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宿迁 223800
临床上,混合痔属于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1]。 外剥内扎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 虽然该手术方式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肛门部位末梢神经丰富,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 敏感度较高, 所以术后极易出现尿潴留、肛缘水肿、创面疼痛以及术后出血等多种并发症,这会明显增加患者痛苦[2-3]。 以往通常会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行温盐水坐浴,以此来对创面愈合进行促进[4]。 但长时期采用该方式治疗会将皮肤油脂减少, 减弱皮肤抵抗力, 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皮肤干燥而出现皮肤瘙痒等情况,这会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产生明显影响[4-5]。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研究不断深入,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行中医坐浴被广泛推广于临床[6-7]。 该研究以该院2018 年6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70 例混合痔患者为对象,主要针对混合痔术后行中药坐浴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70 例混合痔患者在该院行外剥内扎术,纳入标准:①混合痔Ⅲ~Ⅳ°;②知情同意;③不存在药物禁忌证;④不存在严重肾、脑、肝、心等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过敏体质;③妊娠期女性;④合并恶性肿瘤;⑤肛周急性脓肿,且有严重肠道感染、腹泻伴随出现;⑥难以耐受手术治疗。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21~55 岁,平均年龄(34.42±1.15)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15±0.28)年;共35 例,男性18 例,女性17 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结缔组织型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有2 例、8 例、25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1~56 岁, 平均年龄(36.57±1.08)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3.28±0.32)年,共35 例,男性18 例,女性17 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结缔组织型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有14 例、5 例、16 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为腰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预防感染24~48 h,治疗组术后第1 天开始每日换药1 次,并用中药熏洗方坐浴,早晚各1 次,药物组成:苦参、盐黄柏、酒黄芩、生大黄、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地榆等,将每次坐浴时间控制为15 min,7 d 为1 个疗程,使用14 d。 对照组术后行温盐水坐浴,采用先熏蒸后坐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将每次坐浴时间控制为15 min,每天行2 次治疗,7 d 为1 个疗程,使用14 d。
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完全上皮化需要耗费的时间)、水肿、渗出以及疼痛评分:①水肿:创面边缘处于光滑状态,则计0 分;创面边缘稍微突起,触摸时感觉柔软,则计1 分;创面硬化、红肿,并且呈现为透亮状态,则计2 分;局部肿块状,或者有坏死现象出现,则计3 分。 ②渗出:若渗液渗透4 层以下纱布,则计0 分;若渗液渗透4~8 层纱布,则计1 分;若渗液渗透9~12 层纱布,则计3分;若渗液渗透12 层以上纱布,则计3 分。③疼痛:没有疼痛感出现,则为0 分;出现轻度疼痛感,且可忍受,则为1分;出现中度疼痛感,需要采用镇痛药物,则为2 分;出现剧烈疼痛感,需要行强效镇痛干预,则为3 分[8-9]。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比[(±s),d]
组别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19.89±2.18 13.02±1.19 17.494 0.000
对比两组治疗前水肿、渗出以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水肿治疗前 治疗后渗出治疗前 治疗后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1.99±0.52 1.97±0.56 0.166 0.869 0.62±0.15 0.41±0.08 7.813 0.000 2.06±0.15 2.09±0.13 0.527 0.553 0.79±0.08 0.42±0.06 8.126 0.000 2.15±0.89 2.26±0.92 0.013 0.967 0.98±0.18 0.12±0.08 13.257 0.000
现阶段, 临床通常会采用手术疗法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虽然手术效果理想,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创面渗出、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10-11]。 为此,为了推进术后康复进程,术后采取科学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十分必要。 西医通常会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行温盐水坐浴,但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难以获得理想的总体治疗效果。 坐浴属于我国中医学的常见治疗方式,通过热气蒸腾来对患处进行作用,通过热力介导来促使药力能够直达病所,具有荡涤污浊毒邪功效,进而促使患处血脉处于通畅状态,提高术后康复质量[12-13]。
该研究中,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02±1.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89±2.18)d(t=17.494,P<0.05);观察组治疗后水肿、 渗出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 (0.41±0.08) 分、(0.42±0.06)分、(0.12±0.08)分,均低于对照组(t=7.813、8.126、13.257,P<0.05), 提示混合痔术后行中药坐浴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对术后创面愈合进行有效促进,改善术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情况。 闻亚平等[14]学者经研究发现,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65±2.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57±2.63)d;观察组治疗后水肿、疼痛评分分别为(0.52±0.45)分、(1.01±0.4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证明混合痔术后行中药坐浴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 究其原因,该研究中药坐浴方中包含苦参、盐黄柏、酒黄芩、生大黄、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地榆等中药,其中苦参具有利尿、清热燥湿功效;盐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酒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生大黄能够凉血解毒、泻热通便;蒲公英能够利尿通淋、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紫花地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消肿以及清热解毒功效;鱼腥草能够消炎、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地榆能够消肿敛疮、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方中诸药合用能够对创面愈合进行有效促进,改善术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 混合痔术后行中药坐浴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对术后创面愈合进行有效促进,改善术后水肿、渗出以及疼痛情况,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