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

2019-11-20 01:14郑军杨爱春朱芳芳经燕吴雯菲
天津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医护满意率

郑军 杨爱春 朱芳芳 经燕 吴雯菲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可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多系统及器官损害。常见受累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肾脏、肺、心脏及血液系统等。有以上内脏受累的SLE 称为重症狼疮[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实验室多项阳性指标,病情观察要点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因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护护之间有效、正确、规范的沟通,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反馈救治,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重要的医疗安全问题[2]。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 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在一些高风险的科室,如重症监护室、急诊、手术室等[3,4]。我科于 2017 年 3 月将 SBAR 沟通模式应用于重症SLE 发生病情变化时医护病情汇报、 护护床边交接班沟通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9 月至 2017 年 11 月在我科住院的60 例重症SLE 患者。纳入标准:按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标准诊断为SLE。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按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标准确定[5]。采用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系统对病变活动进行评分,选择严重/大发作的病例。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神经功能障碍者,存在言语沟通,意识障碍者,中途暂停治疗或出院者。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实施前 2016 年 9 月至 2017 年 2 月的30 例重症SLE 患者设为对照组,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实施后2017 年 6 月至11 月的 3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病因、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表1)。参与研究的风湿免疫科护士共21 名,均为女性;年龄 24~42 岁,平均(28.4±4.7)岁;学历:研究生 1名,本科 13 名,大专 7 名;职称:副主任护师 2 名,主管护师 8 名,护师 10 名,护士 1 名。工龄 1~2 年 5名,3~5 年 6 名,6~10 年 7 名,>10 年 3 名。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沟通。医护病情汇报:护士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立即给予应急处理,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主诉、体征、实验室阳性指标等。护护交接班:按照规范的交接班流程进行早、中、晚床边交接,采用口述介绍患者特殊病情变化及护理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1.2.2.1 成立SBAR 沟通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小组成员共 4 名,由 1 名副主任医师、1 名总带教护士,2 名护理组长组成。医护共同讨论,根据重症SLE 诊断指南,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梳理出常见重症SLE 类型:包括SLE 并发狼疮脑病、SLE 并发消化道出血、SLE并发肾衰竭、SLE 并发心力衰竭、SLE 累及血液系统。

1.2.2.2 制定重症SLE 医护、护护SBAR 沟通模板 SBAR沟通专项小组基于SBAR 结构化的沟通模型,针对5种重症SLE 特点,查阅相关文献、 指南,构建重症SLE 医护病情汇报SBAR 沟通模板,护护床边交接班SBAR 沟通模板。汇报流程包括前期准备、评估患者、查看值班表,查阅最近的医疗、护理记录。医护病情汇报、 护护床边交接:S,患者的基本资料与临床状况;B,目前的治疗情况、生命体征及个人史;R,存在问题的相关因素及潜在因素;A,对患者未来活动所做的评估、处理、建议。汇报内容包括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效果评价(吸氧、吸痰、开放气道、开通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局部压迫止血等);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的检查;需密切观察及记录的病情等。

1.2.2.3 SBAR 标准化沟通方式的培训 SBAR 沟通小组负责全体护士的培训与考核。组内分工明确,护士长负责制定 SBAR 沟通模式培训计划及质量控制,组员负责培训及其考核。培训内容包括SBAR 的概念、 发展过程和理论依据,SBAR 沟通模型的内容和意义,运用SBAR 沟通模式进行医护标准化沟通、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SBAR 沟通模版,SBAR 沟通质量标准、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突发病情变化SBAR 沟通模版。培训方式包括集体PPT 授课、情景模拟训练、典型案例分析、护士观摩等,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小组成员授课,利用每周一晨间大交班后的20 min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每周二、五午会时间为情景模拟训练及护士观摩,每月科室质量分析会进行典型案例分析,鼓励所有护士参加,培训3 个月。

1.2.2.4 SBAR 沟通方式的考核 实行组长负责制、护士长督查制。制定SBAR 沟通质量评分表(表2),主要检查护士对SBAR 医护、护护沟通掌握落实情况。各责任组组长负责评价组内成员对SBAR 沟通方式的掌握情况。每周一护护交接班均采用SBAR 沟通模式,每月由护士长对全员分别进行1 次模拟情形考核,要求写出特定情形下医护SBAR 沟通内容及护护SBAR 沟通内容,并通过SBAR 沟通质量评分表对其进行评价,考评结果即时反馈,每周汇总存在问题,每月质量分析会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高频问题、高频人群重点分析,进行进一步强化培训,并通过随机提问、跟班查看的方法进行考核。

表2 风湿免疫科SBAR 沟通评分表

表3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比较(分,±s)

表3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比较(分,±s)

?

1.3 效果评价 ①护士临床工作能力。选用我院制定的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表进行评价,该表对护士病情观察能力(20 分,包括护理评估、体格检查、治疗情况、护理问题、病情观察要点);护理工作能力(20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专业知识掌握(20 分,结合案例提问);规范动手能力(20 分,操作技能考核);应变处理能力(15 分,包括病情动态变化,、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突发情况应急处理);人文关怀(5 分,包括表达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及素养)六方面能力进行考核,得分范围 0~100 分, 该考核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6,问卷内容效度已经过专家的评价。病区临床能力考核小组成员(护士长1 名,总责任护士1 名,护理组长2 名,专科护士1 名)每月负责对护士进行现场考核,统计等分。②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包括10个方面(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应急能力、技术水平、病情掌握、执行医嘱、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医护沟通、医护配合),每个方面设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 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条目数+满意条目数)/总条目数。病区共有15 名医生,每月专人发放满意率调查表 ,当场回收,每月统计。③住院患者满意率,包括主动介绍、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病情知晓、应急处理、检查指导、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病区环境、人文关怀10 个方面,每个方面设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 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条目数+满意条目数)/总条目数。每天专人对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每月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应变处理能力得分均明显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2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5。

表4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医生满意率比较

表5 实施SBAR 沟通模式前后患者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 医护、护护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 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是从事护士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能力[6],研究[7-9]表明不同年资的护士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分析问题、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应变处理能力较弱,沟通表达能力欠缺。徐永能等[10]研究证实通过运用SBAR 沟通模板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使护士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既往经验对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判断,并实施及时的对症处理及综合的护理。本研究中SBAR 医护、护护标准化沟通模版,涵盖了患者的基本资料与临床状况;目前的治疗情况、生命体征、个人史;存在问题的相关因素及潜在因素;对患者未来活动所做的评估、处理、建议,能有效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 系统、 动态地评估,并进行归纳、思考、分析,给予必要的应急处理。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按照模板准备相应的资料,完成医护、护护沟通,帮助护士理清了沟通思路,确保重要信息不被遗漏,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本研究中重症SLE 医护、护护SBAR 沟通模板将沟通流程转换成护士可操作的具体护理行为,有助于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层级护士评估经验不足、评判性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SBAR 沟通模式后,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应变处理能力均较前提高。

3.2 医护、护护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 研究[11]表明在传统的医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医护双方对患者病情沟通不清、 患者用药交待不清而导致护士观察病情时抓不住重点,严重者甚至延误患者治疗。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JCI标准极为关注的安全要素。国外研究[12,13]认为SBAR模式可以减少医护间沟通障碍。本研究将SBAR 标准化沟通运用于重症SLE 患者,依据临床常见病情变化制定模板,规范了交接内容及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病情汇报和遗漏内容,使沟通的信息直接明了,沟通的流程思路清晰,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提升了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明显上升。应用SBAR 沟通模式汇报病情之后,不同层级的护士均展现了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医护间沟通渠道畅通,医生能够快速地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给予紧急救治。

3.3 医护、护护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率 患者满意率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高质量护理工作应将患者满意率作为衡量标准[14]。Novak 等[15]研究表明实施SBAR 沟通模式,不仅使护士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本研究中重症SLE 患者实施医护、 护护SBAR 沟通模板,要求护士对患者病情对病情掌握充分,汇报交接仔细,促进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和交流,更好地去落实治疗及护理措施,更有效地实施健康宣教,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改善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心中的信任度,提升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率。

4 结论

2017 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强调加强医护沟通。在医院的失误中,有65%的医院失误与沟通有关,主要源于医护人员之间不清晰和无效沟通[16]。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设计和实施相应程序来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医务人员间的协调[17]。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规范医护病情汇报、护护床边交接班沟通内容及流程,确保关键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增强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实现医护患关系和谐融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医护满意率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沟通模式的构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