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婷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对贫困地区儿童的“精神扶贫”于2015年被提出,但在各地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分析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精神健康现状,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精神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路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精神扶贫;扶贫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R395.6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扶贫工作是中国的伟大实践,全面脱贫是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了决胜时期,脱贫攻坚正进入冲刺终点的历史时刻。
从1985年邓小平提出“某些地区的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到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增长收益的机会逐渐增加,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贫困地区人民物质上的绝对贫困现象正在不断弱化。
在城市化致使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应时而生[1]。从总体规模看,截至2018年,全国留守儿童数量高达697万余人。经过政策抑制,与2016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902万余人相比,总体数量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但留守儿童形势依然严峻。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蓝图的执笔人。留守儿童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未来,也影响国家的未来。相较于社会各方关注的物质层面,解决精神贫困更有长远价值。
2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精神健康现状
精神贫困是融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抽象概念,衡量与测定标准难以量化。实地调研安徽省内具有不同贫困特点的3个镇,引用管理学中的“360度测评”方法,从留守儿童自身、学校教师和监护人等不同视角,采用结构式访谈和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了解留守儿童精神健康现状并总结如下。
2.1 心理敏感,有自卑和自闭倾向
童年期间父母角色缺位,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更加敏感,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和产生不安心理。面对别的同学有嘘寒问暖、贴心照顾的父母时,会不自觉感到自卑与孤独。面对长时间分离的父母时,会下意识地产生防御心理。更有甚者,有的孩子由于和监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愿意与人沟通,长此以往甚至产生抑郁和自闭的倾向。这类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遭遇更多的生活障碍[2]。
2.2 金钱观不成熟,消费观不理性
农村生活条件渐渐好转,留守儿童父母倾向于给孩子更多零用钱,以作为不在身边的补偿。处于少年时期的孩子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容易被周遭环境影响导致盲目攀比。有的孩子甚至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报复心理,无节制地花钱。
2.3 成长轨迹杂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在与老师访谈中了解到,班上留守儿童逃课、不写作业和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放学后不按时回家,频频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更有甚者,抽烟、酗酒,不服管教。多种关爱缺失,让留守儿童的生活轨迹显得粗粝凌乱。城市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数量有所下降,“留守儿童犯罪”话题热度却节节攀升[3]。媒体频繁曝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典型案例。虽然当下没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留守背景与犯罪概率有直接联系,但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成年后,出现暴力型犯罪的概率更高。
3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精神扶贫工作存在问题
3.1 隔代教养
隔代教养是指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责任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隔代教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减轻年轻父母工作之余抚养孩子压力的同时,也减少了留守老人的孤寂感。但留守老人由于年纪较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观念与当下严重冲突等,使他们对孩子的照料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层次,对更深層次和影响孩子未来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力不从心[4]。
3.2 家庭功能缺失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对儿童来说,家庭不仅是生活的物质保障场所,更是心灵和情感的避风港,在身心成长发展阶段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2018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的次数1年不超过2次,约2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电话联系的次数1年不超过4次。在城市家长为孩子挑选各学科辅导班和兴趣班时,留守儿童可能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他们外出打工的父母。这刷新了大众普遍认为的寒暑假孩子进城找爸妈、过年农民工返乡的认识。路途遥远、山区信号不好不能经常通电话、工作太忙等,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3.3 农村教育短板凸显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教育最凸显的短板。根据2017最新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小学生1 064.5万人,农村普通小学的师生比为1∶15.37,略高于全国普通小学师生比1∶16.98。
通过实地走访农村小学时发现,一个老师兼带几门学科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地势偏远、条件落后的地区,在校学生普遍是家境贫寒不得不在户籍地上学的孩子。学生少、教学环境与生活条件差、教职工工资普遍不高,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来农村教学。即便有爱岗敬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一人身兼数职传授各种学业知识,也难以兼顾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受到局限。
4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精神扶贫工作创新路径
4.1 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农村人口密集、产业发展状况远不及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不多,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和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在政府引导返乡就业的过程中,发展特色产业是各乡镇采取的主要措施,但实施结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特色产业不突出,主体带动作用不强。
一些农村虽然发展了特色产业,但没有形成优势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升。政府应继续研究改进措施,根据当地特色,全面推广农村电商,引进地方企业,开发居家岗位,实施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2 振兴乡村教育
为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政府部门必须统筹资源,将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送到需要的地方。解决师资问题,主要依赖于政府的鼓励政策。面对想去支援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志愿者不知道去哪、贫困地区“老师荒”却不知道跟谁说的现象,政府可以采取“对口支援”,切实了解每个地方教师缺多少、缺哪个年级、缺什么学科,将信息公布并招募志愿者。
4.3 小行动汇聚大力量
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陪伴比一昧改善生活条件更重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如果依靠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辅导,所需成本高、接受服务的学生基数小、耗时长。
调查发现,课外书对乡村孩子们能发挥特殊的作用。孩子爱看书,尤其喜欢故事书,但故事书对身所处特殊地理环境的他们来说是非常匮乏的,贫困地区很少有图书馆和书店。相比于大批捐赠衣服文具,不如捐赠适合留守儿童的书籍,或给农村学校建立图书馆,亦或通过广播将故事播放给那些还不能自主阅读的孩子。
参考文獻: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秦敏,朱晓.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9,41(3):38-51.
[3]同雪莉.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机制及社工干预模式研究[J].学术研究,2019(4):64-71.
[4]曲苒,倪晓莉,赵新年,等.留守状况对隔代教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祖父母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2):338-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