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019-11-22 02:50李永琴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提升数学教学

李永琴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72—01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教学陷入了机械僵硬、枯燥呆板的局面。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教学枯燥乏味,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准确率低。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好地进行计算练习,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请班上的两位学生上台模拟演示,引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观看有效的情境演示,对相遇问题的实质了解透彻,对问题的解决手到擒来。

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和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才会灵活地进行计算,从而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数感和计算能力。

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笔者出示算式“37×2”,要求学生说出算理:“37×2”,即有2份小棒,每一份都是37根,求两份小棒的和。可以把每一份小棒分为30根和7根,求两份小棒的和就可以看成,两个“30”加上两个“7”的和,即“60”加上“14”的和,即37×2=30×2+7×2=60+14=74。

三、建立错题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收集典型错题。把学习过程中出现在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中的错题以及考试中知识的空白点进行整理,并按照教学进度收集整理。在整理时,教师要甄别出冷题、偏题、怪题,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题目设计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同其他数学教师进行交流,更多地收集全班学生产生的错误及原因,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作业单。

2.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是建立“错题库”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师教学上的原因,还有可能是教材的原因。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仔细认真地分析出错的原因,为学生的错误准确“把脉”。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習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思考,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及时进行笔算。竖式计算,先要规范列出竖式,然后认真计算每一步。接着去验算,验算时要检查每一步计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还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把验算当作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多元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3.坚持练习,培养恒心和毅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毅力,可以让学生制订一些具体的、细小的目标,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教师应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坚持长期练习,每天三、四道题,授课时“突出算理重点练习”,复习课中“容易混淆的对比练”,日常练习“经常出错的反复练”,还可以“多几种类型反复练”,练习方式多样化。培养了这些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994)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计算提升数学教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