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摘 要:本文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尝试从课题的引入到概念的总结,都由学生自主参与,在实验探究方面,对多变量因素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逐一解决,通过小组探究,大组交流、合作,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控制变量;摩擦力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主动探究、归纳,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
一、在情境中引入课题
引入课题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地引入课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对于摩擦这一名词八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但要想從物理学的角度对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只有亲自进行探究和学习后,才能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相关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先请男生推举一名力气最大的选手,同时也请女生推一名,拔玻璃棒,看谁的力气大?(注:男同学握的玻璃棒一端擦有色拉油)比赛结果:男生输了,但很不服气,因为手太滑。(并举手示意,手上全是油)?? ? 学生总结:输的原因——摩擦力太小。
通过这一生动有趣的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产生原因。当学生知道摩擦力这个名词后,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叫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的存在,这比教师直接给出更有价值,印象更深,理解也更透彻。
二、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探究性学习要经历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堂课、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这7个要素。一方面不符合探究教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对各知识点的探究,7个要素只能有所侧重,且不可刻意求全,牵强,避免由于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僵固化,而失去它应有的活力,本节课中,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培养,逐步推进到学生今后独立完成一定的课题探究。
首先,寻找依据,合理猜测。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其次,合理设计,选择最佳。书中对于摩擦力的测量,信息快递中提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在具体实验中,大多数人都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将甲不动,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乙向右匀速运动,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这种操作有两大难点:一是弹簧有伸缩,不好控制匀速;二是在运动中不便于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采用如图2的装置: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乙不动,用手拉甲向左匀速运动,这种操作容易,且便于读数。通过进行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两种实验装置的优劣,由此可见,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学会进行合理设计,选择最佳的操作方案,可使实验成果更能接近真实,少走弯路。
第三,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因素课题。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只是一个,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压因素都很复杂,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我们只对某些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如: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是否变化?等等;要将这些问题都逐一解决,且需要考虑这么多因素,必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这也是初中物理最常见和使用较频繁的一种方法。对于每个小组探究的一个猜想,得出的结论要有普遍规律,同时也为后面的交流提供有力依据。
三、在生活中应用知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物理知识好多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问题,经过科学研究、探索,总结出科学结论,再应用于日常中,为人类服务的。如: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物理知识如果离开了生活,就显得苍白无用了,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而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使用的天地,学生会认为这种知识是无用的,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小结
从传统教学模式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本节课在摩擦力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首先采用创设情境的手段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手,来感觉摩擦力,并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通过猜想,明确探究目标,从而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来完成相应的探究内容,并交流、总结,得出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结论;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