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实践探究

2019-11-22 10:17梁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第二课堂

梁毅

[摘   要]学习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开发潜能,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开设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教授民族乐器演奏方法,能够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文章主要以南宁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区第二课堂民乐团为例,研究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的训练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训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0-0015-0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是中学音乐课堂的扩展和延伸,开设音乐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演奏乐器的技能,使学生在民乐的演奏过程中,达到课标中对音色、节拍、音准的要求,提升对乐器的掌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理解、感悟与创造,全面提升其艺术素养。

一、概念的界定

第二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有组织地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才能,提升审美水平和思想品德水平。第二课堂不受教学计划、考试大纲等限制,是根据学情、师资、学校建设等情况开展的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同时又有别于课堂教学,因此第二课堂和课堂教学是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的。

民乐团,是以近代中国出现的民族乐器作为演奏的基础,然后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民乐团演奏的乐器一般包括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参与民乐演奏的乐器往往独具中国特色,如拉弦乐器中的二胡,弹拨乐器中的琵琶、古筝、柳琴和扬琴,吹管乐器中的唢呐、曲笛,打击乐器中的木鱼、中国大鼓、管钟、风铃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二课堂民乐团的开设弥补了学校音乐课上的不足,为音乐教学扩宽了空间,丰富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深受学校师生的喜爱,但目前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问题,在民乐团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到位,教学略有泛化,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提升;二是课堂趣味性不够,训练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较为单一;三是创新创造能力不足,由于师资、空间、时间等的限制,民乐团外出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少,因此,民乐团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鉴于此,我校从理念和训练方式上对音乐第二课堂民乐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三、教学理念和训练方法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指导

我校的音乐第二课堂是基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及长远发展而开设的,是面向我校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有所收获。例如,教师会面向所有学生教授关于乐器合奏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合奏的技能。同时,为了让合奏更加顺畅,教师还会了解每个学生在乐器演奏中存在的优缺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性子比较急躁的学生在演奏较慢的音乐时容易出现抢拍子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让演奏者多练习一些音乐节奏较慢的作品,调整音乐节奏,让演奏者通过反复训练能够根据音乐的特征而演奏。个性化的指导能让学生明白自身在民乐演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促进自我的发展,进一步激发民乐团的活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增加课堂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民乐团作为第二音乐课堂,更加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乐器不同的声部模仿不同的声音,例如可以用琵琶模仿盘子摔碎产生的声音;用笛子模仿鸟叫的声音,如乐曲《百鸟朝凤》;用马头琴模仿马的嘶叫声,如乐曲《初生的太阳》和《万马奔腾》……通过以上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生活與音乐的距离,密切学生与音乐的联系。此外,在第二课堂上可以根据音乐内容进行即兴表演,让学生当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举行歌舞剧、音乐分享会等,丰富学习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协调能力,让学生乐在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对民乐的体验

艺术教育,能够把教育和生活连接得更紧密更和谐,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愉悦,更有意义,用艺术来呈现课程对生命的书写,这是一个课程与另一个课程之间的美妙连接。民乐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加深民乐体验,从而不断丰富民乐内涵的过程。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是学习民乐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参与到民族乐曲的创作、演绎、评价中,了解民乐产生的过程,体验民乐的感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在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才能从音乐中充分认识到自我与艺术、自然、社会的联系。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训练方法,如听、赏、评、创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倾听的原则和技巧。如倾听优秀民乐二胡曲目《二泉映月》时,要注意二胡的弓的流畅性、音色的饱满度以及情感的表达,感受乐曲中强烈的感染力和爆发力。听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赏析。课标中提到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民乐的不同特点及乐曲特征进行赏析,并结合民乐演奏的要求、存在的优缺点等进行评价,在评价中逐渐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认识。接着引导学生依托生活经验,结合民乐知识,发挥想象力,进行音乐创造。听、赏、评、创四者层层紧扣,循序渐进,将民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全方位增强了学生的感受,提升了训练水平。

(四)“请进来”和“走出去”,提升民乐团的创新能力

民乐团的长久发展需要有一系列的促进措施,为了更好地进行训练,丰富训练的形式,我校民乐团采用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请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艺术中心等单位的教师举办讲座,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在举办文化戏剧节、元旦晚会时,邀请著名民乐团来展演,让我校民乐团的学生学习别人的民乐演奏技巧,并与其深入交流。此外,我校民乐团的师生还到外地去学习、展演、观摩等,加强与其他民乐团的交流,也会到一些古老的村落采访民间音乐家,借鉴优秀的民乐教学经验,取长补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丰富了民乐团的训练形式,给民乐团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升了民乐团的创新能力,是民乐团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校民乐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学习民乐的积极性以及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并有所收获,增强了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参   考   文   献  ]

[1]  胡新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探索素质教育途径[J].江西教育,1996(4):16-17.

[2]  朱永新.艺术教育为什么很重要[J].基础教育论坛,2016(5):5-9.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探究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