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体育活动学龄儿童视功能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2019-11-22 06:11:16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潘景玲蔡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睫状肌受试者体育锻炼

周晟,陈健,张健,谈强,陈钢,潘景玲,蔡赓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江苏苏州市 215021;2.苏州市吴中区教学研究室,江苏苏州市 215104;3.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江苏苏州市215107

教育部等8 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将防控中小学生近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继《实施方案》出台后,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3],再次对我国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强化中小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促进视力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学校、家庭、学生个人防控近视的职责、任务与要求,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为切实改善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组织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该指南从学校、家庭、个人等层面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进行相关指导,再次将增加体育活动,强化户外体育锻炼作为防控近视的重要技术手段,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功能正常发育。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近视率随学段升高而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4-6]。目前对近视形成的原因存在多种解释。有观点认为,动态视敏度(kinetic visual acuity,KVA)和静态视敏度(static visual acuity,SVA)与年龄和性别存在一定关系[7],随着学段升高,学生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近距离工作负荷增大,体育活动时间减少,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视功能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人类视功能包括光觉、色觉、形觉(视力)、动觉(立体觉)和对比觉。日常视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是视力,即SVA,指知觉静止物体细节的能力;而KVA是指知觉运动物体细节的能力[8]。有研究表明[9],KVA 可以一定程度预测SVA,提高KVA 有助于改善SVA。KVA 主要依赖睫状肌调节功能,而体育锻炼对睫状肌调节功能有积极作用,是防控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通过体育锻炼提高KVA,可促进儿童青少年SVA提高。本研究分析年龄和性别与KVA 和SVA 的关系,探究年龄、性别、KVA和SVA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和影响力度,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出体育干预路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 年5 月至2019 年9 月,方便抽取苏州市跨塘小学、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文昌小学、浒墅关小学、文正小学、东山小学、带城实验小学、石湖中学、苏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常熟市体育学校、苏州大学空手道/跆拳道培训中心儿童青少年共1553 例参与测试。剔除信息缺失样本88 例,最终有效样本1465 例。其中男生794 例,女生671 例;6 岁107 例,7 岁182 例,8 岁302 例,9 岁256 例,10 岁315 例,11岁137例,12岁50例,13岁81例,14岁35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6~14 岁;②无病理性眼部疾病;③认知、学习和操作能力无障碍,能遵照指令完成测试。

1.2 方法

测试场地光线充足、整洁,无明显噪音等干扰因素。测试人员根据要求检查仪器,并布置完成,引导受试者进入测试场所。填写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和性别。

1.2.1 SVA测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受试者在距离视力表灯箱5 m 处站立,用遮掩板将一侧眼轻轻遮盖,先测量右眼裸视力,后测量左眼裸视力;受试者若佩戴眼镜,则摘下眼镜稍作休息调整后再进行裸视力测量,然后测量矫正视力。测试人员用指标杆从最大视标(4.0)开始,自上而下,逐行检查,要求受试者在3 s 内说出或用手指表示该视标方向,受试者回答正确的最后一行视标所表示的视力即为受试者该眼的裸视力,较差眼的视力为SVA。

1.2.2 KVA

采用XP.14-TD-J905 型动态视力检测仪(上海驼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检测KVA,该仪器符合GB 18463—2001,测试值范围0.1~1.6。

测试前向受试者讲解动态视力检测仪的操作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受试者适应性练习2~3次。正式测试时,受试者保持上身正直坐于仪器前,将座椅调整到舒适的位置,双眼贴近目镜向内看;测试人员刷测试卡后,仪器内出现黄色的“C”形视标,模拟以30 km/h 的速度从50 m 外向受试者接近。“C”形视标缺口有上、下、左、右4 种方向,每次缺口方向随机变化。受试者单手轻握摇杆,看清“C”形缺口方向后迅速将摇杆拨向与视标缺口一致的方向,若受试者判断和操作正确,显示该次测试的KVA值。连续测3次,取中位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3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合,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年龄、性别的SVA、KVA、近视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年龄、SVA、KVA、左右眼视力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多因素线形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对SVA 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并构建路径模型。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2.1 KVA

总体而言,男生KVA(0.56±0.33),显著性高于女生(0.48±0.30) (t=5.147,P<0.001)。6~9 岁,男 生KVA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女生KVA 略呈波动发展;10 岁时,男生KVA 略有下降,11 岁回升且到达峰值;11~13 岁,男生KVA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随后出现回升,女生则是在13 岁时稍有回升后继续下降。见图1。

2.2 SVA

总体而言,男生SVA(4.93±0.25),显著高于女生(4.88±0.28)(t=3.692,P<0.001)。6~8岁,SVA随年龄增长而下降,8~11 岁呈波动式发展,11~14 岁呈下降趋势。6 岁时SVA 为最高值,14 岁时为最低值。男、女生变化趋势相似,女生波动较大,11岁后下降幅度也较大。见图2。

2.3 近视率

6~8 岁,儿童近视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11 岁波动较大,11岁后近视率大幅上升。多数时候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见图3。

2.4 相关性分析

年龄与KVA 呈低度正相关,与SVA 呈中度负相关,KVA与SVA呈中度正相关(P<0.05)。见表1。

2.5 路径分析

图1 男生和女生KVA随年龄的变化

图2 男生和女生SVA随年龄的变化

图3 男生和女生近视率随年龄的变化

表1 儿童青少年视功能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显示,直接影响SVA 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KVA、左眼裸视力和右眼裸视力,年龄和性别对SVA不仅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见表2。

表2 儿童青少年视力水平影响因素路径系数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6~9 岁儿童KVA 增长缓慢,未出现明显敏感期特征,发育周期相对较长且峰值明显滞后,呈波动式发展;11岁后出现持续性下降。年龄与KVA 相关性较小。男生KVA 显著高于女生,且女生在8岁时KVA出现下降。

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10],儿童KVA 发展敏感期为6~7 岁,敏感期男生与女生KVA 上升幅度较大;7~11岁男生KVA 呈持续缓慢上升趋势,女生7~8 岁KVA增长明显,8 岁出现大幅度下降,9 岁后持续缓慢上升。与本研究不同。这可能提示本组受试者KVA发育不完善,敏感期发育不充分。

KVA 的发展主要依靠睫状肌的调节功能,视近-视远练习有助于睫状肌整体调节功能改善。以改善视功能为目的而设计的体育活动可以代替常规调节功能训练,用于改善KVA[11]。与大多数调节功能训练相比,体育锻炼更具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可设计性。体育锻炼能使睫状肌进行频繁的舒缩运动,尤其是开放性运动项目,如棒球、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参与者需要通过观察物体移动轨迹来做出准确判断,在反复的睫状肌紧张与放松交替中,使睫状肌功能得到充分训练。

根据KVA发展原理,结合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体育锻炼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可能是造成KVA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潘景玲等[12]比较乒乓球、足球、跆拳道、空手道、游泳、体操6 个运动项目与儿童KVA的关系,发现开放性项目效果均优于闭锁性项目。男生KVA 优于女生,可能由于男生体育活动参与度较高,且多选择开放性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

本研究显示,6~8岁儿童SVA随年龄增长而下降,8~11 岁呈波动式发展,11~14 岁,即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SVA明显下降,同时该年龄段受试者近视率大幅上升。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SVA 呈中度负相关。

儿童SVA 发育在6 岁时基本完成,达到成人正常视力水平,6~12 岁SVA 具有可塑性[13-14],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视觉系统发育轨迹改变[15]。在可塑性阶段,受试对象SVA 下降且发展不稳定,可能由于SVA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较差,后期稳态维持能力弱。

SVA 水平下降是由于眼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睫状肌受动态刺激少,调节运动相应减少[16];长时间静态活动使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舒张能力丧失[17]。近距离工作和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对视力发育有不良影响[18],增加户外体育时间是预防和控制SVA 下降的有效措施。户外体育活动通过增加动态刺激,有效减少长时间从事视近工作后出现的睫状肌调节滞后现象,通过促进睫状肌放松和恢复,帮助提高SVA。

本组受试对象随着年龄增加和教育水平提高[5],学习任务负担不断加重,参与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19],SVA 下降。目前,我国中小学均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时间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学生视力水平仍出现严重下降,提示体育课内容设置有待改进。体育课程内容单一,运动技能教学与睫状肌调节功能训练的结合度低,导致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睫状肌的刺激较弱,睫状肌得不到充分放松与恢复。

根据对路径模型的分解可知,年龄对SVA 的负效应明显。改善KVA 可望达到提高SVA 的效果。但从路径系数来看,KVA与SVA间的关系远低于预期,还需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4 建议

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近视计划,开展体育与视力健康知识讲座,积极组织开展以开放性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比赛,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开放性运动的使用频率和强度,根据需要完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

家庭应配合学校防控近视的各项工作。节假日带孩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体育锻炼任务,鼓励孩子参与各类体育锻炼活动和运动竞赛,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培训或俱乐部训练,配合学校的体育锻炼干预购置相应的辅助器材和装备。

学生要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确立相应的近视防控理念;端正体育态度,强化体育动机,提高体育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自觉将体育教学过程中习得的睫状肌调节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扩大学校体育防控近视的积极效应。

女生为近视防控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女生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开展符合她们性格特点和兴趣偏好的体育锻炼活动;对女生更多采用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形式多样的组织教法、循序渐进的计划安排、激励为主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她们的参与热情和改善视力的信心。

要根据KVA发展特点,重点把握敏感期。小学低年级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性游戏;高年级结合基础运动技能,将具有闭锁性运动技能倾向的体育锻炼内容与睫状肌训练手段相结合,实现对视功能发展的有效干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广泛采用与竞技体育接轨的开放性运动项目,持续改善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睫状肌受试者体育锻炼
看绿色能保护视力吗
看绿色能保护视力吗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扩瞳验光前如何判断扩瞳药已经起效?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首次配眼镜 该不该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