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迅
[摘 要]在“图形中的规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過摆小棒的方式,在操作、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的数学活动中探索图形排列的规律,学会用算式表达规律,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数形结合;图形;规律;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5-0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填一填、算一算等活动找出图形中的规律;体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发展抽象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不断的操作、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规律,形成策略和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和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师:上课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数学好玩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好玩的数学——摆三角形。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帮我摆一个三角形。
师:需要几个小棒?
生(齐):三根。
师:请再摆一个三角形,不相连的。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像这样子摆五个、摆十个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1:15根和30根。
师:这么快就得到答案了!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2:用三角形个数乘3。
师(出示课件):像这样摆一排,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师:还能用三角形个数乘3吗?
生(齐):不能。
师:在这种图形中,三角形个数与小棒的根数是什么关系?有规律可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中的规律。
2.自主探究
师:这节课主要是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在探究之前明确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最后上台汇报展示自己发现的规律。
师:请小组长把探究学习纸、小棒等学具发给自己组的成员,并开始自主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纸
方法:在学习纸上填一填、画一画、算一算。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最后上台汇报并解释自己发现的规律。
像这样摆一排,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请用一个算式把你发现的规律写出来:
小棒的根数=
3.汇报展示
师:现在到了同学们汇报展示的精彩时刻。(预留一块黑板作为学生的“展示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做一个旁观者,适度引发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对他或她的讲法有疑问吗?同意吗?说的有道理吗?
4.梳理内化
师:大家都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很精彩!但似乎笑笑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用动画展示她的摆法和想法。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想想,用一个算式把她发现的规律写出来。(播放课件)
生3:笑笑是先摆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然后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用两根小棒。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出来?
生4:小棒的根数=3+(三角形个数-1) ×2。
师:淘气也不甘示弱,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想法是什么?用算式怎么表示出来?(播放课件)
生5:他和笑笑不同,他是先摆好一根小棒,这时只要用两根小棒就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小棒的根数=1+三角形个数×2。
师:智慧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播放课件)
生6:他是想10个三角形独立地摆就是10×3=30(根),但按我们研究的图形那样摆,就有9根是重复的,所以要减去重复的根数。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出来?
生7:小棒的根数=三角形个数×3-重复的根数 =三角形个数×3-(三角形个数-1)
5.巩固练习
6.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剖析】
1.突出了数形结合思想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在不断的操作、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的活动中探索图形排列的规律,学会用算式表达规律,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教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形可以表示数,用形还可以研究数”,让学生感受到形与数的关系,感受到形的直观,发展了自身的数感和空间想象力。
2.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课堂3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自我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精心设计了“探究学习纸”,通过“探究学习纸”科学地提出探究问题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搭好思维的脚手架。在梳理小结的环节,教师通过北师大版教材中三个卡通人物“笑笑、淘气、智慧老人”的探索方法来呈现规律,呈现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思考和对比的过程。在每一个探究环节中,教师都精心、科学地设计了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究,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