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航,刘 玮,黄冰湟
(福州大学团委,福建 福州 350108)
我国经济正在转型,由单一追求速度变成兼顾质量与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难度显著增大。2019年,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提出建立健全支持青年就业见习的政策制度和工作体系,拓展见习单位范围,为青年群体提供见习机会[1]。社会就业要求高而青年的工作经验少,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见习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积极尝试,更是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的重要抓手。
围绕青年就业见习实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滕飞[2](2010)立足于劳动力市场规律,提出完善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青年就业目标和经济社会行业需求的对策。张旭东[3](2014)和张朝霞[4](2015)立足实证研究,针对就业见习活动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青年就业见习制度推行的困境,为完善就业见习管理,提升见习活动的效用和质量提出建议。邵刚[5](2018)着眼于对接平台建设,探索新型的见习基地网络对接模式。邹开亮[6](2018)以保护见习大学生的权益为切入点,探索如何促进青年就业见习制度的完善。
现有研究更多着眼于促进“青年就业”,对更好发挥“青年就业见习制度”效用的研究较少,同时更多学者关注的是通过政策的完善和法规的建设,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较少着眼于青年就业见习服务平台中其他主体的作用探讨,尤其缺少对高校共青团在该平台运行中的协调作用的分析,因此本文研究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青年就业见习研究领域的不足。
通过就业见习促进青年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构建青年就业见习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除青年外,该体系的参与主体还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共青团、高校。理清各个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各个主体间的作用机制(见图1),是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见习服务体系的基础。
图1 当前青年就业见习服务体系
1.政府
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引导社会部门提供见习岗位,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提高政企事业单位参与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的积极性。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统筹协调青年就业需求和市场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但同时,作为政策制定者,政府和目标青年之间存在需求信息沟通延迟的问题。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制造部门,直接影响青年就业现状。用人单位参与就业见习,通过考察见习青年的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扩大企业选人、用人的视野,以求为单位的发展壮大建立稳定的人才选拔、输送渠道。经营成本的增加是用人单位参与青年就业见习服务平台的最大顾虑,政府行为和政策会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于该问题的考量。
3.高校
高校与待就业青年学生群体的联系紧密,在青年服务上具有连贯性。它主要依托政策福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提高劳动力供给素质;同时,通过指导青年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让青年学生理解就业见习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高参与就业见习的积极性,避免青年主观层面消极造成的失业[7]。
4.共青团
在青年就业见习服务体系中,由于青年就业工作涉及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较多,政策资源和物质资源分散,存在多头管理,资源聚合度不高的问题。虽然共青团本身不具备资源掌控权,无法直接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但共青团依托强大的社会联系能力和青年组织能力,能在其中能够发挥协调统筹作用。
5.青年
青年是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就业见习,可以提高工作能力,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强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减少学生刚进入职场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性,这是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就业见习的主要目的。但是青年学生存在包括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积极性等复杂且多样的主客观的差异,需要加强引导和培育。
表1 湖北省2011—2015年就业见习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社厅公布数据
纵观近年来各类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和项目运作,在调动社会资源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的同时,项目的实施也逐渐暴露出部分问题。受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笔者以湖北省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的统计数据[8]为例进行分析(见表1)。
2011—2015年湖北省就业见习基地数量由363个增加至521个,全省就业见习补贴由836.32万元增加至2857.36万元;但就业见习岗位数由2.92万个锐减至1.63万个,参加就业见习人数由3.34万人减少至1.87万人,平均留用率在2015年出现停滞。综合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笔者对该项目近年来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1.见习岗位覆盖不足,数量少且竞争激烈
就业见习注重于青年内在潜力的发掘和后期个人能力的成长,使见习岗位的竞争日渐白热化。竞争的结果往往导致就业能力较差的青年被拒之门外,从而造成对就业困难青年的帮扶作用有限。同时,由于见习单位投入的成本较高,且见习结束后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造成愿意提供见习岗位的单位少,覆盖面有限,受益人数少。
2.用人单位轻视见习,岗位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参与就业见习,学会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这是青年参与见习的主要目标。但考虑到见习时间较短、培训成本高、人员流动率高等客观因素,企业往往不愿意对见习青年的培养做长期规划,提供的岗位工作多以内容繁杂、临时性、随机性、技术含量低为特征,就业对接率较低,伤害了见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对见习的认识不科学,青年参与意愿低
由于就业见习和毕业实习存在区别,部分学生担心见习会错过参与招聘会的机会且见习结束后不能被留用,忽视积累经验和技能的重要性,认为见习岗位工作内容简单,没有挑战性,无法发挥个人价值,因而不愿参与见习。
4.服务平台不完善,岗位对接不通畅
社会所提供的见习岗位日益增多,但仍存在见习岗位不能与青年的专业背景、就业意愿相吻合的现象,一些用人单位的见习岗位未能得到有效的统筹安排,致使青年得不到心仪的见习岗位,在见习期间错位上岗。
高校共青团作为共青团组织体系中的主要环节,能与地方各级团委有效衔接,整合丰富的社会就业资源,为青年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同时,依托完善的组织体系,实现对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青年的教育和引导。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青年人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工作技能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完全依靠市场选择,容易造成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但如果责任完全由政府来承担,必然引起青年对政策的依赖,损害青年的就业动力,不利于青年的长远发展。青年就业见习服务作为公共物品,不能仅由政府或者市场提供。
2.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区别于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是政府治理社会的最佳合作者。高校共青团由于具有非盈利性,既与青年学生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又同企业长期保持着动态合作,属于第三部门,即非政府组织的范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通力合作能有效提高社会事务的管理效率。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当充分发挥整合社会资源的作用,服务青年就业见习。
3.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
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理论分析能更加明确高校共青团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工作路径。当前青年劳动力市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青年劳动力市场总体而言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且劳动岗位数量的增长率低于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高校共青团虽然无法像用人单位一样直接创造工作岗位,但是通过收集信息与问题,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能促进就业制度以及激励政策的完善,提高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的积极性,间接性地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青年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不匹位”现象,即青年专业或技能不符合社会岗位用工需求,由此也造成了青年的结构性失业。高校共青团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提高大学生工作技能,能有效提高劳动人员的质量与素质。
(3)过高的就业信息搜寻成本阻碍青年和企业参与就业见习合作。在信息搜寻过程中,双方都会降低搜寻活动的边际成本。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搭建就业供求信息交换平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供需信息的需求,有效降低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
要解决当前我国青年就业见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充分利用高校共青团在政府、用人单位和见习青年之间构建高效的联通渠道,激发青年就业见习机制的活力。笔者提出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见习的具体模式,见如图2。
图2 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见习的路径选择
1.组织青年,开展分类指导
(1)端正认识,转变观念。高校共青团要借助组织优势,利用团支部立项、主题团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向学生解释见习理念,宣传见习政策,打破将见习等同于求职,要求工作稳定、待遇好的错误观念,使学生明确见习岗位的定位及意义。发挥团干的激励作用,引导见习学生从基层做起。对学生提出要求规范,要求学生保质完成见习任务,在宝贵的见习机会中积累经验。
(2)科学测评,分类引导。通过团干和班委了解学生的能力、就业意向,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动机高低进行测评;基于“动机—能力”模型[9](见图3),根据学生测评数据所处的位置,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比如,对就业动机不足的学生主要进行心理疏导,对工作能力较低的学生主要安排技能培训,而对于工作能力低且就业动机低,消极对待就业的学生,可以建立团员互助帮扶机制,安排专人联系,进行跟踪引导。
图3 动机—能力模型
2.主动发声,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团区委、团市委、团省委,与政府产生密切联系。通过团干部与院系团委部门,主动对接见习单位,利用班级团支部联系见习学生,了解双方意见需求,积极调研形成报告,主动向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反馈,为改进就业见习制度建言献策;协助政府部门健全见习人员利益保护申诉机制,使得见习人员有途径解决见习过程中发生的矛盾;推动见习单位管理规范化,确保岗位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3.完善机制,加强同见习单位的联动
(1)积极沟通,保障权益。高校共青团积极和见习单位进行沟通,明确见习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及时进行跟踪和协调监督,规范见习单位行为,确保学生通过见习提高工作能力,保障学生在见习期间所享有的补贴、福利,包括人身保险、见习工资等。依托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好见习期间学生的心理跟踪和疏导工作。
(2)平台建设,对接岗位。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开展见习岗位推介会、设置就业见习咨询窗口等模式集中线下对接路径,组织见习单位进入校园,为用人单位和见习学生提供面对面机会,提高岗位对接率和见习成功率。同时,完善线上网络对接渠道,设立咨询热线,建设见习资讯网站,保证学生及时、准确地获得见习就业信息。根据学生需求主动联系社会资源,拓宽见习单位行业覆盖面,提高见习岗位要求与青年学生能力素质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