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交通环境提升和“多杆合一”后的雍和宫大街风貌
“一条崇雍街,千年北京城。”位于天坛、地坛之间的崇雍大街,是元代以来北京内城重要的南北通衢和商业中心,也是彰显北京古都风韵的主要空间轴线。
作为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的示范段,雍和宫大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已于2019年9月通过阶段性验收。工程分为北段一期、南段二期,历时17个月。
如今,游人若是自北向南走在全长1130米的雍和宫大街上,会依次看到明清特色的四合院民居、中式铺面房,以及市井风格的民国特色建筑,它们将街道风貌由古朴自然过渡至现代。
街区的变化还体现在种种细节上:扩容的步道、街角处新添的小微绿地,乃至“箱体三化”“多杆合一”的试点探索,都对雍和宫大街的风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连各家各户门边的红棕色铜牌,也经过了12稿的推敲设计。
在崇雍大街“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整体定位下,雍和宫大街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
“街道是变得挺干净了,就是太‘新了,要是再古朴一点就更好了。”这是雍和宫大街一期工程结束后,部分居民在回访中提出的意见。
为此,在二期工程的开展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设计项目的主责设计单位,尤为注重利用传统工艺来延续街区的历史风貌。
一方面,项目组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有价值的旧砖瓦和旧构件,在参考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力图原汁原味地还原街区风貌,而对于无法重复使用的旧材料(如难以继续承重的老梁柱),项目组则计划将其加工后在崇雍客厅等场所中展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孙书同还记得,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组特意请来古建專家马炳坚,对街区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利用进行现场指导。
“北京四合院,乍看千篇一律,实则千变万化,每一户的门窗、檐口、门墩、砖雕,甚至是墙的勾缝,仔细看其实都有点不一样,例如根据每户人家职业、社会身份、审美的区别,仅在门的选择上便有如意门、随墙门等多种形式。”时隔数日,孙书同仍能转述出马炳坚的观点。
循着专家的指点,在每座建筑的修缮还原中,项目组都会细致挑选合适的旧物件,并从历史资料中慢慢找寻建筑原初的风貌。最终,据项目组统计,雍和宫大街二期工程共使用了旧砖55万块、旧瓦13万块,旧材料利用约占80%。
雍和宫大街二期工程共使用了旧砖55 万块、旧瓦13 万块,旧材料利用约占80%。
另一方面,二期工程进一步细化了墙体工艺的施工方案,施工中根据建筑的原始样貌来选择对应的墙体工艺,并在沿街处砌筑“风貌保护样板墙”,将“干摆”“丝缝”“淌白”等工艺予以直观展现。
除了具体建筑的修缮,依据项目组的设计,在雍和宫大街两侧八处面积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将陆续打造“雍和八景”历史景观,充分挖掘街道的历史底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工程师盖若玫对《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如今项目组已落实了“儒风禅韵”“翠帘低语”“宝泉匠心”三处景观。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使用旧材料与传统墙面工艺,历史景观的重塑还注重与街区现有的风貌相衔接。
“例如,方家胡同是雍和宫地区较为知名的胡同,过去却由于胡同口常被车辆占据,风貌较差,丰富的历史信息不易被行人察觉,而将‘宝泉匠心设在方家胡同东口,恰能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街区的兴趣;‘儒风禅韵则注重空间层次的设计,让行人在移步中渐渐领略雍和宫红墙黄瓦的景致。”盖若玫说。
随着雍和宫大街“新颜”展露,古都的风情韵致,也在砖瓦房舍中静静流淌开来。
何天琼已在雍和宫大街101号住了30余年,由于房柱泡水发烂,每逢大雨天,她家的屋子便会漏水,几经修缮也不见好。
在此次雍和宫大街南段二期工程中,项目组对何天琼家的房屋进行了落架大修,根除了困扰她多年的漏水问题。
“起初也不放心,天天要回来转一转,后来看到光是地基就打了1米深,原来的房柱也换成好几根新的,我就对自己说,这回算是能住踏实了。”何天琼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何天琼说,修缮完成后,她家再也没有漏过雨,项目组还小心保留了陪伴她多年的老屋“纪念品”:“就连当时我坚持要留下的老梁老柁,人家也都拆下来好好放在屋里。”
何天琼家房屋的修缮一新,是雍和宫大街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
与只关注建筑外立面“一层皮”式的整治不同的是,雍和宫大街的整治提升,是一项多专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由建筑外立面向公共空间延伸,向道路两侧临街院落延伸,对城市道路、人行步道以及街道两侧50米至80米范围内的街区风貌进行整体把控。
据东城区“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统计,2019年雍和宫大街共拆除违法建筑117处、4200余平方米,封堵违规“开墙打洞”134处门窗,修缮房屋266间,排除安全隐患房屋47处127间,提升立面6900平方米,翻建如意门11座、西洋门15座、随墙门20座、蛮子门4座、小门楼1座。
在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设计项目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规划师钱川看来,雍和宫大街的整治提升,最难把握的还是如何在“大家”的风貌需求与“小家”的日常实用需要之间取得平衡。
“合法依规是整治提升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具体工程设计开展前先对大街历史文化和功能定位进行了整体研究,重点编制了‘崇雍大街城市设计导则,保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到家家户户登门拜访、沟通交流,将居民的情感和生活需求纳入考量。”钱川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北新桥街道办事处的协调统筹下,通过走访住家,项目组也不断对方案进行“微调”。
“很多细节是只有在胡同常年居住的人才能发现的,比如我们设计的木质门窗,外观风貌古朴,符合建筑特色,但是居民反映,在保温性能和采光上,断桥铝材质会更适宜。经过调研,最后在部分居住型四合院里我们就选用了双层的门窗样式——内侧为断桥铝的节能门窗,外侧为木质门窗,兼顾了美观与实用。”孙书同说。
此外,项目组还根据建筑风格的定位,为居民提供了48种个性化的门窗菜单。孙书同透露,“大家都对这种参与式设计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还有人对我们说,‘这个很重要,我们要全家商量商量,拍板了再告诉你们!”
如今,龟背锦、灯笼锦、套方等各具特色的门窗木格图案,已然在雍和宫大街上“现身”,而家家户户的现代生活,也在“老”房子中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
街区的改造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雍和宫大街既是居住区,又分布着商业业态,还承担着交通主干道的职责,如何提升利用有限的公共空间,考验着政府机构、设计单位的统筹能力与规划思路。
事实上,早在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组便组织城市规划、名城保护、建筑、交通、景观、业态研究、照明、结构、电气、照明工程等10余个专业总计70余名设计师参与了工程设计,设计方案也经过了街道办、发展改革委、园林、公交、交通、房管所等20个市、区政府部门的打磨与完善。
老砖老瓦老工艺,可以触摸到古都沧桑
木制门窗细节寓意“遍福”
“据我们统计,从工程筹备到正式启动以来,市区级调度就有100余次,街道调度是200余次。”东城区“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项目筹备的過程中,无论是上线小程序“随行”、推进“崇雍工作坊”系列开放式设计竞赛,还是推动崇雍展厅、崇雍客厅的建设,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也正因如此,雍和宫大街的提升整治首先关注到了居民的“痛点”。
例如,雍和宫北口东侧的步道已断连多年,行人行到此处都要借助非机动车道才能通过,每逢下雨还会雨水汇流,让行人的通行更加困难。整治提升工程中,通过向西迁移机动车道,调整断面形式,缩减机动车道宽度,为人行道腾挪空间,打通了多年断连的步道。
而雍和宫大街采用深灰色透水砖的新地面铺装,也改善了原本地面铺装破损不平整和雨天积水打滑等问题。
此外,在调整公交车站位置、扩展人行道宽度、打造无栏杆街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方面,雍和宫大街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提升。
“除了全线联通盲道,我们还在每个交叉口设置了全面放坡的无障碍坡道,并在宽度上与人行道等齐,为使用轮椅、婴儿车乃至拉杆箱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更为方便、安全的通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梁昌征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除了与民众的出行需求相对接,此次街道整治提升还增设了各类便民和文化服务设施,以此打造5分钟便民生活圈,商户牌匾也采取菜单式选择的方式来确定,并邀请文联书法家协会的多位书法家,以行楷、魏碑、隶书等字体题写匾额和对联。
承载着胡同记忆、情感的老字号,也得到了妥善保留。素有“内永安、外同仁”之名的永安堂药店、“京城最后一家国营粮店”同日升等老字号,都在街道的整治提升中迎来了“新生”。
“现在比以前方便多了,出去遛个弯,顺便就把菜买回家了,要是走累了,还可以在街边座椅上舒舒服服地歇一会儿,路也好走多了,就连我那九十多岁的公公,都常叫我们推他出去看看街景。”何天琼说。
“除了全线联通盲道,我们还在每个交叉口设置了全面放坡的无障碍坡道,并在宽度上与人行道等齐, 为使用轮椅、婴儿车乃至拉杆箱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更为方便、安全的通道。”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一批历史景观,其中,位于雍和宫大街东侧的“翠帘低语”,是最为独特也最为现代化的一处所在。景观一侧花木掩映着的物体,正是由街道上最大的8个变电箱拼装而成的面积达45平方米的小型变电站。
“等周围的小树长高长密,变电箱就会彻底‘消失,像这么大体量的组合变压器,在长江以北应该是第一个。”王涛说。
多年以来,雍和宫大街“见缝插针”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共108台电箱,这些电箱不仅遮蔽行人视线,还时常“挤占”人行道。
随着雍和宫大街整治提升工程于2018年启动,这条古老的街道也被选为北京市电箱“隐形”的第一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处试点。
在王涛看来,将变电箱进行“景观化、小型化、隐形化(以下简称‘箱体三化)”处理,对于雍和宫大街这样的老街区来说颇具挑战性。
“如果在新街道进行试点,可以对道路进行重新规划。而像雍和宫大街这样繁华的老街道,所有缆线都密布在地下,千头万绪,而且在变电箱‘三化工程中还要保证所有用户的用电供给,施工难度很大。”王涛说。
为此,他们为每一个电箱都专门设计了一套独特的隐形方案。
例如,对于胡同院落中体量较小的电箱,采取了“入墙”的设计,通过将电箱嵌入墙内新挖好的大洞来节约、美化院内空间。
王涛介绍,2019年8月底,雍和宫大街上的电箱便全部“隐形”了:“现在一抬头就能从雍和宫看到簋街,蓝天露出来了。”
事实上,雍和宫大街上空的视线环境改善,还与创新采用“多杆合一”的技术手段密切相关。
作为东城区“多杆合一”改造试点街道,雍和宫大街对过去设置凌乱的路灯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大气监测和人脸识别等设施进行了摸底调研,总结出街道界面杆牌共有7个大类,23个小类,其权属涉及9个管理部门。
“这条大街上杆线林立,有的杆体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甚至某个小胡同口就有五根杆体,还不包括锁车柱和石球,人们走在路上就像在绕梅花桩。”梁昌征说。
通过“多杆整合”的技术创新,改造前雍和宫大街上的233根杆体,已精简为77根综合杆体,街道空间的秩序感和景观品质得到了提升。
王涛透露,综合杆体上已为5G预留了端口,针对杆体精细化、长效化管理的工作导则也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之中。
作为“箱体三化”“多杆合一”的试点街道,古老的雍和宫大街,正在集约化、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