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管路低位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2019-11-19 03:40姚玲波王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1期
关键词:冷凝水监护室性肺炎

姚玲波 王磊

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肺功能发育不良等均需要使用呼吸机干预,发病后导致机体氧供需平衡失调,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增加,出现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消化系统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儿死亡[1-3]。研究称,连续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超过48 h 者,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比例高达30%,使用时间超过7 d 者,该比例几乎达到100%,故呼吸机相关肺炎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院内感染[4-5]。为更好的减少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治疗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例,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本研究主要探讨呼吸机管路摆放低位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 年1 月—2017 年9 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使用呼吸机治疗者90 例,所有患儿均行血气分析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入组前均与患儿监护人签署入组同意书,且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在1~28 d 之间,排除存在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其它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入组后生存时间在24 h 内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17 例,年龄1~28 d,平均(5.1±1.0)d,发病原因:感染者25 例、早产者15 例、窒息者5 例,呼吸衰竭病程2~24 h,平均(8.1±0.2)h;对照组:男29 例,女16 例,年龄1~28 d,平均(5.0±1.0)d,发病原因:感染者24 例、早产者15 例、窒息者6 例,呼吸衰竭病程2~24 h,平均(8.0±0.2)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实施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针对呼吸机管路,对照组采用定时(每间隔48 h)更换,同时在对患儿进行呼吸机治疗时将床头抬高30°~45°,定时针对呼吸机中冷凝水收集瓶进行更换,呼吸机管路则以常规“T”字型支架进行悬挂于床头;观察组针对呼吸机管路更换、床头角度、冷凝水收集瓶处理上与对照组相同,但对于呼吸机管路位置上确保其处于低位,具体方法为于患儿床栏横杆下方穿入并固定呼吸机管路,将呼吸机管路走形于患儿床旁,以30°~45°斜坡角度连接有创呼吸导管(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保持呼吸机管路始终低于患儿有创呼吸导管(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表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冷凝水倒流率及救治成功率 [例(%)]

对所有患儿住院期间相关情况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冷凝水倒流率及救治成功率,两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入住监护室时间,统计干预前、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两组TNF-α 及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其中炎性因子主要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考值1~10 ng/mL 之间);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采用股静脉血标本进行,测定方法使用FRAP法,正常值2.34~26.96 uU/mL[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冷凝水倒流率及救治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冷凝水倒流率及救治成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入住监护室时间比较

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入住监护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入住监护室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入住监护室时间比较(d,)

2.3 两组炎性因子TNF-α 变化趋势

干预前、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观察组TNF-α 分别为(29.6±2.1)ng/mL,(18.3±1.9)ng/mL 和(8.6±1.1)ng/mL,对照组TNF-α 分别为(29.7±2.1)ng/mL,(20.5±2.0)ng/mL 和(12.4±1.3)ng/mL,观察组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其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t=5.350和14.969,P均=0.000<0.05)。

观察组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图1。

2.4 两组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

干预前、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观察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59±0.03)μU/mL,(6.99±0.15)μU/mL 和(20.30±2.50)μU/mL,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60±0.03)μU/mL,(5.12±0.13)μU/mL 和(13.50±1.90)μU/mL,观察组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其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t=63.197 和14.527,P均=0.000 <0.05)。

图1 两组炎性因子TNF-α 变化趋势

图2 两组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

观察组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其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图2。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机械通气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感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呼吸机管道的污染,呼吸道致病菌逆行感染与扩散[6]。鉴于使用呼吸机时,机械通气导致咽部、下呼吸道屏障收到破坏,导致口腔定植菌和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反流误吸同时胃内定植菌逆行进入呼吸道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另外呼吸管路中的冷凝水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8]。本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其中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病原菌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病原菌培养媒介[9]。

本研究针对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管路的摆放上进行研究,以尽量减少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媒介,故本组观察组实施呼吸机管路低位摆放,相对与常规“T”型支架摆放,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冷凝水倒流率及救治成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入住监护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证实针对使用呼吸机治疗者,将呼吸机管路进行低位摆放,能有效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冷凝水倒流率,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还可显著缩短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最后针对两组炎性因子TNF-α 及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1 d 及干预后7 d,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优于同期对照组。进一步提示针对使用呼吸机治疗者,将呼吸机管路进行低位摆放,对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意义。

观察组将呼吸机管路始终保持低位,避免了管路中的冷凝水的重复吸收及返流,减少了口咽细菌的污染以及呼吸机外部病原菌的感染[10-11]。同时避免了冷凝水反复存留于呼吸管路中而导致的呼吸回路压力增加,提高抑制呼吸机管路冷凝液积存[12]。进而提高呼吸机治疗效果,确保了气道黏膜纤毛粘液在呼吸机压力下的功能恢复,提高其排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时促进自主排痰能力的恢复,进而提高呼吸机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使用呼吸机治疗者,将呼吸机管路进行低位摆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总抗氧化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呼吸机治疗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冷凝水监护室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空调冷凝水回收与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饱和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小型洁净室干盘管及其冷凝水管道施工优化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