Maslach[1]和Dunham都认为职业倦怠就是从业者对工作压力的极端反应,是压力得不到调和导致的结果。因为担负着教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职责,教师也是承载多重心理压力的职业。徐富明等人(2005)的调查发现,有7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切身感受到较大的职业压力[6]。
职业压力可能给教师带来消极情绪体验,但并不一定会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何种情况下会导致职业倦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压力面前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对能力。那些执着理想、充满热情、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教师,当压力累积到超过他们的承受力时,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引导教师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策略,掌握消除或减轻压力的方法,对于缓解和降低倦怠是十分有益的。
(5)通过学会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技巧进行干预的策略。心理放松技术是内部干预经常应用的方法。心理放松技术主张人的身心合一,通过肌肉和身体的放松,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着人的生理反应,让个体舒缓紧张和焦虑的情緒,需要副交感系统发挥抑制和调节作用。庞娇艳、柏涌海、唐晓晨(2010)的研究,便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的干预,实验说明正念训练对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职业倦怠状况是可行且有效的[7]。正念减压疗法操作简便,主要是指通过以正念为基础的集中性训练,如身体审视、坐式冥想、瑜伽等,让从业者学会压力管理并实现减压目的。
(6)通过提高教师心理资本水平进行干预的策略。职业倦怠的产生与个体的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密切关联。Luthans(2005)指出心理资本是特定情境下引起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例如信心、乐观、希望等。心理资本对个体的认知方式、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具有可测量、可开发和能管理等特性[8]。Hobfoll(2001)认为个体的心理资本因为工作要求和压力被不停地消耗,最终导致产生工作倦怠。如果个体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就可以缓解和弥补工作压力带来的能量耗损,从而有效防止倦怠的产生[9]。
(7)通过营造自主发展的心理环境进行干预的策略。Brissie(1998)发现,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感觉自己比其他人获得了更多支持,这样的教师相对就不太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王芳、许燕(2004)的研究也证明,领导对教师的支持和关心在倦怠干预中具有特殊意义,能有效降低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10]。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很多乡村学校缺乏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然而,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为教师举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给予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持。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目的性不明确
国内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研究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上。很多的研究还只是在借用一些国外测量工具或自编的测量工具,证明乡村中小学教师存在较普遍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在哪个年龄段或哪个教龄段有较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却很少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干预。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缺乏针对性
国内学者所开展的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国外职业倦怠理论和干预方法的翻译研究,缺乏以现代中国乡村学校为重点内容的实证调查分析,关于职业倦怠的干预实验和实证研究不多,能反映和满足本土需求的研究很少。
(三)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
大部分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是根据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来设计干预方案的,而常见的干预方案也只是提出了一些干预的思路、建议和对策,停留在一般性“经验总结”,缺乏应用与推广价值。从内容上看,大多数干预方案都是指向主观控制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两个维度的具体干预措施很少;从方法上看,缺少对心理干预技术的具体研究;从结果上看,如何考量干预效果,目前还缺乏统一评估职业倦怠干预效果的标准。
(四)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缺乏系统性
干预的技术方法应建立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而事实上,关于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理论目前还不够系统和成熟,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分析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领域,对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技术缺乏精准的界定和描述,实践操作既缺乏理论依据,又欠缺具体有效的实践指导,没有开发建立有统计学价值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和干预模型。
三、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未来展望
基于对以往研究的归纳,总结未来研究的重点如下。
一是为有效干预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必要开发相关的本土化测量工具来了解乡村教师工作倦怠的真实状况,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模型,研究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
二是重视个案研究和追踪研究,通过长期的纵向的实证研究,总结乡村教师成长的特点,寻找适合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方法。
三是开展点面结合的研究,从横向与纵向、定性与定量多个维度探讨,使职业倦怠干预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
四是加强预防性手段研究。
职业倦怠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任何教龄段的教师都有可能出现,防患于未然,对乡村学校更具有现实意义。就乡村学校而言,内部干预比外部干预投入少,更容易控制,更简单易行,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和投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01): 397-422.
[2]Maslach C, Leiter M.P.Reversing burnout: How to rekindle your passion for your work[J].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IEEE, 2010,38(04): 91-96.
[3]杨秀玉.美国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探析——以巴利A·法伯的研究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5(06):47-51.
[4]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2):56-61.
[5]曹丽梓.高职教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徐富明,朱从书,黄文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01):74-77.
[7]庞娇艳,柏涌海,唐晓晨,等.正念减压疗法在护士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10):1529-1536.
[8]Luthans F, Avolio B J, Walumbwa Fo, etal.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f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5(01): 249-271.
[9]Hobfoll S E.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 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J].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1, 50(03): 3372421.
[10]吴伟炯.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