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2019-11-22 10:20李婉燕
山东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高年级作文教学

李婉燕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年级作文教学是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是篇的训练。高年级作文训练,要使学生能写简短的记叙文,能记简单的读书笔记,会议记录,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高年级;训练策略

一、明确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以篇的训练为重点。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有它的中心意思的。作者对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在心里慢慢形成若干印象,把种种印象加以歸纳分析,就形成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觉得值得说给人听听,就引起写作的念头。这种想说给人听的想法常常就是中心意思,也就是为什么要写文章的目的。

“有中心”的训练,是篇的训练的主要标志,因而也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所在。

(一)训练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中心思想来自对事物的认识。平时在观察生活和大量阅读中,勤于思考,就会常常有些新的感受,把这些感受加以归纳分析,就会形成一些想法。把这些想法写在文章里,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学生对事物有独立见解,是中心思想训练的关键所在,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都要加以重视。

(二)训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训练学生无论是自己拟题写文章,还是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在动笔之前都要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意思,努力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别人读了感到有新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意”的训练。

(三)训练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为表达中心而存在的。要训练学生能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从大量生活积累中提取有用的材料,并能够对这些提取出来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裁,确定哪些该取,哪些该舍,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在作文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现身说法,是训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好办法。

(四)训练根据中心思想对材料进行组织和排列。中心思想的表达是通过文章中的具体材料逐步透露出来的,通常把中心思想的逐步透露称之为文章的“思路”。要训练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这条思路来安排材料的次序,哪个先说,哪个其次,哪个最后,使每个材料都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中找到最适当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中心思想进行安排材料的能力。

二、命题和指导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

命题作文是高年级作文训练常用的一种方式。采用命题作文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激起学生表达的愿望,把学生的思绪集中到某个方面来。学生在生活中和阅读中会有许多感受,但如果没有人提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就觉得没什么可写;也可能头绪很多,不知写什么好。教师的命题,就能够帮助学生勾起对已有感受的回忆,帮助学生抓住表达的重点。二是便于统一地加以指导和讲评。这在采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命题作文也存在着矛盾,这就是,题目由教师出而文章却要由学生做,命题者出的题目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时不容易完全取得一致;再加上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兴趣爱好、见闻感受各不相同,一个题目要符合每个学生的表达愿望就更不容易。弄得不好,教师的命题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想,限制学生的表达。所以,我们对于命题作文这种训练方式要有比较辩证的认识,要看到它的利和弊,扬长避短,发挥命题作文的作用。

命题之后,学生动笔之前,老师要加以指导。这个指导,要能起到打开学生思路的作用。学生思路一打开,他们自己会去选择作文内容,用不着教师去替他们想得周周到到,以免束缚学生的手脚,阻遏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引路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由于儿童对事物不善于细致具体地观察分析,本来比较生动具体的内容,他们往往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回忆,使他们头脑中再现曾经经历过的情景和场面。

三、讲评要有针对性,起到积极作用

教师对作文的讲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已经完成的这次作文是一个小结,对学生下次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作文又是一个指导。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要重视讲评,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

(一)对优秀作文的品味。做法是:选择一两篇学生的佳作,让学生讨论品味,并由作者介绍经验。选出来的作文,最好由教师当众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感到作文确实写得好,值得学习,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同学写的优秀作文的赞美,受到鼓励。读过之后的讨论品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出自己的感受。小作者自己来的介绍,要注意突出重点,具体地谈出一两点体会。

(二)对作文得失的分析。做法是,选择一两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所选择的这一两篇作文,在思想内容和表达上都有不少长处,又都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这个不妥当,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即:立意方面,内容选择安排方面,思路、条理方面等,而不是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因为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的讨论,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大,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修改。通过讨论分析,使全班同学都知道这篇作文的得失在哪些地方,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文章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供讨论分析的作文,可以用大字抄写出来,也可以印发给每个学生。

(三)文字表达的推敲。做法是,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批有“疑义”的词句,引导学生平生共同来分析推敲。有“疑义”的词句,不同于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共同推敲的应该是有“疑义”的。有“疑义”的词句推敲要与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推敲。这些有“疑义”的词句要靠平时搜集。平时批改作文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了随手记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安排一堂讲评课。

(作者单位:甘肃省漳县武阳西街小学,甘肃    定西   748300)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高年级作文教学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