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参与式方法应用研究

2019-11-21 08:23高云庭
智能城市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参与者工程师设计师

高云庭

(广东白云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绿色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50)

1 参与式模型

所有有关人员对建筑项目方案设计的调研、分析、决策、评价、管理、监督等相关工作的介入[1],是以行为呈现的外显性参与、心智映射与情感卷入的内隐性参与的有机组合[2],前者对应着活动过程或浅层次的形式化参与,后者对应着心理摄入或主动欲求层面的实质性参与。在一次成功地参与式设计中,这两种参与一定是并行的。参与式设计有建议性商讨、包容性合作、共识性决策三种参与设计的方式[3],它们都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其一,参与者“在场”于整个活动过程中;其二,参与者与设计师是活动结果的共同创作者[4]。参与人员的组织和行动程式是参与式模型(图1)的重点研究内容[5]。

图1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参与式模型

其中人员结构主要由三个合作团队、三个受众主体组成:

(1)设计团队: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外立面设计师)、机械设备工程师(电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设备工程师、给排水设备工程师)、环境工程师。

(2)专家团队:室内设计师、景观园林设计师、生态环境专家、土木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水资源专家、照明专家、消防专家、声学专家、地质工程师(地热专家、抗震专家、岩土工程师)、被动式建筑规范专家、评估专家、造价师(概预算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专业代理人员(试运行代理人员、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人员)、其他专项技术人员(如模拟专员、数据专员、实验专员、纠偏专员等)。

(3)施工团队:工程承包商(总承包商、分承包商)、建筑施工队、建筑原料提供商(材料供应商、构件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工程监理。

(4)使用方:业主、租赁户、用户(长期使用者、临时使用者)。

(5)管理方:投资人、建筑项目管理者、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者、设备管理人员、建筑运营维护人员。

(6)利益相关者:邻里、社区、周边人群、来访者、建筑原件生产者(材料生产者、构件生产者、设备生产者)、政府管理(决策)者、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科研与教学机构[6]。

在整个协同合作过程中,设计师应当是这个超大团队的主要召集人,而不是唯一的决策者,更不是居上位的领导者。设计师必须视野开阔、有大局观,面对不同团队的各种非设计专业人士,应具备引导、激发和控场的能力,要能将自己整合者与协调者的身份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做适时的切换,通过对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集合,把所有的参与者的心智和情感凝聚到设计项目中来。

设计过程中切忌将参与范围推得过于广,无论在哪个设计阶段的哪种参与模式,团队太大会明显增加参与式设计的成本,并且也难以把控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当充分深化每一位参与者的参与层次,特别要高度重视用户所能扮演的相较以往更重要、更专业、更活跃的角色,让参与者在有关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稳定化、持久化、最大化,挖掘并聚合他们心目中的建筑图景,尽早形成就预期结果具有一致性认识的设计共同体。

各设计团队之间应当建立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及渠道网络,共同制定审查建筑项目的日程计划和详细的工作会议计划。开放式的协同设计和透明的运行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信息公开、时常交流、相互理解,减少相互间的猜测、误解、矛盾与冲突,有利于加强参与者的主人翁责任精神和各成员间的凝聚力,进而充分提高合作效率,降低设计过程的成本投入,促进多维度任务、多领域规则与多学科信息的交互转化,达到高度拟合参与者行为指向,缩短设计中分析反馈流程,快速全面开发项目方案的目的[7]。

2 参与三阶段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参与式方法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前、中、末三个方案设计阶段需要不同的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过程相配合,参与者进入时机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形成有利于完善项目方案的共识性、自主性、全面性、深化性合作设计行为及创造活动。

2.1 设计前参与

项目早期的调研与分析阶段,参与式设计法便已起着重要作用。用户、建筑项目高级管理者、核心设计成员是该阶段的重点参与人员,特别是用户的参与程度与效果,对理解用户真实需求和整个方案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与方案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项目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有必要,可以适当扩大参与范围。设计参与形式应具有趣味性、易用性、半开放性的特征,强调参与人员的信息产出和定义需求的导向性主要地位,设计师应更多地扮演学习、领会的信息采集者与问题分析者角色。设计师通过参与过程中的交流、观察、咨询、互动,能在短期(1 d或数日)内获得信息、数据、样本等丰富的分析要素[8],进而形成几组设计方案可能性的初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对项目预期更完整的认知和理解。输入式设计参与的分析性结论可以帮助设计师理清项目基本状况、生活情景视图、总体目标与特别要求、有利条件、限制因素等项目设计所必要的基础信息。

2.2 设计中参与

项目方案设计的分析、设计、评估、迭代阶段,参与式设计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广、持续的时间也较长。设计师、用户、关键工程人员、投资开发者、业主、设计专业人员、专项技术专家、施工技术人员、相关管理人员、相关业务专员、项目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到设计过程中。设计参与形式应具有安全性、普适性、半游戏性的特征,强调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创作参与者的作用,设计师应更多地扮演团队协调者和价值整合者角色。早期的设计研究便需要各成员进行跨专业的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多种问题诉求的叠合方案,此时期的合作必须是多方式、多组织、多次数的,并拓展至相当复杂、深入的程度。在逐渐开展方案设计后,各方的参与因各设计流程的关注点不同而渐渐归属于一定的时段和时序,但仍要保持很强的横向交互连接,参与者应是在沟通、分享、合作、协调基础上走过一个与设计师共同创作的过程。广泛而深刻的具身化参与设计可以超越显而易见的需求,为设计者提供更有力的设计支持,有效地保证了项目方案最完整的质量。

2.3 设计末参与

在关系到建筑项目生成的阶段,参与对象更多的是来自施工团队和管理方。设计师、概预算工程师、投资开发者、施工技术人员、建筑原料提供商、工程承包商、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到“设计——实施”转化阶段中来。设计参与形式应具有通用性、互助性、半规定性的特征,强调参与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创作主体的作用,设计师应更多地扮演协同合作者与设计最终整合者角色。在施工图的设计与制作之前,需要多方就图纸标准、原料规格、建筑造价、人员安全、工程工期、绿色施工等问题进行商讨、交流,与设计师一起促进技术性解决方案的优化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对可持续建筑标识申报计划、试运营方案、使用后评估(POE)方案、管理与维护计划的拟定给予建设性意见。将参与式设计持续到项目设计结束阶段,才更有利于项目方案的顺利落地,并为建筑项目在生成后阶段的效益保障做好更为全面的铺垫工作。

3 结语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让建筑项目的所有相关者参与到设计活动过程中,在相互尊重对方知识背景和利益诉求的前提下,以并融互利的共享思维组织外部的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技术进行协同设计的工作方法[9]。该设计法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呈现出科学性、民主性、全面性和高效性的方法特征,能准确完整地定义多维需求[10],使项目设计达到可持续性最优化的同时,也实现对一切利益关联者的承诺[11],在设计方案的周全程度、建筑的影响域形成、整个项目的社会价值创造方面能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猜你喜欢
参与者工程师设计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小小设计师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设计师访谈
青年工程师
设计师的存在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