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11-23 03:22刘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综合护理干预

刘洁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23例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4.17±0.68)分低于对照组的(5.22±1.24)分, 肛门排气时间(23.36±3.45)h、下床活动时间(5.79±1.42)h、住院时间(4.58±1.29)d均短于对照组的(26.12±3.87)h、(7.64±1.63)h、(6.39±1.6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 低于对照组的11.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9%, 高于对照组的86.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术后疼痛,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综合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85

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与感染、遗传、饮食习惯等有关,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容易延误治疗, 导致穿孔、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1]。开腹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手段, 手术视野暴露清晰, 炎症清除彻底, 但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2], 需要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3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 均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男34例, 女28例;年龄17~77岁, 平均年龄(44.21±11.63)岁;单纯性阑尾炎31例, 化脓性阑尾炎23例,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例。对照组患者男35例, 女26例;年龄17~76岁, 平均年龄(43.92±10.72)岁;单纯性阑尾炎29例, 化脓性阑尾炎26例,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做好术前各种检查和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对负性情绪患者给予心理疏导, 耐性倾听患者诉说, 耐心解答其疑问, 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为患者讲解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 包括发病原因、手术方法、预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 消除其对手术的陌生感。通过视频为患者展示手术成功案例, 从而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度。②术后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取半卧位, 以改善心肺功能和便于腹腔引流。加强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发现有无出血征兆。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皮下及腹膜外容易发生感染, 应加强对切口部位观察, 若出现体温升高、 切口处出现红肿痛等情况时可考虑切口感染。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注意少量多餐。③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指导患者改善体位, 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的张力和疼痛[3]。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呼吸方法, 咳嗽时用手对切口按压保护, 避免用力咳嗽导致腹内压增加, 引起切口疼痛。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方法如聊天、看电视等缓解疼痛, 对疼痛较剧烈患者遵医嘱给予镇痛泵、药物, 或使用中医针刺等方法缓解疼痛, 避免由于疼痛导致血压升高及心脏耗氧等情况[4]。集中进行治疗护理操作, 调节室内适宜的光线,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 总分10分, 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轻。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62);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2例、腹腔脓肿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48%(7/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 P<0.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61例(98.39%), 不满意1例(1.61%);对照组对护理满意53例(86.89%), 不满意8例(13.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 P<0.05)。

3 讨论

开腹手术视野暴露清晰, 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 但患者术后恢复慢, 且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加之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病情进展快, 患者常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消除负性情绪,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护理方式仅针对疾病实施护理,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需求。综合护理干预是从患者术前心理、病情评估、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切口护理、疼痛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优质护理, 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估, 实施针对性、预防性护理, 以减少风险因素, 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其中术前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看待手术, 提高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 避免血压、心率波动, 同时也利于患者主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疼痛会导致患者烦躁、焦虑情绪, 同时炎性介质的释放会增加患者体内酶代谢异常, 延迟切口愈合[5], 因此术后疼痛护理非常重要。术后体位护理有利于腹腔引流及减缓伤口疼痛;术后病情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征兆, 实施预防性措施;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护理、咳嗽方法, 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并缓解疼痛症状;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其恢复[5, 6]。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其临床疗效显著, 可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名煜.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 2018, 11(9A):147-148.

[2] 许春蓉. 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当代护士, 2016(10):29-32.

[3] 马静, 王彬. 老年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的个性化整体护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11):42-43.

[4] 霍利清, 党艳. 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167(7):186-187.

[5] 鄭文韬, 崔贺华.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2):147-148.

[6] 蒲伟兰.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 中的临床效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11):56-58.

[收稿日期:2019-02-28]

猜你喜欢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