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11-21 01:01范志江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侧卧位肾镜肾结石

范志江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江苏常熟 215500

肾结石是临床泌尿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男性患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多数患者存在较大的结石,患者在患病前期其临床症状不显著,但是随着病症的发展,逐渐出现恶心、呕吐、腰腹部绞痛、腹胀、尿血等临床相关症状,该类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1]。 临床常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目前临床对于应用何种方式治疗的效果最理想仍然存在争议。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 应用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为验证该观点,该文对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肾结石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 分析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结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82 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68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区间为36~67岁,平均年龄为(45.7±3.7)岁。 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者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41 例、参照组41例, 对患者的常规性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的对比条件,并且研究所选病例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的患者;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且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 进行研究前接受其他方式进行治疗过的患者;患有其他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与人进行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 协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第11 肋骨见做斜向切口,打开肾筋膜,将肾脏暴露出来后,分离肾脏与输尿管上段,将肾盂充分暴露[2]。 寻找结石位置,确定位置后纵向切口肾盂,使用钳夹将结石夹出;如果结石尺寸较大无法直接取出, 则需将肾盂切开, 向肾窦内延伸后将结石取出;如果肾结石是巨大鹿角形结石,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实质切口术,将深静脉和动脉分离,阻断肾蒂,按照肾盂造影确定切口的位置,然后使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对肾盂进行冲洗后缝合切口,常规留置导流管[3];

研究组患者接受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具体措施:选取患者截石位,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将膀胱镜输尿导管从患侧输尿管中插入并在导尿管上将导管固定好。 协助患者改变成俯卧位, 将腹部垫高,腰背保持在同一水平,使用B 超对患者进行检查,在第11 肋间与腋后线做一穿刺点, 根据B 超的引导应用18G 穿刺针在结石肾盂肾盏进行穿刺, 如患者积水不明显,可通过F6 导管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将肾盂扩张,然后拔出针芯,导出尿液[4]。 通过输尿管将含量为20%的复方泛影葡胺注入,通过穿刺针鞘放置导丝,通过输尿管腔插入最佳,在肾盂、肾盏内插入5~10 cm[5]。 沿着穿刺针使用小尖刀将皮肤和筋膜切开,退出针鞘。 留下导丝。 沿着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将F8 扩张至F18,置入F9,对F8 输尿管进行观察,确定结石的状况,然后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碎石,将结石清除之后,留置F16 肾造瘘管,术后5d 左右进行KUB 复查,确定结石全部被取出后,拔出肾造瘘管[6]。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该文研究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以(±s)表示,行t 检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表示,并予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同时其术中出血量则明显少于参照组, 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n=41)参照组(n=41)t 值P 值85±12 106±23 5.183 0.000 7.2±1.4 9.1±2.3 4.518 0.000 111±14 136±19 6.783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共计出现2 例并发症的情况,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参照组患者中共计出现14 例并发症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34.1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82,P=0.001)。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该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导致患者患病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原因、饮食习惯等[7]。 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症逐渐加重,肾结石从肾脏中向输尿管掉落,导致输尿管堵塞,进而引起相关临床症状,并且患者还会伴有尿路感染的情况[8]。 临床治疗肾结石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等,药物治疗只能够对患者代谢失调的情况进行纠正[9],同时还能够缓解疼痛、控制感染,但是无法彻底治愈肾结石[10];并且据临床资料显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容易出现残留[11]。 所以外科手术方式是治疗肾结石的最佳方法,切口取石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发生,其创伤性较高,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并且其预后效果也不甚理想,同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其残留率也较高,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复发的情况,使得其再次手术的风险居高不下,并且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所以效果不太理想[12]。

而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创伤性较小,在进行该项手术时,不会对患者的面部和胸腹部造成压迫, 因而患者的耐受性较高、 配合度较好,并且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该文的研究中,为了验证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疗效,对82 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组研究,将其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对其实施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传统切开取石术,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对比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4)mL、(85±12)min、(7.2±1.4)d,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136±19)mL、(106±23)min 以及(9.1±2.3)d,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王冬冬学者的研究[5]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6±11)mL、(110±15)min、(7.0±1.5)d, 对照组则分别为(105±25)mL、(135±18)min、(9.0±2.0)d, 数据对 比 (P<0.05),数据对比结果与该文数据对比结果吻合。这证明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较为理想,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在肾结石患者实施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安全性较高,因而该种治疗措施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侧卧位肾镜肾结石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大于80°侧卧位的通气效果观察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