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思
摘 要: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影响下,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革,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时代“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行性发展路径进行探究,在对“互联网+传统体育产业”以及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理想模型和科学路径,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微”社区 体育健身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197-02
在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李总理用“层出不穷”来形容新兴的共享经济、“互联网+”等经济业态,充分肯定它们能够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符合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而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体育需求的转变,也对社区体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互联网+”体育的趋势研究
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开启了体育产业的变革序幕,此时网络已经成为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资源整合成为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的优势运用到体育产业发展之中,将会拓宽产业的发展道路,丰富发展内容,加速体育产业的成长。在政府的支持下“互联网+体育”生态圈和产业链模式被不断完善与细化,发展方向也愈加清晰。“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普及已然渗透到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中,这将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腾飞插上强劲的“翅膀”。
2 互联网时代江门市“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价值研究
2.1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渴望能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于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体育活动逐渐兴起,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逐渐增加,社区体育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增强。“互联网+”时代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时间、人力、场地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拓展社区体育功能,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利支持,实现“全健康”的全民健身氛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信息服务;将具有社区体育指导员资格及能力的人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APP软件满足社区成员的健身项目需求和时间需求,真正实现人力、場地和时间的全面利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技术水平;实现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融合。
2.2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个人价值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十三五”时期发展全民健身的顶级计划,并且对于此项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列出新的举措、定下新的任务和目标。互联网时代的“微”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是利用互联网优势来聚集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借助互联网优势,社区体育指导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其专业价值,并使其积极投入到社区体育俱乐部工作当中,促进俱乐部的良性发展。社区成员可享受到专业健身指导,满足自身的运动项目需求和时间需求。通过借助互联网优势多渠道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引导社区成员树立科学健身的观念,吸引更多成员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更有力的推动社区体育蓬勃健康科学的发展。针对全民健身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居民社区已然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场地,社区体育成为有效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运行方式,所以互联网时代江门“微”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对于全民健身趋势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3 现如今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3.1 体育锻炼人口老龄化、体育锻炼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趋于电子游戏,缺乏户外运动,青少年身体机能和素质持续下降,肥胖等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机能迫在眉睫;而社区作为除学校之外青少年活动最频繁的场所,无疑将会成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渠道;中青年群体也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了体育运动,且随着网络新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是喜欢刷微信、刷抖音、刷微博,沉浸在网络世界里。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趋于生疏化,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僵化,时代的潮流冲淡了人与人之间最初的那份亲密。而反观社区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活动时间基本集中在早晚两个时间段,以散步、跳广场舞等为主。
3.2 社区体育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开展,人们的健身需求也在增长,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增长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缺失的问题愈发严峻,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并且大量的体育信息、场地、科技以及人才等体育资源都处于分散状态,绝大多数的社区由于资源配置不足、场地缺乏、缺少专职管理人员等原因使得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职能相对弱化,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阻碍了社区体育的正常运行。
3.3 社区体育管理机制构建不完善
最近几年,我国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得到了一定发展和完善,也形成了一定的社区体协核心,但由于受体制影响,现有的社区体育管理仍然是以行政手段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为主要特征,和体育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社区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社区体育资源的优化组合。社区的体育组织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政府对于社区体育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社区体育得不到组织的支持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突出表现为管理职责不明、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的整体合力等等。
4 江门市“微”社区公共体育健身俱乐部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发展
在上述“互联网+”与江门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相结合的方向指导下,将“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恰当的运用到体育场地布置、体育信息管理、居民健身指导等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中,进而能够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配置路径,不断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拓展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运行渠道,提高供给效率。
4.1 开发社区体育信息移动端发布平台
社区体育信息的传播对于社区体育发展至关重要,结合移动应用的普及以及开发成本的降低,可以针对社区实际情况开发社区信息发布的移动端平台。平台主要设置健康指南、荟萃一堂、直击体育、共享体育、文化教育等版块。健康指南包括健康测评、介绍运动处方、体育信息咨询、急救教学、养生处方传授等五大板块。荟萃一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社区体育空间互动的便利服务。经过互联网采集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将居民使用健身设备的情况传递给每个居民,让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错开高峰期,同时能够增设预约功能,更方便地为居民服务。直击体育用户在直击体育窗口及时获得最新的体育新闻,体育赛事直播和回顾。共享体育主要为客户提供共享体育设施的便民服务,包括体育场所的推荐和赛事门票的售卖,将比赛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居民,提高居民参与体育的热情。文化教育注重用户的体育文化渗透,包括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赛事旅游。
4.2 利用网络平台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场地设施进行动态管理
体育社交已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超过半数的运动爱好者通过各类APP、QQ、微信等网络渠道寻找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创造性的智能化产品已经变成运动消费新的增长点。现阶段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动态管理,将所有的體育场地设施都纳入到管理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整个平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含:场地设施基本信息模块,维护信息模块和使用信息模块。基本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对场地设施的维护、体育设施管理员信息以及场地规格、场地设备安全性等进行管理,便于了解运动场地设施的安全情况;维护信息主要包括的是针对场地设施用途、器械使用方法以及人员使用频率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调整;使用信息模块主要包括CPS定位、记录运动者轨迹、记录居民运动时的各项数据、开启提醒功能,约伙伴进行一起运动等。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社区体育资源共享体系,为社区体育大数据的收集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体育健身规模效益。
4.3 微社区居民健身时间与行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大数据在全民健身领域至少可以应用到三大场景:一是政府层面,主要体现在城市社区智慧体育建设上,即利用互联网、云技术,通过管理场馆、赛事、培训等运动资源和对相应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全面了解全民健身参与情况,基于数据有效地解决政府投入和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采购、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二是在体育营销的方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社区居民的健身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每次运动的时间等健身行为的主要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打通和匹配不同来源的数据,准确给出人群画像,做出精准营销,以捕捉体育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和潜在商机;三是在健康管理领域,通过对个体的运动健康的数据积累和状态追踪,提出饮食、运动、防病的个性化推荐,这对保险、食品、医疗、体育等行业具有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薛润禾.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6):154,187.
[2] 孙高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4):460-463.
[3] 谢婵,袁毅.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