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协同创新体的自组织机理及动力机制探析

2019-11-21 14:52吴佳瑜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协同创新高职院校

吴佳瑜

摘 要 高职协同创新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由牵头高校、协同企业、研究机构、目标用户企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子系统构成。结合自组织机理,高职协同创新体应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愿景规划机制、司职关联机制、平台共享机制和文化融合机制,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大生态。

关键词 高职院校;自组织机理;协同创新;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2-0046-0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协同创新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以美国为例,硅谷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

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定义协同创新,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国内研究者认为,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即如何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界限,最大限度地整合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2],使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尽可能发挥协同效应[3]。

高职院校牵头开展协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促进产教融合,有利于创新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以协同创新引领高职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培育大国工匠,有利于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改革高职社会服务模式,建成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

高职协同创新体以企业和高职院校深度融合而成的校企共同体为组织基础,由高职院校牵头构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行业指导委员会、中小微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建设,从“共生”到“互生”直至“重生”进化而成的具有自组织特性的“生命体”,兼具了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服务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职协同创新体具有利益结合体、价值认同体、文化创新体三种形态[4]。作为实体,高职协同创新体运作的瓶颈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协同创新主体间开放程度不高导致产业需求不明;二是协同创新引领作用不足导致愿景规划不清;三是协同创新体各子系统主体意识不强导致各方司职不力;四是协同创新各主体间交互网络失范,导致共享渠道不畅;五是主体间价值认同缺乏,导致文化交融不强。

以上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高职协同创新体内部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强劲的发展动力,直接折射出高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薄弱的问题,亟待以自组织原理重构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推动高职协同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二、自组织与高职协同创新体的高度契合性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演化选择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其是自然界各个子系统演化过程中,业已形成的一套物质和能量利用率较高的循环方法,属于生物学范畴。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赋予“自组织”以哲学特征,即它的各部分既是由其他部分的作用而存在,又是为了其他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各部分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相互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5]。

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等,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自组织系统内部要素高度协同,所输入的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极高,产出效能高,表现出强大功能。自组织管理是在一定框架内给予个人和组织最大可能的自主空间,让每个人、每样东西、每个组织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性和潜力并彼此协同,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秩序局面[6]。本研究主要从管理学领域分析自组织特性,并从教育学领域分析高职协同创新要素,发现两者高度契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开放性

自组织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是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开放性的自组织生态有利于自我不断成长和完善,并最终通过协同效应增强自组织团队的整体能力。协同创新源于开放式创新,是通过“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互动、整合、协同等动态过程,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有效汇集创新資源,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从而实现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

自组织的开放性特征能够很好地阐释高职协同创新体“协同为了什么”的问题。一是开放的组织系统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开放的政策环境使高职协同创新体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密切联系起来,跨学科、跨行业实施协同创新,加快实现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融合。三是开放的运作机制使高职协同创新体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趋势的自适应系统为目标,不断实现权变演化。

(二)非平衡性

远离平衡态是自组织得以形成和演进的前提,处于非平衡态的自组织才拥有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自组织的非平衡性必然要求各子系统之间设定共享的愿景和价值理念作为有序参量,进而推动自组织团队从无序走向有序。这种非平衡性可以避免自组织走向保守和僵化,充分挖掘各要素的创新创造能力和价值。

自组织的非平衡性特征恰好诠释了高职协同创新体“为什么要协同”的问题。一是协同创新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各子系统之间处于不均衡分布状态,形成有差异的竞争系统,需要发挥协同创新的力量建构起最佳的有序结构。二是为了在各子系统间寻求共同愿景和价值理念作为高职协同创新体的有序参量,就必须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支撑起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三是为了打破协同创新体各子系统原有的平衡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各个主体的优质资源,促进高职院校与国民经济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联手开展创新活动,不断碰撞、迭代升级。

(三)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

自组织内部不同成员间的异质性、多元化需求是推动自组织发展的内在诱因。自组织团队借助团队学习、资源共享、深度交流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成员之间、团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高效互动。这种自组织内部成员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自组织各部分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在特定规则下各部分有效耦合的有序系统,使其具有超出成员个体价值总和的整体价值。如果把高职协同创新体比作大脑的话,那么每个子系统就是一个具体的细胞,只有有效利用“细胞”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每个细胞都充分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来,才能创造出部分高于整体的新价值。

自组织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征能恰当地解释高职协同创新体中的牵头高校“要和谁协同”的问题。一是各协同主体之间应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产、学、研、用各有所长,更容易实现分工合作,更有利于博采众长并各取所需。二是各协同主体间要具有多重关联性和多元协同的可能性。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息息相关,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具有天然的联系。三是建构和发展过程须有一定的组织基础。高职协同创新体以校企共同体为组织基础发展而来,校企两个主要成员之间本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非线性关系,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7],从而迸发出协同创新的新动能。

(四)自主性

相对于其他组织而言,自组织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能够自主地推动系统演进,通过适时吸收、反馈内外部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对自身运行状态和方向进行调整,并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举措,从而促成各子系统自我反馈和调整。当各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和协同运动进入均势状态时,自组织系统能自动向稳定态跃升,创新升级也就发生了。“在一定意义上,自组织意味着创新,自组织的实质就是创新。”[8]

自组织的自主性特征对应着高职协同创新体“如何创新”的问题。一是要有很强的资源挖掘和整合能力,无论资源来自组织内部还是外部。高职协同创新体能够有效沟通组织内外,实现创新资源无障碍流动。二是要在工作时间、方式、团队成员组成及分工等诸多方面拥有自主权。高职协同创新体特殊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使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三是能够深度激发各子系统“人才、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的活力。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要求,各类高等学校应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与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行业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

(五)协同性

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aken)指出,在开放的系统中,子系统既各自进行着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又在某种特定关联下形成协同效应。这种协同作用使得各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不会向着不同甚至相悖的方向发展,是推动自组织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结构的关键。自组织的协同性来源于团队成员彼此间的高度信任和良性互动以及对组织的高忠诚度和责任感。

自组织的协同性特征能阐明高职协同创新体“如何有效地协同创新”的问题,即通过激发协同创新体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各主体从浅表合作走向深度融合。一是要遵循优势互补的融合原则。高职院校善于寻找各个协同创新主体的共同利益诉求,发挥各方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共同目标,即为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是要以“开放、交融”为目标进行体制革新。高职协同创新体以创新为目标的组织愿景和以合作为灵魂的组织文化,有效地把各创新主体牢牢地凝聚在一起。三是要建立责权利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高职协同创新体致力于提高成员对团队的忠诚度和价值认同感,这是协同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实施协同创新的重点和难点[9]。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高职协同创新体成立初期就应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各协同主体能协调运作、有序发展。

三、高职协同创新体的自组织体系

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高职协同创新体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一个广泛而严密的网络,见图1。高校、协同企业、研究机构、目标用户企业、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构建起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大生态。

(一)牵头高校

高职院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和科技组织的统一体,一方面,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另一方面,应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围绕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生物醫药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点和关键领域,发起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联盟内部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该校会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遴选了一批体现学校实力、面向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共建,通过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持续化推进,有选择、分步骤地重点培育,并积极引入国际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学校注重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对外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聚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各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深化学校“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目前已经出台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施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决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方案》等相关文件,组建了“学校产学研用指导委员会”“协同创新平台”“全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作组织”“产学研用网络平台”等,实现了信息互联、积聚资源、联络人才,不断扩大了影响面。

(二)协同企业

协同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介入人才培养、师资设备共享、搭建合作平台等。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与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创新体制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选派高水平人员指导教学和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建设和技术研发提供人力资源、设备物资、实训场所等保障。如友嘉实业集团是全球三大机床生产商之一,集团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有能力自行研发制造数控机床、电梯、叉车、电子产品等16项中高端产品。怀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渴求,友嘉实业集团先后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组建校企共同体友嘉机电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理事会分别由企业代表、学校代表和高职教育专家共同组成,实施“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建有“数控机床智能化改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友嘉实业集团选派研发总监担任团队领衔专家,交付真实的技术难题,依托校方驱动协同创新,以创新成果为企业提能增效。

(三)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应发挥智库优势和中介功能,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支持推进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进而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各类研究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情报信息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利用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资源,为协同创新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如中华职业教育社,鼓励科研人员到职业教育一线去发现、解决难题,在实践中提炼难题背后的科学问题并进行重点研究。不仅如此,中華职业教育社还将理论研究成果积极投入办学实践,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旨在更好地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使该院成为中华职教社的研究基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中华职业教育社有效整合起政、企、校的优质资源,引领了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

(四)目标用户企业

目标用户企业,即用人单位,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是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技术成果的应用者和转化者。目标用户企业代表着市场导向,经毕业生回访调查等反馈机制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信息传递给协同创新体其他子系统,与其他主体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介入人才培养,进行监督评价,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等。高职协同创新体因风险可控和收益可期,为目标用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社会认可,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企业又可以将协同创新的技术成果投放市场,接受市场检验,产生经济效益,成为现实生产力,为协同创新各方主体带来收益。如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发起成立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杭职-新松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产业人才需求引领教学,将技术研发项目植入教学,用企业生产方式改革教学,把协同创新的各要素有效聚合起来,促进协同创新体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创新活动整体提升到新的高度。

(五) 行业指导委员会

根据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粘合剂作用。搭建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参与、指导学校和企业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行业协同创新规划,指导制订质量监控标准,对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对教学效果和研发成果进行意见反馈和评价,以协同创新成果提升全行业的社会服务水平。如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鞋服饰品及箱包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全国各相关院校领导和专家的支持,积极指导和协调各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鞋类及服饰品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该指导委员会在主任委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施凯教授的积极倡导下,主动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吸收康奈集团、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等鞋类制造企业,与温州大学、温州设计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鞋服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动鞋服智能制造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

四、高职协同创新体的自组织动力机制

自组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归根到底来源于各要素的自组织活动,然而以上各要素主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要素间的涨落作用使得自组织本身成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又因为自组织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和制约而产生协同效应,使总体功能远大于各成员个体功能之和。在运作过程中,高职协同创新体因成员之间存在竞争与协作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非线性机制。这种自组织机制的协同增益效益是高职协同创新体运作所需要的。针对高职协同创新体实体运作中的瓶颈问题,结合自组织原理,着力构建五种机制。

(一)发挥自组织的开放性,创立高职协同创新体供需对接机制

调研协同创新市场需求是构建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基本前提。市场对协同创新的需求主要有协同育人、协同研发、协同服务三个方面,发挥自组织的开放性优势,通过高职协同创新体内部与外部的紧密联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是明确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双重身份。这是一个独立建制的机构,同时也拥有着双重身份,既是隶属于学校的二级院系机构,也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而成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双重身份决定了高职协同创新体从诞生起就拥有工学结合、产教融通的天然优势。二是建立高职协同创新体的管理机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层对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采取理事会等集体领导的形式。理事会成员主要由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的高层组成,并吸纳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主要成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三是开创“互联网+协同创新”的新格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立体式的信息对接网络,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主体提供精准的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

(二)按照自组织的非平衡性,形成高职协同创新体愿景规划机制

确定协同创新发展方向是构建高职协同创新体的首要条件。自组织时刻处于非平衡态的特征是其不断演进的动力,因此高职协同创新体要实现“产、学、研、用”多项功能,必须不断发展,一旦停滞不前就会立刻失去创新活力。为了不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做好高职协同创新体的愿景规划尤为重要。一是发挥行业企业的引领作用。高职协同创新体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使命,而行业企业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最为敏感。校方需及时把握行业企业提供的市场信息,以区域主导产业设置发展愿景。二是动态调整愿景规划。高职协同创新体的愿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根据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校方专业发展状况及资源配置条件等适时调整规划布局,从而使发展方向符合现实需要,提升高职协同创新体的整体实力。

(三)利用自组织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设置高职协同创新体司职关联机制

组建协同创新人才团队是构建高职协同创新体的组织基础。自组织各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同时也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高职协同创新体各子系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极易导致系统内耗,因此必须设置司职关联机制,使系统有效运作。一是改良内部治理结构。以高效协同管理为目标,构建扁平化的内部治理结构,减少纵向管理层级,实行宽幅度横向管理。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高职协同创新体更多的外部支持。二是建立全新的团队成员关系。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团队成员均同时是各主体成员单位的员工,可实现岗位互换、身份互认。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保持团队成员的异质性,减少因同质性形成不必要的竞争而带来的内耗。三是完善双重考核制度。从校企两方面分析和梳理各个岗位的职责,实行校企双重考核和动态选聘。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均实现校企联手,联合教书育人、联合项目攻关、联合技术服务,搭建开放式的人力资源整合系统,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各主体的人才优势。

(四)基于自组织的自主性,加固高职协同创新体平台共享机制

汇集协同创新优质资源是发展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关键环节。自组织在无外力驱使下也能不断学习以实现自主创新。高职协同创新体同样拥有自主性机构,它并不是机械地遵守权威制订的完全限制的线性规则,它的协同创新过程是进取性地改进和突破的动态过程。这一点在其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来讲,就是有能力自主夯实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平台共享机制。一是师资一体化培养。利用高职协同创新体的多方资源,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成立高职协同创新体“双师基地”,对企业常驻的兼职教师和校方重点培养的优质师资,进行重点培训,提升育人水平和项目研发、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场馆开放式管理。工程培训中心、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室及文化教育场馆由校企共同出资建设,资产校企共有,承接各类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采用企业化运作,降低维护运营成本。三是设备共享率考核。进一步开放设备共享权限,为各实训场所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子平台,按照“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的对外共享接口”的建设原则,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对共享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调整开放程度低、共享效果差的基地和设备,提高使用效率。

(五)结合自组织的协同性,开发高职协同创新体文化融合机制

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是维持高职协同创新体的有效举措。高职协同创新体具有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特征,自组织的协同性将多方集成的组织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结构推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组织,高职协同创新体看上去“形”散,因而更要重视“神”聚,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协同文化建设。一是校企文化融通合一。以“融”为核心,高职协同创新体在各子系统间建立文化交流的渠道,从融入到融通直至融合,营造协同创新氛围。二是构建和谐的创新环境。各主体合作共建文化教育基地,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及其他场馆的氛围布置上加入协同创新的文化元素,使团队整体接受创新教育的熏陶。三是组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可通过技能比武、创客大赛、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多主体共同参与,让协同创新文化入脑入心,从而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取得创新成果。

参 考 文 献

[1]Gloor P A , Laubacher R , Dynes S B C , et al. Visu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Analysis of Some W3C Working Groups[J]. 2003:11-20.

[2]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3):11-14.

[3]段艳.协同创新视域下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9):59-63.

[4]胡昌送,李明慧.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83-86.

[5]I.Kant, Critique of Teleological Judgment[M]. by Werner S. Pluhar, Reprinted fro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59-62.

[6]黄永军.学校管理标准升级——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自组织的學校[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113-117.

[7]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62-64.

[8]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3.

[9]李建求,卿中全.协同创新与高职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18-122.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a complex self-organiz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subsystems, such as leader college,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 target user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steering committee. According to self-organization syste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ughts to set up supply-demand docking mechanism, vision planning mechanism, job relevance mechanism, platform sharing mechanism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for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elf-organization syste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ynamic mechanism

Author  Wu Jiayu,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of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协同创新高职院校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