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凤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通过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对比,探讨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宣城承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梳理,立足宣城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就宣城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将宣城打造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新高地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宣城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3亿,占全国六分之一,经济总量约20万亿元,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至今已经走过近37个年头,特别是近几年,“长三角一体化”概念上不断在变化,空间上不断在扩大。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出了“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就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将会建设成为我国发展强劲的增长极,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沪苏浙皖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进,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T”形布局的关键区域。在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中,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最为齐全,江苏经济实力强大,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地域面积大、具有后发优势,这些都为长三角区域内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城是长三角城市群①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的重要成员,地处安徽东南部,是安徽唯一与浙江、江苏同时接壤的地级市,是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是东部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辐射的必经通道,是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同时宣城还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2018年,宣城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G60科创走廊3.0版。宣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重大利好政策支持下,发挥现有自身独特优势,全力弥补各类短板要素,一定能打好承接产业转移这张牌,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近几年来,宣城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在区域中的实力,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但通过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对比中就能发现宣城与沪苏浙发达城市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18)》显示“在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中,上海、杭州、苏州三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南京、宁波、无锡、常州、南通五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处于第二梯队;嘉兴、湖州等13个城市处于第三梯队;铜陵、宣城等5个城市处于第四梯队。”宣城高质量发展指数低,远低于沪苏浙发达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五个分项指数上来看(见表1):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新和开放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创新发展方面,宣城创新能力不强;协调发展方面,除了前五位,宣城和其他城市协调发展指数比较接近;开放发展方面,上海和浙江的城市做得比较好,宣城的开放水平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绿色发展方面,宣城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共享发展方面,上海、苏州、无锡等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由于常住人口基数较大导致在人均指标方面不占优势,排名反而比较靠后,宣城在这方面还可以。可见,宣城在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提升方面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的,宣城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更好地利用核心城市的创新和开放优势承接其辐射。
表1 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五个分项指数发展情况
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其经济总量年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长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和最前沿阵地,这里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8年人均GDP排行榜上(见表2),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上海市,达到了13.48万元,超过2万美元;江苏省紧随其后,人均GDP达到了11.50万元,约为1.74万美元;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了9.79万元,约为1.5万美元;安徽省人均GDP仅4.23万元,低于8000美元,较其它两省一市相差甚远。从2019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来看,江苏省上半年GDP总量为48582.7亿元,在全国31省份中排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GDP总量达到50501.17亿元)①数据来源2019/07/27 07:31中国新闻网。。
表2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状况
1.从省级开发区发展比较来分析
各类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见表3)总体来看,每个城市拥有3至39家的省级开发区。上海拥有39家,位列41个城市之首,南京拥有12家,仅次于上海,台州、金华、盐城、南通、徐州各拥有11家,合肥省级开发区的数量为10家,其余城市数量都在3至10家之间,其中,宣城为9家。宣城在省级开发区数量上少于沪苏浙一些发达城市。
表3 长三角三省一市41个城市省级开发区分布情况
2.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分布情况来分析
《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显示,长三角国家级开发区中,有32家国家级开发区将电子设备信息业作为其主导产业,28家将装备机械作为其主导产业,23家将汽车及其零配件作为其主导产业,以这三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数量占到了58.45%,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地区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以这三类产业为主。此外,较多的开发区也将新材料、新光源、生物医药、机电、化工、纺织服装作为主导产业。长三角320家省级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分别为机械63家,纺织50家,汽车42家,电子38家,新材料35家,装备制造34家(见表4)。可见,长三角省级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上述六大产业,这也与国家级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分布情况相吻合。此外,以医疗、农产品加工、化工、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数量在20至30家之间。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宣城正加快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①资料来源:2019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宣城应抢抓机遇承接产业转移。
表4 长三角三省一市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情况
1.工业基础
经过多年来积累,宣城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工业基础,2018年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31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多;财政收入240.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554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15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013元,比“十二五”末增加4513元。②数据来源:宣城市统计局公布数据。经过不断发展,宣城市产业集聚加快,优势产业快速扩张。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电机、箱包、卫生洁具、家具、碳酸钙中下游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2.科创基础
2018年宣城市加入G60科创走廊3.0版本,对宣城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为科创方面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创新上宣城持续发力,先后出台了《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创业支持和奖励政策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为人才集聚奠定基础。2017年宣城市提出打造宣郎广宁智创走廊,又成立了宛陵科创。宛陵科创城项目是宣城市科技创新“1号工程”,目前已投入60亿元,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其发展定位是“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的创新发展新高地,安徽融入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承接点,宣郎广宁智创走廊的科创服务平台,宣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示范新区”。目前已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宣城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宣城新材料研究院、机械研究总院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农科院宣州产业园、智谷产业园、科大讯飞宣城研究院、东华软件宣城基地等2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明确入驻宛陵科创城。努力把宛陵科创城建设成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具有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打造宣城市创新创业的标杆项目、示范工程。
3.自然禀赋
宣城是长三角地区西进的“桥头堡”,是实现东中西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纽带。宣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流畅达,是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宣城处于合肥、南京、杭州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安徽省唯一既与江苏又与浙江接壤的省辖市(约有365公里与江苏、浙江接壤),距皖、苏、浙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均在两三百公里内。随着境内纵横的公路、高铁、航运、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到2020年,宣城将实现中心城区一小时通达沪宁杭合、二小时飞抵北广深,成为长三角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宣城市与长三角地缘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区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多,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50余种,特别是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大。宣城市拥有大量自然与文化景观,是“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长三角地区风光旖旎的“后花园”,旅游业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宣城海关、国检监管查验场所于2014年底投入运营;宣城“无水港”已开港运营;安徽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和市区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在建设中。德邦物流、联邦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在宣城均有布点,能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物流服务。
近年来,宣城市全面对接沪苏浙,紧紧围绕“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目标,把沪苏浙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在融入沪苏浙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产业承接作为关键所在,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协同、精准招商的手段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全力建设与沪苏浙高端产业相配套、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与沪苏浙产业互补的有利发展格局。
1.四大主导产业的新格局形成
2018年,宣城市全年经济总量排位在全省十六个市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中均实现前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1%和14.9%,均创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5%和21.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实现了在全省“保八争七”基础上的争先进位。跻身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和2018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全国前100名,创新持续力居长三角城市第3位,获评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54.2%,增长20.1%,居全省第4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居全省第3位。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
2.开发区合作稳步推进
宣城市优化整合后保留了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广德、郎溪经开区分别加挂“皖苏浙产业合作园区”“皖苏产业合作园区”。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地区相关园区都签订了共同建设协议,苏皖合作示范区、沪宣合作产业园、新塘羽绒产业园、宣城经开区贝特工业园、宣城高新区松江工业园、郎溪经开区无锡工业园和常州工业园、广德经开区PCB产业园、郎溪十字开发区经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都在扎实推进。据统计,宣城招商引资的一半以上企业都来自沪苏浙一带。
3.优先承接产业明确
据《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显示,宣城市明确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有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还显示,要引导镍、锡、锑、汞等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逐步调整退出,不再承接独立热轧钢(热轧钢筋类)产业。
围绕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宣城全市9个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承载功能日趋完善。但是,宣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宣城市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农业等领域少之又少,服务业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公共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等服务行业,尤其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足。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会间接性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为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见表5),这9个开发区分布于各县(市、区),在城市发展、经济活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宣城产业空间布局缺乏统筹协调,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产业同构,企业之间不能形成上下游关系,导致行业整体效益偏低。
表5 宣城市各开发区主导产业
宣城市9个开发区中,(见表5)把汽车零部件列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2个;把装备制造列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2个;把机械制造列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3个;把生物医药列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2个;把新材料列为主导产业的园区3个。开发区总体数量不多,但在主导产业定位上存在大量重复部分,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部竞争。
宣城承接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实力并非十分雄厚,融资需求不断增大。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宣城金融创新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
宣城部分开发区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同时缺少重要功能区的控制性规划和供电、供水及环保等重大专项规划,导致园区发展后劲不足。承接专业产业的整体层次不高以及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难以促进园区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同时,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教育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
宣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技能强、素质高的劳动力大都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导致中高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近年来,宣城在春节期间积极举办招聘会,但由于企业劳动强度较大,工资水平不高,往往收效甚微。有些企业按照生产订单用工,对培养和稳定员工队伍没有进行长远规划,有订单任务时就招工,工作完成后又急于解聘员工,员工在企业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这使得企业难招工、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宣城开放型经济处于成长阶段,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登记注册、项目报批手续繁多,办理程序复杂,办理时间长,项目施工环境不优,一些部门重复检查、交叉检查频繁。
宣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对接沪苏浙,抢抓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推进交通、体制、政策、产业、市场、要素等方面的接轨与融合,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地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动摇,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下,宣城要科学理性看待先发地区产业外溢的机遇,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理性选择承接产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短期发展。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牢牢把握本地主导产业定位,集中力量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突出特色,实现有序承接、优势互补。对于国家政策明令规定淘汰的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排放等项目,要严格把关,禁止转移进入,避免低层次的简单复制。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提高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率。鼓励企业在实施相关项目建设中,采用节能、节水及环保的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对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宣城要加强与南京、杭州、常州、湖州、芜湖等毗邻市合作,共同保护区域饮用水安全,全面做好固废排查整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水阳江、南漪湖等江河湖库生态修复和矿区生态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1.提升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用好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等重大平台,积极推进全领域战略合作、全方位深度接轨。巩固互访交流机制,寻找合作机遇。加快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芜宣段扩能改造、芜宣机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基金+政策+平台”招商模式,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继续加大外贸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二类口岸、保税区功能,积极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2.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发展
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发展。抓紧启动水阳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注重水岸互动,把沿岸做成城市特色标志,彰显“山水相依、诗画皖南”的独特意境,打造“一江春水穿城过”的韵味浓郁画面。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城规建管水平,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兼顾总量和进度,突出工业发展方向,努力争先进位,不断夯实全市发展基础。
3.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统筹推进的运行机制,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都是全面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攻克的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抓好粮食生产,这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压舱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必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阶段性明显改善。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
宣城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要统筹做好规划,合理引导转移产业分布集中,避免各园区恶性竞争,促进宣城承接产业转移整体化发展尤为重要。
1.引导承接产业定向集聚
宣城市要提高站位,科学布局,统一思想,把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导转移产业定向集聚,促进各园区形成独特的产业集群区。发挥园区已有龙头企业的吸引作用,进一步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2.规范开发区的发展
统筹规划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主导产业定位重复,促使各园区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体系。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的整合与发展,避免在部分开发区重复建设,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基于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据宣城整体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从而提升整个宣城的经济竞争力。
省级以上9家开发区经过数年发展,现已拥有一定经济体量,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初显规模,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能力强化方面还亟待提升。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宣城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企业引进来,更要留下来。基础设施是企业投资的硬环境,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各园区要按照规划,坚持把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作为立足之本,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环保、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平台建设。要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全面提升开发区投资吸引力。
2.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为创造更优营商环境,宣城市政府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为落户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确保落户企业早日开工建设。明确专人服务项目发展,及时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和困难,为企业答疑解惑,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落户是基础,做大做强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宣城要加快宛陵科创城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充分发挥宛陵科创城完善的载体功能,推动宛陵科创城与张江科学城、G60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科技城等长三角平台机构协同创新。积极引进临港(松江)科技城、清华科技园等富有经验的品牌园区和战略投资者,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平台共建、委托管理、一体招商。抓住杭州市“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的机遇,深化与杭州云栖小镇等周边软件园区的合作,大力承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软件外包企业,推进软件大数据产业集聚壮大,打造全省重要的智慧经济发展基地。
1.完善用工保障机制
推进宣城市劳动力资源市场建设,延伸就业平台,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彻底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宣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近年来的发展优势,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加大回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择业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及时解决回乡人员遇到的困难。政府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合工大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深化对企业人才需求探索,定向设置高校育人专业,有方向满足宣城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型、创新型等类型人才的需求。要加大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因需开设订单班。
2.全面搭建融资平台
一方面要加强当地的资本运作能力。应积极整合投融资平台,盘活有效资产、创新融资方式、放大资产效应,统筹运用各类资金,加速推进承接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现有的各类信用担保、第三方担保、小额贷款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民间游资和中小企业搭建更多的资本融通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难得,先发地区产业向外转移形势明确,宣城不仅要做好产业承接各项保障性工作,更要主动出击,走出去,把优质产业引进来。要瞄准长三角区域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中高端环节,加强建链、强链、延链招商,推进产业链整体承接。瞄准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等“四新经济”以及电商平台、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加入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建设,组织大型企业参与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设立项目。加大对驻长三角区域招商办事处的统筹调度,配齐配强招商力量,加强招商项目信息的持续跟进管理,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