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冯梅
[摘要]针对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建设滞后状况,对目前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基于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构建了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阐述了体系中课程类别的划分与理据、课程内容和作用,旨在促进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文化课程;文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9)05-0089-050引言
《高等學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英语专业的新定义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1]。这个定义指出了英语专业的内容与方向,明确了文化课程的地位,彰显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特点。文化课程是以“文化”为核心概念凝聚起来的一系列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具有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功能。《国标》要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人文通识知识、高尚人文情怀和厚实人文底蕴的外语人才[2]。语言、文学和文化作为英语专业方向的3个核心课程群,在建设方面并不均衡。与语言、文学课程群相比,文化课程群的建设滞后。文化课程长期处于散在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群。近年来,英语专业逐渐回归人文属性,文化课程显露出其自身价值。一些学者在探索英语人文教育中,提出了许多具有方向性的观点。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3];蒋洪新从英国近两个世纪的人文与科学之争出发,结合现代大学的理想,论述人文教育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性[4];何玲梅认为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设置的向度在于遵循人文发展规律,实现从“语言符号”到“文化理解”的转向[5];孙有中提出并阐述了一种英语教学新范式:“人文英语教育”[6]。学者们的此类研究为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本研究拟在《国标》视域下,参照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数据的结果与分析,构建一个文化课程体系。目的是使文化课程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课程群,充分发挥其人文属性,为英语专业的整体发展和建设起到支撑作用。
1文化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1.1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旨在了解文化课程开设的状况。调查问卷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文化课程名称供被试选择,同时也留出空间填写未尽课程,以便全面呈现各校开设的文化课程。
1.2调查对象与实施
问卷原则上发放给有关外语院系的负责人或文化课程负责人,一校一卷。问卷的发放全部是一对一完成的,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在院校类别上有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类院校,在办学层次上有985院校、211院校、全国重点和普通院校。
1.3调查结果
将40所院校的文化课程累计起来,共有43门。按照开设院校数目和所占全部调查院校的百分比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
1.4结果分析
1) 文化课程覆盖面较广,对课程学习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调查发现,目前开设的文化课程门类比较齐全,有中国文化类课程、西方文化类课程以及跨文化类课程。西方文化课程作为主体比较突出,国别文化、电影文化、影视歌曲文化等课程形式多样。这些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范围和框架。调查结果有助于各院校借鉴其它院校开设的文化课程,进行横向对比,找出自己在课程建设和设置方面的发展空间。这些课程对于构建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而言,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和课程选择项。
2) 各院校开设的文化课程内容和数量不尽相同,少则3门,多则达11门。从开设的院校类别来看,外语类院校开设课程门数最多,在全部43门课程中,开设了35门,比例达81.3%。其他依次为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其他类院校。差异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认识上的问题。目前一些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师资力量的问题。各校能够开设出各类型文化课程的教师队伍有差异,存在因校设课、因人设课的现象。
3) 文化课程外部界限不清晰,内部凝聚力不强。课程重合度不强,课程设置分散,能够达到半数以上院校共同开设的课程只有5门,仅有一所院校开设的课程则达24门。与此同时,一些课程内容相似度较高,但名称各异,降低了课程的辨识度。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着课程界定、课程类别划分、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构建起一个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2文化课程体系构建
Kramsch认为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目的文化的特点。为了达到跨文化理解的目的,必须在了解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异同,理解相关文化现象,采取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文化现象[7]。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以这种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国标》突出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特性,强调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吸收。这些知识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英语文学知识、语言学知识、西方文明史等[2]。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更好地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成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1]。这些政策性要求是构建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清晰性原则,即体系中的课程从形式到内容力求做到清晰易懂、简洁凝练,在理解上没有歧义,使其成为文化类课程的最大公约数。
2) 灵活性原则,即体系提供一个可操作框架作为教学参照,其中的专业方向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调控空间,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精简或拓宽。
3) 系统性原则,即体系内各门课程相对独立,但课程间相互衔接、相互关联。最大程度上使文化课程整体结构合理、配置优化,形成系统。
2.2课程体系构成
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构成如表2所示。
2.3课程体系解析
1) 课程类别的划分与依据。在该体系中,所有课程分成纵向三类和横向两类。纵向是课程类别,横向是课程性质。王立非、葛海玲在阐述《国标》时指出,文化知识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知晓中西文化的共同之处和显著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依照这个理论界定,英语专业全部文化知识可以分为3类: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跨文化,这3类文化知识构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中国文化是本族语文化,西方文化是目的语文化,跨文化课程则是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对比与应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首先立足本民族文化,然后再系统、深入地学习西方文化,从而构筑起中西文化的完整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交流和运用。这种划分契合了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
《国标》将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5个版块[8]。文化类课程包含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专业核心课程是英语专业共识度较高、数量有限的必修课程,本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既执行了《国标》的具体要求,又参照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专业方向课程是在核心课程基础上围绕培养方向扩大内涵和外延、增加广度和深度的课程。课程数量较多,可以作选修课。在本体系中,中国文化类课程从调查结果中筛选出2门,跨文化类课程筛选出3门。作为主体的西方文化课程比较多,为方便操作,梳理成3个模块,包括10門课程。不论是模块还是模块内课程,学校都可以结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和学科发展方向,根据校情自行选择。《国标》也鼓励各高校英语专业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行业需求,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设置培养方向课程,建立自己学校的特色和标准[9]。
2) 课程描述与作用。体系中的课程都是以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跨文化3类文化构成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保障《国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中国文化类课程中,“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主要是理清中国文化的历史梗概,总结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它具备高度概括性和系统性,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课程。“中国思想经典阅读”重点在于其思想性,学生可以学习和研讨在两千多年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与历史思想巨人对话。“中华文明史”则具有多学科综合性,从历史的视角总体性地描述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着重描述对中华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分析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种种原因。3门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相互补充。中国文化课程的知识体系、价值取向会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素质养成中产生深远影响,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通过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英文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元素,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当前中国面临“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层面大战略。虽然中国功夫、中国菜、中国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已经“走出去”了,但是世界对中国思想文化和哲学观念的认知度还较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中,外语专业的学生承担着一份历史责任。
西方文化类课程主要是介绍美国、英国等国的社会与文化知识,通过不同课型的学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客观、准确地看待西方社会与文化。在西方文化课程中,“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其知识以文化要素为点平行展开,横向排列。“西方文明史”课程的知识纵向展开,沿着历史的脉络由古至今。二者各有侧重,共同组成西方文化基础知识。“西方思想经典阅读”和“英美文化选读”是西方文化课程的深化。前者重思想性,后者重知识性,作用都是通过阅读作品,深化文化知识,理性地思考一些文化现象和问题,提高文化认知水平。“现代西方哲学精华”涉及一些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经典作品。研读哲学作品可以摄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领会中西文化精髓,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文明史”课程从历史的视角,描述世界文明演进的过程,揭示文明的发展规律,俯视世界文化。国别文化是深入、系统了解某一国家文化的有效课程,主要涉及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文化。在电影课程中,“欧洲电影研究”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电影艺术为素材介绍欧洲的艺术成就,从电影视角感受和理解欧洲的社会与文化。“英美电影赏析”课程可以通过电影的形式,重点了解和学习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西方经典影评”是在赏析的基础上评价西方文化。
跨文化类课程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进行比较与互动,语言、文化和交际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通过文化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分析和交际实践,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从认识文化差异,到理解文化差异,再到处理文化差异的过程,最终能够应用交际技能和策略,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交际”是文化类主干课程,通过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在商务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可以既掌握商务知识,也能够学会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中西文化比较”是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激发审美情趣,提高文化鉴赏能力。“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的课程特点是以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为主要比较对象,探讨两种语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传统模式异同,掌握语言的真谛,驾驭汉、英语言的使用。
3结束语
作为英语专业方向的3个核心要素之一,文化类课程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国标》也明确了文化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相比语言学和文学课程的建设,文化类课程无论在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空间。本文基于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和调查数据,按照《国标》要求,构建起一个文化课程体系,还仅仅是个起步,对文化课程的认识和设置还需要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2):112-120.
[2]王立非,葛海玲.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5):2-9.
[3]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176-183.
[4]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10-18.
[5]何玲梅.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向度[J].外语教学,2013(3):76-80.
[6]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6):859-870.
[7]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冯广武.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J].外语界,2017(1):2-6.
[9]彭青龙.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及其与学校标准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09-117.
[责任编辑刘冰]
A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courses system for
English majors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ZHANG Wei-dong1,FENG Me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500024,China)
AbstractTo counter the situation of sluggish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courses for English majo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lture courses offered for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was carried out. With Kramsch′s culture teaching theory as guidance,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a culture courses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Criteria of Teaching Quality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justification,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the culture cours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aims to make the culture cours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nglish majors development.
KeywordsNational Criteria of Teaching Quality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culture courses;culture courses system
[收稿日期]2018-12-25
[作者簡介]张卫东(1955-),男,山东平原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
[通讯作者]冯梅(196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